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做一名优秀班主任

如何做一名优秀班主任


3、班主任要正确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1)处理班主任与家长关系的原则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了解学生家庭状况是沟通的前提 尊重家长是沟通的第一原则 以诚相待架起沟通的桥梁 教师要用行动赢得家长的信任
(2)与家长谈及孩子的缺点时注意方式方法。
第一 老师与家长的谈话都是为了孩子,作为老师,我觉得首先必须充分 了解孩子的情况,如:孩子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特长和爱好、优点 和缺点等等。和家长谈及孩子的发展情况时是比较具体的,不笼统、模 糊和泛泛而谈。没把握和不准确的不说,让家长感到我对孩子的关心和 重视,感觉到我工作的细致、认真和负责。 第二 对孩子的评价也是客观而全面的,既肯定孩子的优点与进步,也真 诚地提出其不足之处及改进办法。 第三 “多报喜,巧报忧”。
案例简述:
现在一些学生不愿当班干部,他们认为班干部简直就是老师的 “打工仔”,经常有做不完的工作。一到中午,课代表们就不见了 踪影,原来是到办公室帮老师批考卷了。他们每人带着一支红笔, 根据老师的正确答案一张一张对照着批。期末这段时间,由于老师 的“作业”不断增多,导致考卷堆积在办公室里。所以,课代表们 便成了“小老师”,天天在办公室里忙碌着。
当你遇到这种现象,你将怎么办?
2、创建班级管理制度
(1)学习“规章”,明确方向 每接一个新班,我都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 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生制定的《在校一日常规》等,让学生对基 本的制度、守则有一个明确认识。 (2)强化认同感,制订班级管理制度 方向明确之后,接下来就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制定班 级管理制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讨论所制定制度的可行性。 (3)印发草案,进行试行 (4)修订完善,张贴上墙
1、班主任要正确处理好与班级学生的关系.
(1)班主任应有的学生观 其实,每个学生都心存着一个梦想,都有一座属于 第一,学生是有尊严的人 第二,学生都是会犯错误的 自己的天堂,我们不能发现它,那是我们还缺少一 第三,学生个个都是“才”,学生总是发展变化的 双智慧的眼睛。 (2)处理好与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的关系
第一,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 第二,早恋倾向学生; 第三,有心理疾病学生;
2、班主任要正确处理好与课任教师的关系.
(1)认真听取和采纳任课教师的意见 (2)工作中要互相学习,相互理解,共同进步 (3)班主任老师要在班上树起科任老师的威信
案例: 数学老师反映班上有一个姓赵的同学不知何故连续3天不交 数学作业。作为班主任的我把赵某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不 交数学作业?”他低头不语。给他讲学习的意义,做作业的重要 性……他还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我火了,上课时大发雷 霆,责令赵某:必须当天把所缺作业补齐。否则……。我原以为 这最后通牒一定会起作用,谁知,第二天小赵不但没有把作业补 上,反而不进教室上课了。这下我没辙了,可是若让他开了先例, 再有效仿的,那以后教学还怎么进行? 1、请评价老师的做法? 2、对不交作业的学生该如何处理?
(2)处理好与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的关系
第一,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 第二,早恋倾向学生; 第三,有心理疾病学生;
• 案例:有三个这样的孩子 • 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 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 想。”他曾经还遭遇到退学的命运。 • (爱因斯坦) • 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 天只管打猎、捉耗子,将来怎么办?”所有教师和长辈都 认为他资质平庸,与聪明沾不上边。 • (达尔文) • 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眼中,他是毫无 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 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 (罗丹)
三、班级管理的功能及形式
班级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即由松散群体、合作团体向班集 体方向发展。要使一个新建班级发展成为一个健全的班集 体,需要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逐 渐形成。因而加强班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
1、保证班级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保证教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3、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高.
班主任的威信是怎样失去的?
1、班主任不以身作则,失去感召力; 2、说话不算数,失去信任基础; 3、批评、打骂,失去感情基础; 4、不闻不问,或是一味迁就,失去原则性; 5、要求过多过细过死,失去可接受性; 6、情绪化管理,失去稳定性; 7、配班教师的意见不一致失去完整性。
班主任工作应注意的18个细节
学生
学生
四、班主任应处理好的几个人际关系
1、班主任要正确处理好与班级学生的关系. 2、班主任要正确处理好与课任教师的关系. 3、班主任要正确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1、班主任要正确处理好与班级学生的关系.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班主任应有的学生观
第一,学生是有尊严的人 第二,学生都是会犯错误的 第三,学生个个都是“才”,学生总是发展变化的
2、专权式:又称命令式管理方式。
·特点:班主任包揽一切,通过号召、命令等行政手段向学生提出 要求,强制学生执行。班干部的作用得不到发挥,学生参与意识 薄弱。
班主任
学生 学生 班干部
学生 学生 学生
3、简单联系式。
特点:这种管理方式虽优于前两种,但仍以班主任为 中心,班干部的骨干核心作用仍未能充分发挥,班 集体仍未真形成。
班主任
学生 学生 班干部 学生 学生
学生
4、多向式。 特点:这种管理模式,班集体已经形成。不仅班主任与班 干部、学生之间建立了信息情感交流,而且学生之间也 有了更多的联系。这种方式比前三种都完善,但班主任 仍是在班集体之外领导和管理班集体,仍有专权式的痕 迹。
班主任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班干部
(二)班级管理的运作形式 提高班级管理效能,必须选择正确的班级管理方式。
1、松散式:又称放羊式管理方式。 特点: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缺少沟通,班主任对班级只起看守作用。 整个班级处于游离状态,没有确立明确的管理目标,班干部职责 不清,不开展集体活动,也不跟家庭和社会取得联系。
学生 班主任 • 班干部 学生 学生
班主任班级管理必备能力
1、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
基本要求:能了解学生整体;能了解学生个体;
2、正确评价学生的能力:
基本要求:评价要客观公正;评价要有激励性;
3、转化后进生的能力:
基本要求:晓之以理的说服力;动之以情的感染力;
导之以行的持久力;——反复抓、抓反复。 4、选拔、培养学生干部的能力: 基本要求:能慧眼识才,准确选拔班干部;能知人善用,合理安排班 干部;能科学指导,精心培育班干部; 5、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 基本要求:能科学确定活动内容;能周密地安排活动计划;能有效地 指导活动实施;
把班主任看作是教书的“副业”,
不注重班主任业务水平的提高,存在 “兼一兼”、“代一代”、“熬一熬”、 “帮一帮”的想法。
班主任神圣使命
班主任要培养学生成为怎样的人?
(1)高要求:成为人才,有专长,德才兼 备; (2)低要求:成为人!不危害社会,不伤 害自己,不违法不乱纪的平凡人!
要把班主任由教书的“副业”变为育人的“主业”
班主任之路
• 现在学生择校风愈演愈烈,依我看,为孩子 选择一所好学校,不如选对一个好老师,更 不如选择好一个班主任。
• 在教师生涯中,如果没有做过班主任的老师, 应该说不是一个最完美的老师。 • (任小艾)
怎样做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呢?
“对一艘盲目航行的船来说, 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
一、认识班主任工作 1、班主任的选择及在学校中的地位: 班主任是由学校任命、委派负责组织、教育、 管理班级的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班 主任一般应由学校从任课教师中选聘,学校要适当 安排班主任的教学任务,使他们既要上好课又要做 好班主任工作。 因此,在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大都具有双重身份:既 是任课教师,又是管理班、教育学生的教师。
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
基本要求:
能科学确定活动内容;
政治性活动。 知识性活动。 娱乐性活动。 实践性活动。
能周密地安排活动计划;
有发动——有检查——有评比——有记录——有总结——有 成果
能有效地指导活动实施;
积极发动。 指挥实施。 做好总结。
班主任需要处理的班务
事务常规 计划总结、干部选换、评优树先、撰写评语、家校联系 学习常规 收交作业、早读自习、听课质量、迟到早退、方法指导 生活常规 课间操眼操、仪容仪表、教室卫生、健康安全、住宿管理 活动常规 升旗仪式、班会校会、志愿服务、全校活动、校外实践 道德常规 爱国爱校、诚信自尊、宽容友爱、文明礼貌、勤俭自律
二、班级建设
1、组建班干部队伍 2、创建班级管理制度 3、编排座位 4、班级文化建设 5、学习小组和卫生小组的划分 6、其他
1、组建班干部队伍
(1)班级岗位设置的原则 班级岗位设置的原则是按需设岗,这里的“需”,一是班级建设之需, 二是学生发展之需。 (2)班级岗位设置的多种类别 岗位设置要尽可能涉及班级的方方面面,一般包括:班长、学习委员、 纪律委员、体育委员、卫生委员、文娱委员、各学科课代表、学习小组长、 纪律组长等 (3)班级岗位竞聘的原则 班级岗位竞聘的原则是自主竞聘。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愿望,自主选择 有兴趣的岗位,包括适合自己且能胜任的岗位,也包括挑战自我、希望在实 践锻炼中提高自我的岗位。教师可以适度给予指导,但不能代替学生选择, 最好不要直接分配。 (4)动态调整,逐步完善 班级岗位的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动态调整,逐步完 善。比如:设置纪律班长、学习班长等。 (5)班干部队伍管理 a.目标引领,督促鼓励 b.岗位评价
5、民主平等式。
特点:这种管理方式中,班主任既是班级的领导者、组织 者和教育者,又是班集体中的一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 都建立了联系,信息渠道畅通,人际关系良好。班干部已 经成为班级的核心,班级决策由班主任通过班干部,并吸 收全体同学参与制定。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班级管理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