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闺情宫怨诗

(完整版)闺情宫怨诗

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情宫怨诗
学习目标:
1、总结闺情宫怨诗的特征
2、归纳闺情宫怨诗的思想感情
3、规范答题
学习重难点
1、归纳闺情宫怨诗的思想感情
2、规范答题
一、专题总论
闺怨诗以女性心态为描写对象,有浓重的感伤色调,细腻的心理描写。

从创作特色上说,闺怨诗从整体而言,都呈现出一种婉约缠绵幽怨感伤之美,悠长含蓄,有无尽之味。

闺怨诗分为闺怨诗、宫怨诗、征妇怨诗、商妇怨诗四类。

闺怨诗都以女性为描写对象,“怨”是这类诗的基调。

二、分析总结闺情宫怨诗的特征
1、题目:宫、闺、怨、思
2、人物:女子形象
3、常见意象
(1)工具类意象:书信、剪刀、边衣、征衣、更漏、沙漏、水漏、回文机等;
(2)行为意象:戍边、织布、捣衣、缝衣、梳妆、登高、凭栏等;
(3)室内用具意象: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幕、帏、镜等;
(4)庭院建筑意象:闺房、高楼、宫殿、玉阶、窗等
(5)自然类意象:月、落花
(6)动物类意象:雁
(7)言愁意象:泪
三、闺怨诗、宫怨诗主题归纳
1.表现闺中女子的孤独寂寞、后悔、怨恨
《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江南曲》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2.表现对丈夫的思念,对战争的怨恨
《春怨》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杂诗》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3.表现对丈夫的关切、担忧、牵挂
《寄夫》陈玉兰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4.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冷清,美人迟暮的哀怨
《行宫》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5、寄托个人身世,
《闺意上张水部》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四、典型例题,规范答题
玉楼春欧阳修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

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
栏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

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

1、上片是如何写时序变化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通过写梅花、桃花和梨花的依次开落来表现时序变化。

作用:突出等候时间之久,为下文抒发惆怅之情做铺垫。

2、下片前两句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简要分析
答:刻画了痴情、娇羞而哀怨的闺中女子形象:通过时时倚楼望远,偷偷拭泪的细节,表现了闺中女子的痴情而哀怨。

3、试分析下片后两句的抒情特色及效果
答(1)托物抒情,(2)借埋怨蜘蛛喜鹊多次误传喜讯,表达了自己久盼不归的失望,(3)从侧面体现出思念之殷切,委婉动人。

五、提高训练
题目1:
秋夜曲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秋思赠远(其一)王涯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1、两首诗分别是以什么人的口吻来写的?(2分)
思妇、征夫。

(2分)
2、“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包含两重对比,请具体说明。

(4分)
第一重对比是写当年自己甘愿与妻子离别独守空帷,现在感受到别离之苦;
第二重对比是写梦境里历经千山万水和妻子相会,醒来后两人仍处别离之中。

(4分,正确写出一重对比内容2分)
3、“漫漫轻云露月光”和“唯看新月吐蛾眉”都写到月亮,各有什么作用?(4分)
“漫漫”句渲染了朦胧幽静的氛围,衬托出孤枕难眠的思妇形象(2分)。

“唯看”句以景结情,由新月联想到远方的妻子,也写出了思念和无可奈何的怅惘(2分)。

题目2:
秋闺思张仲素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望夫词施肩吾
手燃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尘生。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注】回文机:前秦符坚时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惠善属文,把对丈夫的思念织为回文旋图诗,读法宛转循环,词意凄婉。

1、两首诗头两句描写手法有何不同?
张诗动静结合,施诗细节描写
2、两首诗都写到了“消息”,张诗的“问消息”和施诗的“无消息”的具体内容有何不同?两首诗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张诗的“问消息”是要探问出征的丈夫身在何处,施诗的“无消息”是不知道丈夫何时回家。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离家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3、第二首诗中,思妇为什么要“恨”卖卜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诗中思妇因思念丈夫而问卜,得到的是卖卜人惯用的“好音讯”,因而她在寒灯下整夜频频回头期盼丈夫归来,看到的却是自己孤独的身影。

所以长夜未眠的女子自然就“恨”卖卜人。

(2分)以对卖卜人的恨来衬托对丈夫的思念之切。

(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