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旦金融的一点心得和教训

复旦金融的一点心得和教训

去的一年在这个论坛学到了很多,之前一直想自己考上以后也要写个经验贴来回馈一下论坛。

但无奈初试分数不高才374,因此复试的准备过程中倍感压力以致于发挥也不好,最终前两天接到通知告诉我被调剂到国际商务(虽然国际商务也蛮好,是我喜欢的方向)。

因此实在是不好意思写经验贴了,写教训贴吧。

1个人基本情况本人在上海某211大学读机械自动化,报考了经院的金融专硕(基金管理方向)专业。

金融基础基本为零,只是大二下很随意地看了看范里安和曼昆的宏微经(本来和舍友打算一起考上财,该舍友也就是下文中提到的好基友)。

本人的英语基础一般,六级分数为541。

初试成绩政治65、英语84、数学123,专业课102,总分374。

在这一年的复习过程中,我和好基友主要是参考去年一个大牛学长的经验贴(该学长三跨一战并且考了430分),这个经验贴下面有附,没看过的同志们可以先看看那篇经验贴。

这个经验贴和我们考的有所不同,因为去年那届的基金是学硕,因此和学硕考的科目是相同的,因此其实分数更有含金量。

不要低估这篇攻略,因为好基友考也是参考这篇经验贴,他考了408分。

由于我们这届基金开始划为专硕,因此我们在专业课方面还参考了去年一个大牛学姐的经验,这个作为第二篇附文放在大牛学长经验贴的后面。

以下结合这两篇经验贴谈点自己的看法吧。

2 各科复习的一点心得2.1 政治政治我和好基友考得都不好。

不知道是今年题变得难了还是我们复习的方法有点问题。

我们也扑了很多时间在上面,考试的时候还买了尺子划线写上去再擦掉,希望能得板式分,但最后成绩都不高,我64分而我舍友也才69分。

后来对过答案后我们认为问题还是出在客观题上。

这进一步说明了学长的经验贴里所说的政治关键在于客观题上。

我和他估计我们的客观题都只有30分左右。

我和舍友都做了肖秀荣的1000题和风中劲草,舍友做到最后以至于做往年的卷子的客观题一次做了48分一次做了49分,但最后客观题分数都不高。

所以学长说的到后面政治是性价比很高的一科这点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2.2 数学数学我实在是不好意思说了,我和好基友的差距就拉开在这里。

我数学有十五分没做,才123分。

但好基友的数学提前了一个小时做完,最后是满分。

首先,学长经验贴里的复习方法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我数学惨败以至于我差点阵亡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心态。

学长说考研最重要的是认真,我补充一句其次重要的是心态。

考研真的不只是学习能力的较量,心态真的也是可以决定成败的因素之一。

关于心态放在后面再讲。

我在数学上得到教训是对自己一定要自信,之前因为我数学基础不好导致于我对数学非常地没自信。

我总是怀疑自己的计算能力不过关,导致每做一道题都要忍不住检查一遍,为了达到检查的目的有时候还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或次序(如果做题本身就不快,这真的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

做今年考试的证明题时,我求了一阶导后发现式子很复杂,我就一口咬定自己计算错了,一直在检查。

然后时间很快就到了,我不得不跳掉做后面的题。

事后好基友告诉我说求完一阶导后式子是很复杂,但是求到二阶导后一下就会豁然开朗的。

所以……另外,到了后期,如果发现自己有什么薄弱的地方,一定要找一两个下午集中精力攻坚。

我其实考前发现自己解行列式求特征值的能力有点薄弱,但我抱着侥幸心理想前两年的真题都做得蛮好有140+,这次也考试不一定会考到。

最后也害了自己,线代特征值的那道题我由于特征值求不出来,又十分没有了。

最后,给大家一个检验自己做题速度够不够的标准。

我后来发现数学牛逼(稳定高分)的人做真题基本都要能提前半小时到一小时做完,再难的题也要提前半小时。

这样的话数学基本上140没问题。

等数学上140了,复旦基本也就稳了。

毕竟有一句话嘛,得数学者得天下。

不过毕竟每个人是不同的,所以这个标准仅供参考。

2.3 英语得数学者得天下后面还有一句,叫失英语者失天下。

所以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人的英语考得还行,84分,好基友也有81分。

我们从去年的三月份开始背单词,一直背到考试前一天。

背单词很重要,等单词很熟了以后不但看得懂阅读,而且还有助于提高你的阅读速度。

我背单词是有针对性地背的,背过几遍以后我会把不懂的单词集中列出来背,然后第二次背这些单词时再把不懂的词圈出来,用于第三次背。

这个方法非常推荐,很有效率(为毛我数学就没有这样针对性地做 TOT)。

另外,真题真的很重要,因为很多时候不是你读不懂阅读而是思维方法的问题,而阅读又是英语的大头。

不过我也没有像学长做个七变。

我做了三遍,然后还有点时间我就买了英语二的大纲的阅读做(因为最接近真题的思维吧)。

做完以后我又细细地把真题品味了一遍。

2.4 专业课专业课我和好基友的分数也差不多,我102他108。

不过我本来应该107的,但估计是因为上午数学考砸了的心态影响了下午的专业课考试,导致一道明明会做的做过的题我鬼使神差地写错了选项TOT。

在大哭不止的同时再次强调一下心态的重要性。

之后准备复试的时候又另外认识了一个专业课考129的大牛,按照他的经验是只写课本上的不易得高分,因为他是辞职考研,他在工作的时候浏览了很多财经新闻,所以他在考试的时候又结合中国的实情写了点自己的看法。

他说他觉得这是他得高分的原因,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在复习的过程中稍微了解一点时事。

这也就是学长所讲的“尝试发散至事实”吧。

3 复试的准备复试我可以说准备了很多,但因为压力太大再加上自己不是科班出身是半路出家,对自己是打自于心里的不自信。

我可以想象自己在当时在老师面前一副没见过世面的羞涩小生样(我明明还做了两年的学生工作呀,哥不是这样的人呀)。

今年的复试方式也改了,分三个房间,一个经济学基础(宏微经)、一个专业课、以及一个专业英语,进去抽一道题回答,老师再根据你的回答追问几个问题。

我按照去年学长复试的方法,提前两个礼拜开始准备。

但突然杀出个经济学基础,时间一下子就不够了。

而且我发现由于两个月没看专业课的书,居然也都忘了,开始还花了一个礼拜左右复习课本。

我建议大家在寒假的时候没事看看课本,不要让自己全忘了,另外也开始积累一点时事的东西吧,这样就可以在复习的过程中不用紧张兮兮的感觉时间不够用。

而且领先于他人的进度也容易让你积累自信。

然后在面试的前一天就不要再看书了,休息休息,想想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如何在老师面前扬长避短,最后让自己在一个轻松自信的过程中进入面试。

我就是因为时间太紧张,直到面试那天还在不断翻笔记,估计进去的时候心态完全没调整过来,笑也笑得勉强,最后只前进了三四名,没有入围……另外,按照另一个大牛学长的经验,多找人练练,熟练到条件反射般地能答出1234点。

这个大牛学长复试成绩将近九十分。

还有,由于复试时要抽题,也比较靠运气,我在两个房间抽的题都是纯理论的,不好结合事实回答(之前准备的1234点的时事都没用上),也不那么容易拿高分。

复试跟初试一样,只要在逻辑范围之内自己也不是自己弱项的,能说得越多越好。

答的时候如果你感觉自己大脑很清醒,思路很清晰,hold得住场面,恭喜你,基本就属于高分段了。

另外,如果自己大学生活过得比较精彩的,可以考虑做份简历。

有些老师会愿意看,自己如果经历漂亮的话总归会有些帮助。

4 其他首先强调一个心态。

相信经过前面的故事大家也知道心态多重要了。

考研这一年,不仅是智力的拼搏,更是意志与心态的较量。

在考研过程中,会迷茫、烦躁,这些都是正常的,但一定要及时调整过来。

心态要稳,要乐观,要自信。

我今年这一年的准备就栽在心态上,不管是数学还是专业课还是复试上。

只要自己努力付出了,就请时刻保持自信,相信自己。

不管是老师还是你身边的同学,都会喜欢自信的小孩的。

关于补课班,我也觉得没多大作用。

我和好基友报了数学和政治的全程班,但后来大多数课程因为和我们的准备计划相冲突都没去听。

如果真的需要,我只建议报个数学的暑期强化班(前提是自己已经在这之前过过一次到两次全书了,这样才有效果,因为老师的思维还是很好很精辟的)以及政治的最后一个班(好像是叫点题班,这个比较推荐Haiwen的赵宇那个班。

如果你在考前因为政治焦虑不安可以考虑去听一听这个班。

这个班的作用就是听那个老师吹牛皮会让你心情好过些。

如果你觉得还好就不建议报了。

其实辅导班的作用很多时候只是求个心安,靠之前自己搜集到的攻略自己做好也就都够了)。

5 附文5.1 学长的经验贴:复旦金融考研经验(贡献给追梦的人) 来源: 杜聪的日志兴趣与理想:考金融是预谋已久的事情。

高考填志愿之后,在书店遇到了一本书,当时就看得心潮澎湃。

虽然现在很多人对这本书存在很大的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确改变了我的命运,使我在朦胧中第一次看到自己要的未来。

正是有对经济金融的兴趣,以及转业的打算,使得我不敢因为对本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不感兴趣就荒废时间。

知识是表层的东西,学习态度和方法才是最为重要的。

虽然我为考研而准备才9个月时间,但为转业可以说是从大一就开始了。

我有意识地去接触许多经济金融类的书籍和讲座,在大二下开始选修金融的双学位,关注数学类或用到数学的课程,搜集资料请教前人…上面只是说明兴趣对做事的重要性。

如果单纯为考研不易成功,对一件事有激情才能持续地取得成就。

如果同学们有时间的话可以去看下"自然定律——吸引力法则"这部电影,知道什么叫心想事成,这会对你的一生有着巨大影响。

下面就讲一讲考研的事情,这是这篇文章的重点。

许多金融类考生,尤其是跨专业的同学,都要迈过这个坎,才能追寻梦想。

心态:我想对“认真”这两个字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其实有好多考生都已经败在了起跑线上,不要看某个热门专业有多少人报考,录取比例有多低,但实际上真正准备的人可能不会超过一半,其中能够用心的更少。

用了心,你才会每天投入十几个小时,才能有翔实的计划,才能有意识地去寻找事半功倍的方法;用了心,即使你准备考研期间有些放松,泄气,甚至崩溃,不要担心,你会马上恢复状态。

战友评价我最大的优势就是认真。

备考时,我每天开始复习之前都要拿出梦想版来静静地注视,这上面描绘着我的奋斗目标,而我的初试成绩总分,就和梦想版上写下的一摸一样(这里再推荐一下上面提到的那部电影)。

其他:考研是项系统的工程。

我每周都会去学校的健身房进行有氧运动;每天都吃水果干果;早上还有豆浆与南瓜粥,既养胃又补水还排毒。

从大三下开始我就在学校旁边单独租了房子,地方清冷僻静,每晚入睡之前唯一的娱乐就是看书~整个生活完全是有序化的,别有清趣。

数学篇(144):由于我们学校历来对学生的数理基础重视度很高,所以我在这上面还是有比较好的基础。

但不论基础好还是不好的同学,都必须要充分重视这一科。

我所认识的一个数学牛人,就是因为忽视数学练习的重要性而白白浪费了一年。

当然,数学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它在考研中的分量,更重要的是它是最为严谨最为客观的一门学科,这是一种超越任何人力的法则,值得去学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