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朝代-隋朝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北朝 东魏 西 魏 吴 晋 十六国 北方: 并存 北魏 (鲜卑族) 西魏 南方: 东晋 宋 齐 梁 北齐 581 北周 隋 陈 589 南朝
蜀
三 国
隋军大将韩擒虎
韩擒虎 (538─592)
隋朝名将。开皇八年(588年)11月,隋以 韩擒虎为先锋,率精兵五百人自横江夜渡, 袭取采石(今安徽当涂县东北),很快便攻下建 康城,并俘陈后主于枯井之中。韩擒虎以功封 上柱国,出为凉州(今甘肃武威)总管。不久召 还,开皇十二年(592年),突发病而死,时年五 十五。
科举制
隋文帝废除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 制,剥夺了士族把持仕途的特权, 开始科举考试选用官吏,这是最早 的科举制,它为一般地主阶级知识 分子进入仕途提供了条件。隋炀帝 时,定十科举人,开设进士科,以 考试诗赋为主,选择“文才秀美” 的人才。这标志着科举制度的产生。
含嘉仓
含嘉仓建于隋朝大业元年, 总面积43万平方米,已探 出粮仓287座,仓窖口径 最大18米,最深达12米, 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型 官仓。后来,隋炀帝时期 又建了兴洛仓、回洛仓等 大型粮仓。储存的粮食可 用五六十年。
隋炀帝
隋朝的创举--大运河的开通
•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 国的统治。 • 路线: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到余 杭。 • 作用:古代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大大 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涿郡 永
济
渠 洛阳 通 济 渠 邗 江都 余杭 沟
江 南 河
隋朝大运河
涿郡(今北京) 海河 永济渠 通济渠 黄河 洛阳 邗[hán]沟 淮河 江南河 钱塘江 余杭(今杭州)
• 618年,隋炀帝被部下所杀,隋朝覆灭.
试比较隋和秦的相同之处
?
比较秦朝和隋朝的相似之处
1.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2.都开创重要制度,对后世影响重大
3.都修建举世闻名的大工程
4.都因暴政引发农民起义而灭亡
5.对后世强盛的朝代提供重要借鉴
即“秦亡汉兴” “隋亡唐兴”
隋朝在魏晋南北朝后期的各民族融合、南北统一条件 成熟和北方农业恢复与发展的基础上完成了全国的统 一,结束了南北长期的分裂局面,有利于国家统一、 安定和社会发展。由于隋统治者推行一系列行之有效 的措施,使隋朝的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大兴 城、洛阳城等闻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及地方官仓 规模之大,积储之多,前所未有;南北运河的开通和 修筑驰道改善了交通状况,客观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 交流,封建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但是隋炀帝奢侈腐化、滥用民力、发动对高丽的战争、 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严刑酷法等暴政统治,使生产遭 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异常激化,终于爆发了隋末农 民战争,隋王朝也随之灭亡。
赵州桥
三、隋炀帝杨广的荒淫残暴
• 杨广(在位604-618年):征高俪,开运 河,造洛阳东宫。终导致民不聊生,烽火频 起,十八年间,兵变民变和宫廷政变共136 起。有50余位领袖人物,每人都集结兵力 五十万以上,割据一方,或称帝王,或称可 汗,互相征伐。最后胜利属于隋的太原大 将李渊,接替隋,建立唐王朝,使中国再度 统一。
长江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想一 想,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尽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五.隋末农民起义
611年开始
山东长白山后的隋朝疆域
二、隋文帝杨坚的励精图治
• • 杨坚(在位581 年-604年)政治、 法律体制改革,赋 税与土地制度改革, 统一江南等。文帝 采取了予民休养生 息的方针,使中国迅 速恢复了应有的强 大。
隋文帝改革
三省六部制 均田制
开皇之治
科举制
三省六部制
皇帝 内史省 中书省 门下省
吏部 民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均田制
隋文帝颁布了关于均田和租调的新令;成年男子 授露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成年女子授露田 四十亩。奴婢和一般人的占田数相等。下令将百 姓成丁年龄由18岁推迟到21岁,丁男服役期限由 1个月减为20天;户调绢由1匹(4丈)减为2丈; 丁男年满50,免役改庸等。这些规定减轻了农民 的负担,使农民有更多时间从事农业生产。为了 方便经济交流,文帝还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