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明服务社会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即将于2009年7月7日~8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区、各系统图书馆的300余名代表将齐聚一堂,选举学会新一届领导集体,共同商讨中国图书馆学会事业下一个四年的发展大计。
从2005年7月学会“七大”以来的四年时间,中国图书馆事业飞速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回顾从1979年7月学会成立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的每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都向前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留下了丰硕的果实。
今年中国图书馆学会也迎来了自己的30年华诞。
30年来,作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发挥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图书馆百年馆庆的口号是“传承文明,服务社会”,这个口号也正是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职能的高度浓缩。
相聚的时刻往往也是离别的时刻。
俗话说,“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
出席每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都是中国图书馆事业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正是有了他们前赴后继的辛勤工作,中国图书馆事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
回顾是为了总结过去,开创未来。
相信学会“八大”正是这样一个开创未来的大会,在全国图书馆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学会和中国图书馆事业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暨第1次会员代表大会1979年7月9日,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
与会的有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图书馆学会或筹委会、中央国家机关和科研系统图书馆学会、高等学校图书馆学会或筹委会的工作人员代表近200名,其中包括汉、回、满、蒙、藏、哈萨克等民族的图书馆工作者,在北京工作的台湾省籍图书馆工作者。
大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国图书馆学会章程》(以下称《章程》),选举产生了由69人组成的第一届理事会(为台湾省保留了2个理事名额)。
随后召开一届一次理事会会议,理事们推举北京图书馆馆长刘季平为理事长,北京图书馆副馆长丁志刚、天津图书馆馆长黄钰生、上海图书馆馆长顾廷龙、南京图书馆馆长汪长炳、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梁思庄、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馆长佟曾功等6人为副理事长,北京图书馆副馆长谭祥金为秘书长,产生了21名常务理事组成常务理事会。
会议决定设立秘书处并挂靠北京图书馆,在秘书长领导下负责处理学会的日常事务。
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是我国图书馆界的一件大事。
它终于使中断了30年、成立于1925年的中华图书馆协会得到了延伸,并将以崭新的姿态延续一脉相承的图书馆传统。
中国图书馆学会的成立,告慰了所有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孜孜以求的前辈们,他们在困难的环境里不断地求索,他们的愿望经过后继者的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了。
中国图书馆学会的成立,昭示了我国图书馆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上来,体现为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服务。
它标志着,图书馆界排除“文革”极左思想的长期束缚,从此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中国图书馆学会的成立推动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省级图书馆学会的建立。
1979年,河北省图书馆学会(8月25日)、上海市图书馆学会(9月15日)、江苏省图书馆学会(9月23日)、河南省图书馆学会(10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学会(10月31日)、浙江省图书馆学会(11月21日)、福建省图书馆学会(11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学会(12月2日)、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学会(12月17日)、江西省图书馆学会(1980年9月1日)和陕西省图书馆学会(1981年7月23日)等相继成立。
至此,全国除了西藏以外,所有的省、市、自治区均建立了地方学会。
省级图书馆学会的建立带动了各地和县市图书馆学会的建立。
各地(盟州)和部分县市也纷纷建立图书馆学会,它们在省、市、自治区图书馆学会的指导下开展活动。
北京地区中央国家机关和科学研究系统图书馆学会包括在京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各军兵种总部及其所属研究单位的图书馆和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其所属研究单位的图书馆或资料室。
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图书馆学会负责联系北京的高等院校图书馆。
随后,党校图书馆委员会、军队院校图书馆委员会、工会图书馆委员会、团校图书馆委员会、医院图书馆委员会、中小学图书馆委员会、民族图书馆委员会等,先后加入了中国图书馆学会,加上若干企业或企业图书馆也加入了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最终形成一个跨行业、跨系统、知识密集、人才集中、适应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组织结构,形成以中国图书馆学会为龙头,各分支机构、各地方学会为骨干,以会员为基础的组织网络。
1979年8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下达“关于同意成立或恢复学会(协会)的通知[(79)科协发学字151号],同意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至此,学会成立的手续全部完备。
第2次会员代表大会1983年10月31日~11月6日,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与会代表196人。
从本次会员代表大会起,每隔四年召开会员代表大会,每一届理事会的任期改为4年,常务理事会任期为2年,在本届理事会任期内改选一次常务理事会。
根据科协《学会组织通则》和兄弟学会的经验,学会设立学术工作委员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和《图书馆学通讯》编委会,并可视需要在各委员会下设立若干专业研究组,做为组织学术活动的工作实体。
大会审议并通过了“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通过了经修改的《中国图书馆学会章程》,选举产生由82人(为台湾省图书馆界保留2个理事候选人名额)组成的第二届理事会。
大会期间召开了二届一次理事会,选出常务理事22人,北京图书馆副馆长丁志刚当选为理事长,天津图书馆馆长黄钰生、上海图书馆馆长顾廷龙、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馆长佟曾功、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局长杜克、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庄守经、北京图书馆副馆长鲍振西等6人为副理事长,刘德元为秘书长,北京图书馆的黄俊贵、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的闫立中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的肖自力为副秘书长。
1986年4月22日中国图书馆学会召开二届二次理事会议。
丁志刚因病辞去理事长职务,会议选举佟曾功为理事长,增补北京图书馆副馆长谭祥金为副理事长。
副理事长为黄钰生、顾廷龙、谭祥金、杜克、庄守经、鲍振西,刘德元为秘书长。
“二大”是在贯彻党的十二大决议精神的条件下召开的,它处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要时期。
中国图书馆学会将协同图书馆界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图书馆事业中,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大”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后的工作任务,它要求首先做好学术研究、编辑出版工作和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提出了促进与协助培训专业干部的要求,组织力量研究关于图书馆教育体制、课程、学位制度等政策性问题,供教育部门改革图书馆学教育参考,此外要协助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设图书馆学专业课程,有助于在职人员的进修。
报告还要求积极组织咨询服务和合理化建议,因而从实践上扩大了学会的职责范围。
第3次会员代表大会1987年11月5日~8日,第3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131名正式代表和60名列席代表出席会议。
截止到此次大会召开之际,学会的会员人数达6346人。
大会审议并通过了“第2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和修改后的《中国图书馆学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由86人组成的第3届理事会。
会议期间举行了三届一次理事会会议,选举常务理事25人,北京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当选为理事长,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局长杜克、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史鉴、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庄守经、上海图书馆馆长顾廷龙、北京图书馆副馆长谭祥金当选副理事长,北京图书馆的黄俊贵为秘书长。
大会期间举办了“国际图书设备办公用品设备展览会”,开创了展览会与学会重大会议同步举行的先例,并成为许多会议沿用的一种惯例。
会议期间,秘书处召开了各省、市、自治区学会秘书长会议,就1988年学会工作计划征求大家的意见并研究改进省级图书馆学会工作等问题。
“三大”对《章程》总则第一条和第二条的内容作了修改,规定学会是中国科协的组成部分,从而确定了学会与中国科协的隶属关系。
《章程》的“会员条款”内增加了通讯会员的内容,以适应对外开放的形势,加强对外籍图书馆工作者的联系。
此次大会是在党的十三大确定“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线的条件下召开的。
学会将围绕这个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加强对图书馆学理论、原则和方法的研讨,配合深化图书馆改革,帮助会员转变观念,使图书馆事业在改革当中得到提高和发展。
工作报告提出了坚持改革、理顺关系的任务,要求学会加强宏观管理,微观搞活,遵守国家法规,用法规和制度进行自我调整,实现自身的改革。
报告提出了广开财源的思路,拓宽学会生存和运作的经费来源渠道,以期改变单纯依靠政府拨款支撑学会运作的局面。
第4次会员代表大会1992年4月25日~27日,第4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281名代表出席了大会。
这次大会是以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动员全国图书馆工作者为“科技兴国”建功立业为宗旨召开的。
大会选举产生了由97人组成的第4届理事会。
会议期间举行了四届一次理事会议,推举了常务理事30人,选举文化部副部长刘德有为理事长,北京图书馆副馆长唐绍明、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局长杜克、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庄守经、中科院图书馆馆长史鉴、中山大学图书馆学系主任谭祥金、上海图书馆馆长朱庆祚为副理事长,唐绍明兼任秘书长。
理事长刘德有在大会上作了讲话。
他要求图书馆工作者要把邓小平视察南方时所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指导思想,明确图书馆学会和图书馆的新任务,加快图书馆的改革步伐,使图书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
他指出,1996年将在北京召开第62届国际图联大会,这是全国图书馆界的一件大事,学会要积极投入到筹备工作中去。
“四大”以后,国际图联大会的筹备工作进入了紧张筹备阶段。
虽然筹备工作实际上在文化部党组的直接领导下进行,但是始终受到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的高度关注。
“四大”以后,学会每年都举行全国性的秘书长工作会议,就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布置的各项工作进行具体落实。
第5次会员代表大会1997年7月30日~8月1日,第5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近300名代表出席会议。
大会选举产生了由113人组成的第5届理事会。
在随后举行的理事会会议上,选举产生了常务理事40人,文化部副部长徐文伯当选为理事长,北京图书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周和平当选为常务副理事长,文化部图书馆司司长杜克、上海图书馆馆长马远良、北京图书馆副馆长孙蓓欣、中山大学图书馆学系主任谭详金、国家教委高校图工委副主任王富、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吴慰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徐引篪等7人当选为副理事长。
北京图书馆的刘湘生当选为秘书长。
提交“五大”讨论的《中国图书馆学会章程》,对总则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公益性”的表述,成为“中国图书馆学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图书馆工作者组成的具有公益性的学术性社会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