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评价及制度完善
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评价及制度完善
公 蓄圣 P lA iti 鐾 ui d nro b m i t 一 c s n a
统 筹城 乡户籍 制度 改 革 的
户籍改革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 表
政策 评价 及 制度 完善
胡 静 重庆大学 贸易与行政学 院 重庆
【 文章摘要】 重庆市 以解决农民工城镇 户口为突 破 口,全 面启 动 了户籍制度 改革 。在户 籍 改革制度实施的基础上 ,文章构建 了 户籍 制 度 改革 实 施 效 果 的 指 标 评 价 体 系,并对统筹城 乡户籍制度 改革实施 以 来取得成效进行 了相应评价 ,对统 筹城 乡户籍制度 改革 中存在的诸 多问题做 了
一
二 、统筹城 乡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效果 的评价 指标 体系
对 统筹 城乡户 籍 改革实 施效 果 的评 估, 是户籍改革政策的一个反馈。 评价指标 体系的质量 ,将很大程度上 影响户籍改革 实施 的效率。 所以 , 有必要建立一套与户籍 制度改革 的实施效果相适应 的评价指标体 系。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效果的评价是根据 其改革 目标的要求 ,对户籍改革的实施效 果所进行 的综合评价,应结合户籍改革实 施的现状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户籍改革工 作总体 目标进行分解 ,确定户籍改革工作 评价 项 目,还可依据专家咨询 的方法确定 各个评价 目标对总评价 目标作用的重要 性 建立权重系数分配表 ,最后运用综合评价 方法建立综合评估模型 。 评价体系 由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两部 分构成。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是户籍改革 实施效果评价的前提 , 客观 、 科学的评价是 做好评价工作的基础。在制定评价指标和 评价标准时 ,要始终坚持如下几个原则。 系统性原则。影响户籍改革实施效果 的 因 素很 多 , 因此 建 立 的 指标 应 该 是 一 个 完整 的、 全面的评价体系。同时, 评价指标 之间要保持相对独立 , 不能重复 出现 , 以免 数据 重复对评价效果造成影响。 客观性 原则。在指标体 系的设计 中, 户籍改革实施效果评价是对户籍改革制度 合理 性以及户籍改革工作的检验 ,这就要 求 指 标体 系 的 建 立 要 遵 循 客观 、 实事 求 是 的原则。 可 操 作 性 原 则 。 在 制 定 各 评 价 指 标 中,要 充 分 考 虑 户 籍 改革 相 关 的各 方 面 内 容对 实施效果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中, 其 评 价指标尽可能定量化 , 这既易于操作 , 又便 于描述 户籍改革实施过程 的客观状态。通 过对数据的分析 , 即可得到更全 面、 更准确 的评价结果 。此外 ,指标体系结构 的科学 性 、指标 的概念的准确性以及 指标定义的 清晰 陛, 对数据 的收集同样有重要的作用。 文章主要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制定户籍改革 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 :
经济 农民人均 收入水平 人均 G DP 发展 工 农 产 增 长速度 户 指标 科 技进步 贡献率 籍 社会 人 口城镇化 比重
改 发 展 各 行业 从 业 人 数 比重
进程 的重要途径 ,是贯彻 落实党 中央国务 院重要决策的需要 ,它对 于提高城市化水 平 ,促进城乡一体发展和根本上改变城乡 元化户籍管理体制具有重要作用。
制 ,进 而帮助改善重庆市户籍制度 改革 的实施 效果 ,以达 到加 快 统筹城 乡建 设 、构 建 和 谐 重 庆 的 目的 。 【 关键词】 重 庆 ;户 籍 制 度 ; 改革 ;政 策评 价
一
、
统 筹城 乡户籍 制度 改革 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 的快速发展、城乡融合 步伐的加快 , 农村在基础设施、 社会福利制 度等方面的建设有 了很大改善 ,但与城市 相比, 仍然有着很大的差距。 为了加快城 乡 统筹发展 ,国务 院于 2 0 年 6 07 月批准重庆 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 区, 这 是 继 上海 浦 东新 区和 天 津 滨 海 新 区 之 后 的 国 家 综 合 配套 的改 革 实 验 区 ,是 国 家 推 进区域经济协调平衡发展和推进西部大开 发的重大战略部署。 重庆是一个大城市、 大 农村、大库 区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 突 出的城市 ,在重庆市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改 革 实 验 ,对 全 国尤 其 是 中西 部地 区 实现 科 学发展有很好的示范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 战略能否顺利实施 ,与 相关经济 、社会制度改革有着千丝万缕 的 联系。统筹城 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的内容 包括试验城 乡一体化的社会保 障制度 、城 乡一体化 的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 的 教育 、 生 、 化 等公 共 服务 的建 设 、 乡 卫 文 城 各种 资源要素的流转等。党的十七届三 中 全 会 通 过 的 中共 中央 关 于 推 进 农 村改 革 发展 若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明确提 出统筹 城乡社会管理 ,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 使在城 镇稳定就业和居住 的农 民有序转变为城镇 居民。这表 明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必须对户
分 析 ,提 出 了户 籍 制 度 的 相 关 配 估
4 0 4 0 04
为推动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取得实质 性突破 , 加快城镇化、 工业化、 乡一体化 城 进程 , 促进城 乡资源要素的有序流动, 实现 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重庆市户籍制度 改革按照统筹规划、自愿有偿 、 积极稳妥、 综合配套 、 促进发展的原则 , 明确确立了改 革 目标 , 并结合全市主体功能区规划、 乡 城 规划 、土 地 利用 规 划 ,综合 考 虑 经济 发展 、 自然环境 、 资源承载等因素 , 全面推进户籍 改革 ,分阶段推动人 口向小城镇 、区县城、 主 城 区 10 00平方 公 里 区域 内聚集 ,以 实现 市域 内户籍合理转移 ,逐步建立城乡人 口 和资源要素 自由流动的制度体系。 重庆市户籍改革工作 白启动以来 ,在 全国引起 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截至 目前 , 全市共办理农村居 民转为城镇居 民 24 413 7 人 , 户 转 移 3 80 , 均 每 天转 户 4 1 整 62 户 平 20 人 。 照 进 度 , 计 全 年可 以完成 10 人 按 预 5万 转 户 的 目标 。从 当前 政 策 的推 进情 况 看 出 , 在户籍制度改革政策设计的各 类重点群体 均有转户人员出现 ,这表明政策效应J逐 下 渐显现。 另外, 转户人员在三级城镇的分布 相对均衡 , 其中, 三级城镇中转入乡镇人数 最多 ,远郊的 3 个县城转入主城人数数量 1 最少 ,这与政 策最初设置的转户条件 的初 衷 相 一致 。 这样 的 发展 背 景 下 , 筹城 乡 在 统 户籍改革 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 以下方面 : ( 农业收入和农 民收益快速增 长。 一) 实施城乡户籍 制度改革后 ,农村居 民进入 城市生活 , 农民数量减少 , 间接性的扩大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