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第五章天气系统解析

10,第五章天气系统解析


(一) 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概念

三度空间 长:几百~几千千米(与气团水平尺度相当) 宽(厚): 近地面:几~几十千米;高空:增宽 锋面、锋线
(二)锋的特征


1、锋面坡度:
坡度很小, 1/50~1/50 0 形成: G的作用,锋 面欲呈水平; A参与作用, 与G建立了地 转平衡,使锋 面形成坡度。


A
G
V

2、温度场:


水平温度梯度比锋两侧单一气团内的 温度梯度大得多 水平温度梯度比气团大5~10倍, 达几~十度/100千米 等温线非常密集,与锋面平行 高空锋区位于冷空气一侧:
暖空气
冷空气
锋面逆温:
4
3、气压场
锋落在低压槽中但低压槽中不一定有锋
4、风场:

近地面: 具有气旋性切变 锋前:西南风; 锋后:西北风
暖式锢囚锋




更冷
(2)据形成锋的气团源地进行分类
(气候锋)
冰洋锋:冰洋气团与极地气团之间的分界面。(A、 P) 极锋:极地气团与热带气团之间的分界面。 ( P 、 T) 赤道锋:热带气团与赤道气团之间的分界面。( T、 E) 有人认为热带气团与赤道气团在温度上没有明 显差异,不成其为锋。

锋附近风随高度的变化:
锋区水平温度梯度很大,因此通过锋面的热成风也很大,所以, 锋区上空风的垂直切变也很大。
VT 暖
V1
Z1 冷
暖锋: (暖气团推动锋面向冷气团一 侧移动)
锋上盛行暖平流, 通过锋时, 风随高度向右偏转。
V0 Z0
VT
V1
Z1

冷锋: (冷气团推动锋面向暖气团一 侧移动)
风随高度向左偏转



(一)气团的形成




源地,两个条件: 1、范围广阔、地表性质较均匀的下垫 面; 2、有一个能使空气物理性质在水平方 向均匀化的流场; 即利于空气停滞和缓行的环流条件。 湍流、垂直运动、蒸发、凝结、辐射等

(二)气团的变性

气团原有物理性质的改变 快慢和程度大小,取决于: 1、流经地区下垫面与源地下垫面性质的差 异: 差异大——快、大;差异小——慢、小 2、离开源地时间的长短: 长——变性程度深、大;短——浅、小 3、空气运动状态的变化: 若垂直运动加强,则变性快

Z0
V0
(三)锋的类型和天气

1、锋的类型: (1)据锋两侧冷暖气团移动方向和结 构状况,把锋分为四种类型。
这种分类能反映冷暖气团交绥的动向, 能明显地反映锋面的天气差异,被广泛 采用。


冷锋
是冷空气前缘的锋。锋后冷气团占主导地位,推动着锋面 向暖气团一侧移动。 暖 据移动速度快慢,可分为: 一型冷锋:缓行冷锋 二型冷锋:急行冷锋 冷锋是我国重要的天气系统之一,全年 均可出现。 冬季,强冷锋可自北向南影响到全国各 地,直至华南沿海。 夏季,主要在长江以北地区活动。
源地的地理位置 下垫面性质
冰洋(北极、南极)气团 A (A AA) 极地(中纬度、温带)气团 P 热带气团 T
海洋型 大陆型
m c
赤道气团
E

Ac、Am、Pc、Pm、Tc、 Tm、 E
优点是能直接从气团的源地了解气 团的主要特征, 但它不易区别相邻两个气团的属性, 也无法表示气团离开源地后的属性 变化,因而需其他分类法加以补充。

2、热力分类法



暖气团、冷气团 (1)与流经地区下垫面间热力对比 (2)相邻气团间温度对比 冷暖气团天气状况不同: 一般:暖气团——易形成云雨天气 冷气团——易形成干冷天气


我国:Pc 、 Tm
二、锋


通常天气变化最剧烈的区域,不是在 单一气团控制的地区,而是在两个性 质不同的气团交界的地区。 锋就是两种不同性质气团间的过渡带, 或是冷暖气团相交绥的地带。
冷 暖
锢囚锋
当三种性质不同的气团(暖气团、较冷气团、更冷气团)相遇时, 先形成两个锋面,之后,若其中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 锢囚锋。 常见的是冷锋赶上暖锋,或是两条冷锋相遇并逐渐合并,使地面 全被冷空气所占据,原来的暖空气被迫抬离地面。 依其两侧冷空气的温度差异和推移情况分为:
冷式锢囚锋 更冷

锋区大规模的垂直运动对于锋区云 雨天气的产生和发展十分重要。
因为上升运动能引起大气绝热冷却, 往往会成云致雨;


下沉运动能抑制云雨天气产生或者 使已有云雨天气减弱、消失。




锋区的大规模升、降运动是冷暖气团相 互斗争的结果。 当暖气团势力强时,便沿冷气团滑升; 当冷气团势力强时,冷气团伸入暖气团 下部迫使暖气团抬升, 因而不论是暖锋或冷锋,锋上都会出现 大规模的暖气团上升运动。

这种划分,在自然地理学上有一定意义,如有人就 以极锋活动平均到达的位置,作为划分季风影响范 围的界限。而极锋和赤道锋经常出现的区域,也就 是气候锋区的位置。
2、锋面天气

主要是指锋附近的云系、降水、风、能见度 等气象要素的分布和演变状况。


锋面天气主要决定于锋面坡度的大小、锋附 近空气垂直运动状况、气团含水量和稳定度 等因素。 这些因素的不同组合状况构成了多种多样的 锋面天气。



4、与气团性质有关: 冷气团→暖:快;暖气团→冷:慢 层结稳定与否
干气团→湿:快;湿气团→干:慢 蒸发;凝结、降水



高纬冷气团→低纬:快; 低纬暖气团→高纬:慢 大陆干气团→海洋:快; 海洋气团→大陆:慢
(三)气团的分类

1、地理分类法:七种气团
第五章
天气系统
天气 天气系统 一般特点: 1、空间尺度、时间尺度 2、相互交织、相互作用 3、发展阶段,天气现象 4、大气环流、地理环境

第一节

气团和锋

一、气团: 气象要素在水平分布上比较均匀的大范 围空气团。 温度、湿度、大气稳定度等 水平:几百~几千千米;垂直:几~十 几千米 水平温度梯度小于1~2℃/100千米

暖锋


是暖气团前沿的锋,锋后暖气团起主导作 用,推动着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在我国境内,暖锋多同冷锋相伴而生,常 出现在东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旋中。


准静止锋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或有时冷气团占主导地位, 有时暖气团占主导地位,锋面很少移动或处 于来回摆动状态的锋。 也有因地形阻挡而形成的。如南岭山地、云 贵高原、天山北麓等地区,都可形成准静止 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