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地如何配置地被植物园林绿地包括各类公园绿地,街头绿地,风景游览绿地,防护绿地及工厂、医院、居民区等专用绿地。
按照其不同的性质,不仅乔灌木配置有所不同,地被植物的配置也应有所区别。
各类公园绿地是布局复杂、造景要求较高的绿地,既有开阔的草坪,又有高大的林带;既有规则的花坛,又有自然的花境,这就要因景制宜,恰当地选用不同的地被植物。
在街心绿地上为考虑交通安全,一般均选用矮生的植物,地被要求矮小,整齐,不遮挡视线,可以以草坪为主,用小刺柏、金叶女贞等组成图案,简捷明快。
风景游览区绿地,地被植物的配置多以自然式为主。
在医院、疗养院、水厂、精密仪器厂等绿地上,应考虑种植较大面积的草坪地被植物,使人感到整洁舒适,心胸开朗,有益健康。
在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工矿内,也应搞好地被植物的配置,如噪音强烈的车间,不仅要选择枝叶密集、较高大的乔、灌木种类,而且地被也应适当高一些,组成较密的树墙,可以降低噪音。
如选择较高大的南天竹、火棘、爬墙虎等。
在有污染的工矿内,除了考虑地被植物的一般特性外,特别要注意植物对有害气体的抵抗能力。
如紫茉莉能抗so2 、hcl,葱兰能抗hf、hcl,石竹、万寿菊能抗so2 ,美人蕉能抗so2 、so3 、hf、hcl等。
有些水面覆盖物如凤眼莲等,对净化污水有较好的效果。
在郊区公路旁的林荫道边,绿化条件较差,应选择一些对肥水要求不高,病虫害少,管理省工,适应性强的种类,如黑麦草、羊茅类、白三叶等,既能覆盖黄土,减少冲刷,又能提供少量牧草。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和应用摘要:园林植物是园林建设中最重要的材料。
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
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关键字;配置;园林建设;观花观叶;园林景观;层次;观赏效果;师法自然;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
如果不注意花色、花期、花叶、树型的搭配,随便栽上几株,就会显得杂乱无章,景观大为逊色。
另一方面,园林花卉植物花色丰富,有的花卉品种在一年中仅一次特别有观赏价值,或者开花期,或者结果期。
如银杏,仅在秋季叶子橙黄色时显行十分显眼;紫荆在春季不仅枝条而且连树干在叶芽开放前为紫色花所覆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还有的种类一年中产生多次观赏效果,如七叶树的春花和秋季的黄色树冠均富有观赏性;忍冬初夏具大量黄色花,秋季有橙红色果;还有实际上具有常年开花效果的云杉、桧柏等常绿针叶树。
因此,应从不同园林植物特有的观赏性考虑园林植物配置,以便创造优美、长效的花卉风景。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确立生态园林的概念,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园林“拟自然”探索,我国上世纪80年代中叶开始生态园林研究,目前已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和经验。
因为人类对环境破坏加剧,尝尽自身带来的恶果。
于是,保护地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呼声,生态学应运而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应时而出。
园林作为自然科学的组成部分,本身又是一项创造环境、改造环境的工作。
首先园林植物配置就要遵循植物生长的自身规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科学配置,使各类植物喜阳耐阴,喜湿耐旱,各重其所。
乔木、灌木、地被、攀援、岩生、水生,以及常绿、落叶、草本等植物共生共存。
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常说的“师法自然”,具体到园林植物生态配置,认为应该重视以下几点:1.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适地适生。
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各种植物都能生长并生长得好。
不能盲目引进推广外地园林植物,而应注重开发和应用乡土植物。
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
植物在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中,叶、花、果的形状和色彩随季节而变化。
开花时,结果时或叶色转变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园林植物配置要充分利用植物季相特色。
在不同的气候带,植物季相表现的时间不同。
北京的春色季相比我们杭州来得迟,而秋色季相比杭州出现得早。
园林植物配置利用有较高观赏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植物的季相,能给人以时令的启示,增强季节感,表现出园林景观中植物特有的艺术效果园林植物配置利用有较高观赏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植物的季相,能给人以时令的启示,增强季节感,表现出园林景观中植物特有的艺术效果的偏枯现象,可以用不同花期的树木混合配置、增加常绿树和草本花卉等方法来延长观赏期。
杭州花港观鱼中的牡丹园以牡丹为主,配置红枫、黄杨、紫薇、松树等,牡丹花谢后仍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
2.重视生物多样性。
地球上多数自然群落不是由单一的植物区系所组成的,而是多种植物与其他生物的组合。
符合自然规律和风貌的园林建设,必须重视生物多样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重视园林植物多样性是一个模拟和创建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
如果植物种群单一,在生态上是贫乏的,在景观上也是单调的。
园林植物配置注意乔、灌、草结合,植物群落可增加稳定性,也有利于珍稀植物的保存。
高中低充分利用空间,叶面积指数增加,也能提高生态效益,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
另外,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美学原理,重视园林的景观功能。
在遵循生态的基础上,根据美学要求,进行融合创造。
不仅要讲求园林植物的现时景观,更要重视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及生长的景观效果,从而达到步移景异,时移景异,创造“胜于自然”的优美景观。
具体到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笔者认为应掌握以下几点: 1.重视植物多样性。
自然界植物千奇百态,丰富多彩,本身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配置植物要有明显的季节性。
避免单调、造作和雷同,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景观各异,近似自然风光,使游人感到大自然的生及其变化,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按季节变化可选择的树种有早春开花的迎春、桃花、榆叶梅、连翘、丁香等;晚春开花的蔷薇、玫瑰、棣棠等;初夏开花的木槿、紫薇和各种草花等;秋天观叶的枫香、红枫、三角枫、银杏和观果的海棠、山里红等;冬季翠绿的油松、桧柏、龙柏等。
总的配置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即所谓“春意早临花争艳,夏季浓苍翠不萧条”的设计原刚。
在林木配置中,常绿的比例占1/3——1/4较合适,枝叶茂密的比枝叶少的效果好,阔叶树比针叶树效果好,乔灌木搭配的比只种乔木或灌木的效果好,有草坪的比无草坪的效果好,多样种植物比纯林效果好。
另外,也可选用一些药用植物、果树等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来配置,使游人来到林木葱葱、花草繁茂的绿地或漫步在林荫道上,但觉满目青翠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2.布局合理,疏朗有致,单群结合。
自然界植物并不都是群生的,也有孤生的。
园林植物配置就有孤植、列植、片植、群植、混植多种方式。
这样不仅欣赏孤植树的风姿,也可欣赏到群植树的华美。
分层配置、色彩搭配是拼花艺术的重要方式。
不同的叶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使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
如1米高的黄杨球、3米高的红叶李、5米高的桧柏和10米高的枫树进行配置,由低到高,四层排列,构成绿、红、黄等多层树丛。
不同花期的种类分层配置,可使观赏期延长3.注意不同园林植物形态和色彩的合理搭配。
园林植物的配置应根据地形地貌配植不同形态色彩的植物,而且相互之间不能造成视角上的抵触,也不能与其他园林建筑及园林小品在视角上相抵触。
观花和观叶植物应相结合。
观赏花木中有一类叶色漂亮、多变的植物,如叶色紫红的红叶李、红枫,秋季变红叶的槭树类,变黄叶的银杏等均很漂亮,和观花植物组合可延长观赏期,同时这些观叶树也可作为主景放在显要位置上。
就是常绿树种也有不同程度的观赏效果,如淡绿色的柳树、草坪,浅绿色的梧桐,深绿色的香樟,暗绿色的油松、云杉等,选择色度对比大的种类进行搭配效果更好。
4.注意园林植物自身的文化性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在许多文人雅士私家园林中很得益。
但松、柏则多栽于陵园中。
总之,园林植物配置在遵循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的同时,还应结合遵循美学原理。
但应先生态,后景观的原则,换句话,师法自然是前提,胜于自然是从属。
另外园林植物配置还可以根据需要结合经济性、文化性、知识性等内容,扩大园林植物功能的内涵和外延,充分发挥其综合功能,服务于人类。
参考文献:卢仁,金承藻。
园林建筑设计。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王晓俊。
风景园林设计。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宗白华等。
中国园林艺术概观。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7彭一刚。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一、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在园林空间中,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或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取上都应强调主体,作到主次分明,以表现园林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
对比和衬托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
在树丛组合时,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
运用水平与垂直对比法、体形大小对比法和色彩与明暗对比法三种方法。
动势和均衡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如杜英;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
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起伏和韵律韵律有两种,一种是“严格韵律”;另一种是“自由韵律”。
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最容易体现出韵律感,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产生节奏韵律,避免布局呆板。
层次和背景为克服景观的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的配置。
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
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家深,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相互之间的配置。
(一)植物种类的选择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
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
首先,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配植的树种,特别是在经济和技术条比较薄弱的发展新区,尤显重要。
以我市地处亚热带为例,新近推荐使用的优良落叶树种,乔木类有无患子、栾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