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绪论分析
的结构部件。
室内斗拱
通常只支撑天花板的重量或作为梁头节点的联系构件,其结构作用 不及檐下斗拱明显。
目录
章节1 章节2 章节3 章节4 章节5 章节6 章节7
『绪论』
CONTENTS_______
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点
•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 •木构架的特色 •单体建筑的构成 •建筑群的组合 •建筑与环境 •建筑类型 •工官制度
下昂
•昂
华拱
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
栌斗 •其他——还有一些和上述拱昂横向相交的拱和斗只
起联系作用而不起承重作用。
。
『本科绪论』
19/37
斗拱位置不同,所起作用也有不同。
檐下斗拱 •柱头铺作 位于柱头上的斗拱,是承托屋檐重量的主体; •补间铺作 位于两柱之间额枋之上,起辅助支撑作用; •转角铺作 位于角柱之上,起承托角梁和屋角的作用,也是主要
中
国
建
筑
——
史 解 传
读统
中建
国筑
绪
论
『学习目的』
含义
•对建筑物的既往或建筑活动的既往进行的调查研究。 •建筑史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建筑学的演变和历史。
建筑史分类
•研究对象不同:西方建筑史和中国建筑史 •时间不同:古代史和近、现代史
『学习目的』
“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 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 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 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 产。知己知彼,温故知新,已有 科学技术的建筑师增加了本国的 学识及趣味,他们的创造力量自 然会在不自觉中雄厚起来,这便 是研究中国建筑史的最大意义。 ——梁思成
『绪论』
清漪园(颐和园)
『绪论』
CONTENTS_______
•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 •木构架的特色 •单体建筑的构成 •建筑群的组合 •建筑与环境 •建筑类型 •工官制度
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点
屋顶对建筑屋顶式样
『绪论』
庑殿顶
硬悬攒山 尖顶
歇山顶
古代中国建筑的学习,是通过分析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优秀实例,使学生不
仅掌握中国传统建筑、环境乃至城市的设计语言、规划手法,而且从中国古代 建筑文化的深层内涵了解古代建筑设计思想、理论和方法。
近现代中国建筑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看待外来文化、建立正确的建筑观和
价值观,并具有一定的理论思维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缺点
➢木材越来越少 ➢易遭火灾、易朽坏 ➢难以满足更大、更 复杂的空间需求
『绪论』
CONTENTS_______
•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 •木构架的特色 •单体建筑的构成 •建筑群的组合 •建筑与环境 •建筑类型 •工官制度
我国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穿斗式和抬梁 式两种。
穿斗式: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
中国传统建筑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 —斗拱。
名称 •在宋代称为“铺作”,清代称为“斗科”或 “斗拱”。
作用 •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 •在唐宋时起结构支撑作用;明清以后主要起
装饰作用。
『绪论』
斗拱主要构件
•华栱
垂直于立面,向内外挑出的拱,是斗拱的主要部件;
•斗
拱与昂的支座垫块;
『简 明』
『真 实』
『有 机』
简
真
空
洁
实
间
明
暴
灵
确
露
活
•单体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平面、结构、造型三者的
抬梁式木构不架可分割性。 宋举架做法
『绪论』
『绪论』
佛光寺大殿
宁波报国寺
除了最高等级一类的殿堂建筑需要表现庄严华丽的气氛,构作天花 板遮住梁架外,一般建筑都是无保留的暴露梁架、斗拱、柱子等全部木 构架部件。
《中国建筑美学》 侯幼彬 黑龙江科技出版社
『绪论』
•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 •木构架的特色 •单体建筑的构成 •建筑群的组合 •建筑与环境 •建筑类型 •工官制度
『绪论』
CONTENTS_______
﹃
建
•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
筑
•木构架的特色
干阑
的 多
•单体建筑的构成
样
•建筑群的组合
性
•建筑与环境
毡包
『学习目的』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建筑史?
1 认识遗产、保护遗产。
学习建筑史的硬传统:建筑构成机制、建筑发展规律、建筑创作思维、 2 建筑创作手法;
学习建筑史的软传统:哲学观念、价值观念、思维观念、审美意识、 文化心理。
3 培养思维及分析、评价建筑的能力。
『学习内容』
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必修课,包括中国古代建筑史 及近、现代建筑史三个部分的内容.
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 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
抬梁式: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
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
梁的总数可达3~5根。
『绪论』
穿斗式图示
檩条
穿枋
柱
『绪论』
抬梁式图示
檩条
短梁
梁 柱
『绪论』
CONTENTS_______
•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 •木构架的特色 •单体建筑的构成 •建筑群的组合 •建筑与环境 •建筑类型 •工官制度
『学习方法』
搞建筑史,绝不是等别人把一件古董摆在你面前,让你坐在那儿,慢 慢地去品味它。不是这样的,建筑史文化的记录,研究建筑史的人,要能 敏锐地区别时代的艺术特点,能感到历史的步伐。
——梁思成
就建筑而言,不勤读永远只能图抄公,算不得真正的设计者。勤读的 作用在建立观念,在开发思想的泉源,在灵台清明,此之谓潜力。靠着潜 力雄厚,才能在图桌上运用自如,举重若轻。重现实而轻理念,绝非学问 之道,且注定只能在图桌上做惟妙惟肖的效颦。
『绪论』
CONTENTS_______
•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 •木构架的特色 •单体建筑的构成 •建筑群的组合 •建筑与环境 •建筑类型 •工官制度
——贺陈词
『学习方法』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
『参考书目』
《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 百花文艺出版社
《中国建筑图解词典》
王其钧 机械工业出版社
《华夏意匠-中国古典 建筑设计原理分析》 李允鉌 天津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图像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 百花文艺出版社
《中国现代建筑史》 邹德侬、戴路、张向炜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类型
•工官制度
“井干”建筑
船型干阑 窑洞
阿以旺
『绪论』
CONTENTS_______
•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 •木构架的特色 •单体建筑的构成 •建筑群的组合 •建筑与环境 •建筑类型 •工官制度
木架建筑是中国使用面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建 筑类型,是一种主流建筑类型。
优点
➢取材方便 ➢适应性强 ➢抗震性能好 ➢施工速度快 ➢便于修缮、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