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建设银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成立于1954年10月1日(当时名称为中国人民建设银行,1996年3月26日更名为中国建设银行)。
是国有五大商业银行之一,在中国五大银行中排名第二。
简称建设银行或建行。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中国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商业银行产品与服务。
主要经营领域包括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和资金业务,多种产品和服务(如基本建设贷款、住房按揭贷款和银行卡业务等)在中国银行业居于市场领先地位。
中国建设银行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与多个大型企业集团及中国经济战略性行业的主导企业保持银行业务联系,营销网络覆盖全国的主要地区,设有约13629家分支机构,在香港、新加坡、法兰克福、约翰内斯堡、东京、首尔和纽约设有海外分行,在伦敦设有子银行,在悉尼设有代表处。
建设银行的子公司包括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建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德住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建信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改进银行服务环境,满足人们快速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是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全面提高对个人客户的销售与服务能力,实现个人银行业务快速发展,是建行服务策略与发展的关键举措。
关键字:建行;服务;策略目录前言 (1)1 环境分析 (2)1.1 客户 (2)1.2 竞争者 (2)2 市场定位 (3)2.1 业务简介 (3)2.2 信用卡种类简介 (3)3 现有策略存在的问题 (5)3.1 营销观念和营销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5)3.1.1 尚未树立正确的现代市场营销观念 (5)3.1.2 缺少正确的市场细分和定位 (5)3.2 营销治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5)3.3 营销组合策略存在的问题 (6)3.3.1 产品创新不足 (6)3.3.2 缺少科学的定价策略和体系 (6)3.3.3 分销渠道不够合理 (7)3.3.4 缺少必要的促销组合 (7)4 针对性对策 (8)4.1 构建好客户导向策略 (8)4.2 全方位实施3R营销策略 (8)4.2.1 客户维持 (8)4.2.2 多重销售 (8)4.2.3 客户介绍 (9)4.3 做好银行产品的创新策略 (9)4.4 运作好品牌营销策略 (9)4.5 开展差异化的市场定位策略 (10)4.6 大力开展服务营销策略 (10)总结 (12)参考文献 (13)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和金融市场的逐渐开放,金融改革不断深入,银行业从业数量不断增多,不同规模、不同产权性质的银行主体大量出现,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新兴商业银行的蓬勃发展,使市场竞争不断升级,市场集中度不断下降,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客户需求重新组合,行业竞争更趋激烈,银行服务的买方市场己经形成。
与此同时,受到来自证券、保险和基金的挑战,再加上外资银行所带来的冲击,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商业银行作为非凡的金融服务企业,必须在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营销理念指导下去参与市场竞争,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买方市场下赢得顾客,获得竞争优势。
中国建设银行是在中国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商业银行产品与服务,因而其也必定受到市场改革的冲击。
1 环境分析1.1 客户建设银行是直接向客户提供各种产品以及服务的,所以客户本身的情况和对产品或者服务的要求会直接作用于建设银行本身,根据客户性质的性质不同我们可以把建设银行面对的客户分为法人客户和自然人客户。
我国建设银行面对的法人客户根据其投资的主体不同还可以细分为国有资产投资为主的国有企业、民间资金为主的民营企业和国外投资为主的外资企业。
由于特殊的国情我国建设银行对于企业客户服务的主要对象一直都是国有企业或者是国有控股企业,国有企业可以较为容易的获得银行贷款,一旦企业周转失灵或因为经因管理不善就容易使信贷资金形成滞留或呆帐,容易给建设银行大量坏账以及不良资产,这些都给建设银行经营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
1.2 竞争者市场上任何一种产品或者服务,很少是由一个企业单独提供的,也就是说企业总会与或多或少、或强或弱的竞争对手较量,去争取较大的市场份额,因此企业应该时刻关注对手,并且要设法战胜对方。
1)建设银行行业内部的竞争。
一是行业增长缓慢,对市场份额的争夺激烈;二是竞争者数量较多,竞争力量大抵相当;三是竞争对手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大致相同,或者只少体现不出明显差异;四是某些企业为了规模经济的利益,扩大生产规模,市场均势被打破,产品大量过剩,企业开始诉诸于削价竞销。
2)建设银行行业顾客的议价能力。
行业顾客可能是行业产品的消费者或用户,也可能是商品买主。
顾客的议价能力表现在能否促使卖方降低价格,提高产品质量或提供更好的服务。
3)建设银行行业供货厂商的议价能力,表现在供货厂商能否有效地促使买方接受更高的价格、更早的付款时间或更可靠的付款方式。
4)建设银行行业潜在竞争对手的威胁,潜在竞争对手指那些可能进入行业参与竞争的企业,它们将带来新的生产能力,分享已有的资源和市场份额,结果是行业生产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售价下降,行业利润减少。
2 市场定位2.1 业务简介提供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和资金业务,多种产品和服务(如基本建设贷款、住房按揭贷款和银行卡业务等)2012年第三季度业绩分析师电话会议上,建设银行管理层向外界透露了未来五年国际化战略重点,再度明确建行国际化的重点“首在亚洲,而非欧美”。
这或许否认了此前外媒有关建行拟斥资150亿美元收购欧洲银行的说法。
自2011年底,王洪章接替郭树清成为建行董事长之后,中国第二大商业银行一改过去五年相对谨慎的海外并购战略,“国际化”成为建行未来五年的一个奋斗目标,王洪章也曾在多个场合阐述这一目标,即“力争在2015年完成全球布局。
”多位建行中高层透露,未来该行海外市场拓展,在路径选择上,将采取自设机构和并购两条腿走路,且“更加重视投资并购”。
早在2012年初,就有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建行曾考察过东南亚的马来西亚、还有深处欧债危机的葡萄牙等多家银行。
建行在海外并购态度上的微妙调整,深植于其2012年以来的战略调整,王洪章最新一篇文章透露,在建行去年底出炉的《2011-2015年发展规划》中,建行新的战略定位是“到2015年基本建成国际一流银行”,其战略转型浓缩为九个字“综合性、多功能、集约化”。
2.2 信用卡种类简介中国建设银行已经发行的信用卡都以“龙卡”冠名,目前已经公开发行的龙卡种类有:龙卡名校卡、龙卡商务卡、龙卡汽车卡、东航龙卡、上海大众龙卡、龙卡香港精彩旅游信用卡、建行VISA明卡、艺龙畅行龙卡、芒果旅行龙卡、龙卡(大师杯)网球卡。
联名借记卡,2011年9月9日,建行“灵山善行福卡”是全省建行发行的首张以竖版形式设计的借记卡,也是省内首张以公益理念为核心的联名借记卡。
该卡的发行,是建行创新金融服务和非金融服务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满足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又一个拳头产品,标志着建行银行卡业务的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建行非金融服务的功能得到了新的延伸。
“灵山善行福卡”由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与无锡灵山实业有限公司、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联合发行。
“灵山善行福卡”联名借记卡,是以建行“龙卡通”为基础,具有转账、消费、存取现、缴费、代收代付、一卡多账户、投资理财及其他理财签约服务等功能。
即一卡多账户,综合管理:除具有人民币、美元、港币、日元、欧元等多币种的活期、定期存款账户外,还能将客户本人已有的建设银行其他账户关联到卡上,对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可以签约选择活期存款转活期存款、活期存款转定期存款、定期存款转活期存款、活期存款转通知存款、通知存款转活期存款、凭证式国债到期转存和自动汇款等多种自动转账服务,银行将根据客户签约自动为客户调度资金;可以通过银联网络实现境内外取现和消费等。
在此基础上,“灵山善行福卡”还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功能创新。
该卡融合了传统的民族文化,导入了“日行一善”的现代公益理念,带给持卡人“非金融”的个性化服务。
建设银行进行了多方努力,专门设置并开通了网上银行等自助捐赠服务通道,以及建行营业网点等捐赠服务渠道,从而推动平民公益行为,为实现公益梦想搭建平台。
二是卡面创新。
“灵山善行福卡”卡面设计以灵山大佛全身像作为主题图案,首次采用新颖别致的竖版设计。
三是跨区域发行创新。
作为建行联名卡,第一次以一地为主,面向全省,全面推广发行。
一位办卡的客户兴奋地告诉记者:“有了这张卡,在灵山胜境景区游览、消费一刷就行,真方便,还可常年享受门票、购物餐饮9.5折优惠,可谓是集储蓄、消费、转账、增值服务、纪念收藏、慈善等功能为一体的电子支付工具。
”该行相关人士介绍,在金融竞争日益激烈、金融服务日趋同质化的今天,“我们惟有不断创新和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提供更加专业、专属、个性化的尊贵服务,才能把这张卡做出特色、做出品牌。
”建行江苏省分行以“灵山善行福卡”为载体,进一步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提供民生领域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百姓民生,实现建设银行、客户、社会的“三赢”。
3 现有策略存在的问题3.1 营销观念和营销治理中存在的问题3.1.1 尚未树立正确的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在现代营销理念上,我国有些商业银行还不适应新形势,对市场营销熟悉不足,还没有真正确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观念。
主要表现在银行的高层领导尚未树立现代市场导向的营销观念,有些银行内部不重视市场营销,缺少营销人才,缺少营销的策略和手段,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银行的高层治理人员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营销的重要性。
有些商业银行的各部门之间缺少在明确的营销战略指导下的整合。
个别银行没有跨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更不要说整合,各个部门都是独自为战,市场部门不知道怎么样去配合业务部门,业务部门也没有想到怎么样去借助市场营销部门开展工作。
一些银行还没有开展在完整营销理念指导下的客户关系治理。
没有哪一个行业能够像银行那样把握大量的顾客数据。
而银行却没有充分地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去做客户关系治理和风险治理,或者是虽然想做,但也不知道怎样去做。
3.1.2 缺少正确的市场细分和定位在营销机制上,我国商业银行普遍缺乏从长远角度来把握对市场的分析、定位与控制,而是简单地跟随金融市场竞争的潮流被动零散地运用促销、创新等营销手段,缺乏对现实客户和潜在客户的需求特点及变化趋势的系统分析。
而且由于各家银行的市场定位相似,经营治理水平相似,所采用的营销策略也是大同小异。
银行常以赢得现有市场的占有率为目标。
盯着自己已经成熟的市场,旨在从其他银行夺得部分市场份额。
部分营销人员甚至采用高息揽储、有奖储蓄等方法招揽客户,在吸纳了大量存款的同时,也负荷了沉重的奖金成本“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