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

最新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

绪论桥梁是一种为全社会服务的公益性建筑,它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繁荣和人们生产生活的便利息息相关。

桥梁建筑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产物,又是人类各个历史阶段文明发展的结晶。

桥梁建筑发展的动因与人类社会生产力、材料工业、科学技术等的发展密切相关。

我国从“七五”开始,公路建设进入了高等级公路建设的新阶段,近几年随着公路等级的不断提高,路桥方面知识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同时,各项规范也有了较大的变动,为掌握更多路桥方面知识,我选择了35m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 梁设计这一课题。

本设计是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和《公路桥规》的规定,选定装配式预应力T 形截面简支梁桥,该类型的梁桥具有受力均匀、稳定,且对于小跨径单跨不产生负弯矩,施工简单且进度迅速等优点。

设计内容包括拟定桥梁纵,横断面尺寸、上部结构计算,下部结构计算,施工组织管理与运营,施工图绘制,各结构配筋计算,书写计算说明书、编制设计文件这几项任务。

在设计中,桥梁上部结构的计算着重分析了桥梁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恒载以及活载的作用力,采用整体的自重荷载集度进行恒载内力的计算。

按照新规范公路 2 级车道荷载进行布置活载,并进行了梁的配筋计算,估算了钢绞线的各种预应力损失,并进行预应力阶段和使用阶段主梁截面的强度,正应力及主应力的验算。

下部结构采用以钻孔灌注桩为基础的墩柱,并分别对桥墩和桩基础进行了计算和验算。

毕业设计使得学生的独立系统的完成一项工程设计,因而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工程意识和创造能力具有其他教学环节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毕业的设计这一时间较长的教学环节,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综合应用所学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及专业课知识和相关技能,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已达具备初步专业工程人员的水平,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本次设计过程中,新旧规范的交替,电脑制图的操作,都使我的设计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在指导老师彭老师及本组其他组员的帮助下,才使的这次设计得以顺利完成。

在此,对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公路桥梁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技术标准的不断更新,加之本人能力所限,设计过程中的错误和不足再所难免,敬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1 桥梁方案的比选1.1 桥梁方案比选原则[1]桥型方案比选是从安全、功能、经济、美观、施工、占地与工期多方面比选,最终确定桥梁形式。

桥梁设计原则:(1)适用性,桥上应保证车辆和人群的安全畅通,并应满足将来交通量增长的需要。

桥下应满足泄洪、安全通航或通车等要求。

建成的桥梁应保证使用年限,并便于检查和维修。

(2)舒适与安全性,现代桥梁设计越来越强调舒适度,要控制桥梁的竖向与横向振幅,避免车辆在桥上振动与冲击。

整个桥跨结构及各部分构件,在制造、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3)经济性,设计的经济性一般应占首位。

经济性应综合发展远景及将来的养护和维修等费用。

(4)先进性,桥梁设计应体现现代桥梁建设的新技术。

应便于制造和架设,应尽量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施工机械、设备,以利于减少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5)美观,一座桥梁,尤其是座落于城市的桥梁应具有优美的外形,应与周围的景致相协调。

合理的结构布局和轮廓是美观的主要因素,决不应把美观片面的理解为豪华的装饰。

应根据上述原则,对桥梁作出综合评估。

1.2 方案比选从桥型、结构特点、安全性、施工技术、养护维修量及工期五个方面对三个桥型进行比较,选出最优的设计方案。

方案一: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采用预制装配法施工,在现场浇注混凝土,然后张拉预应力筋,然后用龙门吊按一定的次序架设,每跨35m,共四跨,共4*35m=140m。

方案二:采用预应力混泥土连续箱梁选用变截面不等跨连续梁桥,主梁选用箱梁,采用挂篮施工法施工,三跨,共40+60+40=140m方案三:采用钢筋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桥选用简支空心板桥,采用预制装配法施工,每跨20m,共六跨,共7*20=140m表1-1 方案比选由表1-1可知,根据本桥的地质情况,结合桥梁设计原则,第一方案桥梁行车舒适性比第三方案好;经济方面比第二方案好,对施工技术方面的要求也比第二方案要低;工期上较短,对整个工程进度来说不会受其影响;施工难度较小,所以选择第一方案作为首选。

图1-1 三套方案的立面图2桥梁上部结构设计2.1 概述2.1.1绵阳包中桥基本情况(1)桥梁线性布置①平曲线半径:无平曲线②竖曲线半径:无竖曲线,纵坡为1%(2)主要技术标准①设计荷载:公路Ⅱ级②桥面净宽:净9+2×1.5m③通航要求:无(3)主要材料①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主梁采用C55混凝土,其余构件采用C35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35mm。

②预应力钢绞线:采用低松弛高强钢绞线,标准强度为1860MPa,弹性模量为1.95×MPa。

③普通钢筋:直径≥12mm选用HRB335级钢筋,直径<12mm选用R235级钢筋。

④钢板:锚垫板等预埋钢板选用低碳钢。

⑤锚具:预制T梁采用OVM型锚具及其配套设备;T梁接头顶板束采用BM15型锚具及其配套设备。

⑥预应力管道:采用钢波纹管、扁管成型。

⑦支座:采用GYZ和GYZF4系列橡胶支座。

⑧伸缩缝:采用SSF80A大变位伸缩缝。

⑨焊条:对于R235钢采用T420焊条,对于HRB335采用T500焊条。

(4)桥面铺装采用8-17cm防水混凝土。

(5)施工方法预制拼装法(6)设计规范①交通部《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②交通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规范》(JTG D62-2004)③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B01-2003)2.1.2 桥型及纵横断面布置(1)桥型布置及孔径划分该设计为重庆至宜宾段二级公路上的绵阳包中桥。

为缩短工期,提高行车舒适性,综合分析比较各类桥型后最终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桥,跨径为4×35m,施工方法预制拼装法[1]。

考虑伸缩缝的设置,每片梁的预制长度为34.90m,伸缩缝采用10cm,计算跨径取梁支座中心的距离为33.50m(2)截面形式及截面尺寸拟定①截面型式及梁高采用等高度T形截面梁。

梁高1.5m,高跨比H/L=3/7。

②横截面尺寸每幅桥面全宽为12m。

将每幅桥做成五个T梁的组合截面。

其中预制简支梁板宽为220cm。

根据交通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规范》(JTG D62-2004)中9.3.3条规定,翼缘悬臂端厚度取12cm,与腹板相连处厚度不应小于梁高的1/10,取20cm,大于梁高的1/10。

不设置承托[2]。

③T梁下马蹄尺寸和腹板宽度设置考虑预应力束及主筋的布置及预制时混凝土的振捣,下马蹄底端宽度取40cm,高度取30cm,两侧直线放缓至腹板宽度,坡度为1:1。

为保证主梁的抗剪需要,腹板受压时的稳定,以及混凝土的振捣质量,通常腹板宽度取在15-18cm,鉴于本桥的跨度为30m,纵向钢筋数量较多,取较大值18cm。

由于预应力束的布置需要,腹板宽度需要从18cm变为40cm,与下马蹄底部同宽,过渡段长度不小于12倍腹板宽度差,12×(40-18)=264cm,再根据横隔板的布置,将横隔板布置在腹板宽度开始变化处,则中跨主梁腹板宽度过渡段长度取670cm。

④横隔板设置为增强桥面系的横向刚度,在支座处设置端横隔板,同时在跨中处设置中横隔板,中跨主梁横隔板间距为5*670cm ,横隔板高度一般取为梁高的3/4左右,本桥为施工方便,横隔板底端与下马蹄截面开始变化处平齐,即距主梁顶面130cm ,同时,为便于模板的安放及加固,横隔板设置为等宽,为16cm 。

、2.2.毛截面的几何性质计算2.2.1截面几何特性预制宽度为220cm ,可以采用分块面积法、节线法。

本算例采用分块面积法。

计算公式如下:毛截面面积:im A A =∑(2-1)各分块面积对上缘的面积矩:i i i s A y = (2-2) 毛截面重心至梁顶的距离:/s i iy S A =∑(2-3)毛截面惯性矩计算用移轴公式:()()22m i i i s i i i s I I A y y I A y y ⎡⎤⎡⎤=+-=+-⎣⎦⎣⎦∑∑∑(2-4)式中 m A ——分块面积i y ——分块面积的重心至梁顶边的距离 s y ——毛截面重心至梁顶的距离i S ——各分块对上缘的面积矩i I ——分块面积对其自身重心轴的惯性矩计算抗弯惯性矩I 和抗扭惯性矩T I 翼缘板换算平均高度: 11220162h +==cm马蹄换算平均高度23040352h +==cm截面面积:m A =220*16+40*35+18*(150-16-36)=65102cm截面对上边缘的静矩:i S =220*16*16/2*40*35*(150-35/2)*18*(150-16-35)*(16+99/2)=328.8453cm则重心位置:32884550.56510s S y A===cm主梁的抗弯惯性矩I323232411*208*16208*16*(50.58)*99*1812129913599*18*(1650.5)*40*3540*35*(15050.5)160977782122I cm =+-+++-++--=主梁的抗扭惯性矩31mTi i i i I c b t ==∑,查下表表2-1 抗扭惯性矩系数表对于翼板:tb =0.0769<0.1,c=0.333 对于梁肋: tb =0.182 c=0.295表2-2 各截面几何性质对于马蹄:tb =0.875 c=0.15933340.333*208*160.295*99*180.159*40*35726714T I cm =++=2.3主梁内力计算2.3.1施工阶段划分在恒载内力计算之前有必要对本实例施工过程给予简要介绍,以便合理计算。

如图2-2所示,第一施工阶段为第一跨预制主梁的安装,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100%后张拉正弯矩区预应力钢束,并灌浆,在将各跨预制T 梁安装就位,形成由临时支座支承的简支梁状态;同理第二施工阶段安装第二跨预制主梁;第三施工阶段安装第三跨预制主梁;第四施工阶段安装第四跨预制主梁;图2-1 施工阶段示意图2.3.2恒载内力计算[4](1)主梁预制时的自重(第一期恒载)g 1、①按跨中截面计算,主梁每延米自重(即先按等面积计算)11g =0.651*25=16.275②由马蹄增高梁端加宽所增加的重量折成每延米重M1=11*90*670=663300M2=1/3*1/2*10*11*670=12283.33 M3=1/3*1/2*11*0.8*670=982.6667 M=676566所以21g =4*676566* 610*25/34.9=0.194 KN/m③横隔梁折算成每延米重量31g =(220-18)*4*80*9*25*6*610/34.9=2.497KN/m所以g1、=16.275+0.194+2.497=18.966 KN/m(2)栏杆,人行道、桥面铺装(第二期恒载)桥面坡度以盖梁做成斜面坡找平,桥面铺装厚度取为6cm 沥青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 =23KN/3m人行道每侧重:4.1KN/m 栏杆每侧重:1.5 KN/m中主梁:2g =2.2*0.06*23=3.04 KN/m 边梁:2g =4.1+1.5+2.20.006*23=8.64 KN/m表2-3 自重g第一期恒载 第二期恒载 总 主梁 18.966 3.04 22.006 边梁18.966 8.64 27.606(3)主梁的恒载内力计算计算公式:设x 为计算截面离左支座的距离,幷另a=x/l ,则 主梁弯矩和剪力的计算公式分别为:2g g 1=a a g21Q =a a g2M (1-)L (1-2)L(2-5) 恒载内力计算结果见表表2-4 恒载内力表项目2g 1=a a g 2M (1-)L g 1Q =a a g 2(1-2)L L/2 L/4 L/8 L/4 L/8 支点 21=a a 2M Ω(1-)L 105.42 78.778 45.692 1=a a 2Q Ω(1-2)L8.57512.86317.15主梁 2319.873 1733.589 1011.44 188.7015 283.0632 377.4029 边梁2910.225 2174.745 1268.827 236.7215 355.096 473.44292.3.3活载内力计算 (1)冲击系数汽车冲击系数的计算采用以结构基频为指标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