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方案
• 4.椎动脉型 引起此型的主要原因在于颈椎横突孔增生狭 窄,钩椎关节,上下关节突明显增生肥大,椎间不稳定致 椎动脉狭窄扭曲变形痉挛;椎动脉硬化或先天性狭窄也在 此行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临床表现:①眩晕,表现为旋转 性摇摆性眩晕时伴有耳鸣。②偏头痛,以颞部顶枕部明显, 多为跳痛或刺痛。③猝倒,因椎动脉受刺激痉挛引起,表 现为突然四肢乏力而猝倒,然后可自立站起行走。④眼部 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突发性眼肌痉挛,复视,视物不清, 弱视甚至失明。⑤其他: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胃肠不适, 呼吸道心血管系统症状。上述症状多因颈部活动而诱发加 重。 • 辅助检查:X线检查可发现颈部颈椎钩椎关节增生,椎间 孔狭窄颈椎不稳定及枕颈段畸形。CT及MRI可显示椎间孔 狭窄,MRA(磁共振椎动脉成像)可清晰显示椎动脉图象, 对 确诊及手术定位具有重要作用。
三、颈椎病
• 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颈椎骨性病理改变累 及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 等),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者称为颈椎病。 • (一)病因 • 1、颈椎间盘退行性变 是颈椎病发生和发展中最基本的 原因。椎间盘由纤维环髓核及椎体上下软骨板组成。它使 像邻椎体牢固连接,既维持椎体牢固连接,即维持颈椎正 常解剖结构,又保证颈椎生理功能正常进行。在正常生理 状态下,椎间盘在20~25岁后逐渐退变,表现为髓核软骨 板水含量下降,纤维环透明变性,纤维增粗,排列紊乱, 甚至间隙形成。各种急慢性损伤可加快椎间盘退变。
• 2、发育性颈椎管狭窄 指椎管正中矢径与 椎体正中矢径的比值《0.75。发育性颈椎管 狭窄 人群因椎管内容积小,椎间盘退变后 更容易引起相应的症状。 • 3、颈椎的先天畸形 如先天椎体融合。融 合的椎体相邻的椎间盘负荷加大,椎间盘 退变加剧。
(二)分类诊断 1、颈型 最为常见,发生于颈椎退行性变初期。主要由 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引起颈椎内外平衡失调,刺激窦椎神 经及反射性肌痉挛而引起一系列症状。临床表现为枕颈肩 疼痛酸胀不适等异常感觉。 2、神经根型 较常见,常见于30~50岁,是由突出的颈椎 间盘、增生的小关节及钩椎关节压迫或刺激神经根引起, 可累及 一根或多根神经根,单侧多见,亦可为双侧。根 性症状如麻木、疼痛是本型中典型的症状,且范围与颈神 经根所支配的区域一致,颈肩部多伴有疼痛,痛点封闭无 效。压顶实验、臂丛牵拉实验、椎间孔分离实验多为阳性。 X线检查颈椎生理曲度减小,变直或反向,受累关节、钩 椎关节、椎后关节增生,骨赘形成;部分患者项韧带钙化、 椎间隙变窄。
• 3、脊髓型较前两型少见,约占颈椎病的10%~15%,主要 由于颈椎管发育性狭窄,椎间盘中央型突出,椎体后缘增 生,黄韧带肥厚,颈椎不稳等因素致颈脊髓压迫缺血引起 脊髓传导功能障碍。椎体束损害为本型主要特点。表现为 四肢肌力减退,肌张力增高,行走持物不稳,腱反射活跃 或亢进,出现病理反射。 • 影象学检查:X线检查多数患者椎体后缘 、关节突增生; 椎管绝对值小于14mm;部分患者椎管正中矢状径与椎体 正中矢状径比值小于或等于0.75。MRI显示硬膜囊受压, 可伴有相应节段颈髓变性。CT显示椎间盘后中央型突出 椎体后缘增生,黄韧带钙化,硬膜囊受压变形。
二、颈部软组织劳损
• 颈部软组织劳损是指颈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 组织慢性损伤性疾病。 • (一)病因与病理 • 颈部急性软组织损伤,颈部肌肉筋膜撕裂、出血、 水肿渗出刺激周围神经组织,引起颈肩背部疼痛 及肌痉挛,如为及时治疗,病程迁延,受损肌肉 及筋膜纤维化及瘢痕形成,压迫周围神经末梢引 起疼痛,同时受损肌肉及筋膜弹性降低,易反复 损伤,诱发疼痛。在工作、学习及日常生活中, 长期不良体位如低头、扭头等可致颈部反复小量 肌肉损伤,引起颈部肌肉疲劳纤维化、弹性降低、 失去控制肌肉的能力。
一、颈背部筋膜纤维织炎
• 颈背部筋膜纤维织炎指慢性劳损、寒冷、潮湿等 引起颈背部筋膜及肌组织出现水肿、渗出及纤维 性变并伴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 (一)病因与病理 本病病因与病理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长期屈颈 等不良体位使颈背部肌肉处于牵张状态,出现痉 挛缺血缺氧;寒冷潮湿等气候均可引起颈背部超 过一定时限即可引起该部位筋膜肌肉充血水肿渗 出性改变,进而引起纤维化,可出现大小不等的 结节,某些结节可压迫神经末梢。
魔天记
康复医学
一 、颈肩腰腿痛的临床分类诊断
• 颈肩痛是指颈项部、肩胛部等处及上肢放 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等;腰腿痛特指腰 骶臀部及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等。 二者均不包括脊柱肿瘤、结核等特异原因 所引起的颈肩腰腿痛。但是,临床诊断和 治疗过程中应考虑这些特异原因。颈肩腰 腿痛病因复杂,限于篇幅,下面重点介绍 几种常见疾病的诊断。
• (二)临床表现 • 主要表现为劳累后颈部酸胀不适或疼痛落枕肩部沉重感, 一般无放射症状。轻症患者颈部活动无受限,重症者颈部 活动受限。常于椎旁肌斜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等附着点或 肌腹棘突旁等部位有一个或多个压痛点,痛点封闭症状减 轻或消失。 • X线检查:青壮年患者一般正常,部分患者可有颈椎生理 曲度改变。50岁以上患者可有不同程度颈椎骨质增生和间 隙改变。 • (三)诊断 • 依据颈部急慢性损伤史,长期长时间头颈部不良体位史, 颈肩部酸胀、疼痛、压痛一般较容易诊断。应常规X线检 查除外颈椎其他疾患。
(三)诊断要点 • 1病史 有受寒、潮、长时间屈颈不良体位史 • 2有上述典型疼痛,疼痛部位封闭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 3四肢肌力感觉反射无改变。 • 4辅助检查 X线检查,颈椎生理性前凸可减小或消失,CT 和MRI无明显异常。血沉和类风湿因子阴性,抗容血性链 球菌O、CRP正常。 • (四)鉴别诊断 • 颈肩疼痛是颈椎其他疾患如颈椎病、颈椎结核、肿瘤等常 见症状。因此鉴别诊断很重要。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并据 此选择相应辅助检查是鉴别的关键。
(二)临床表现 1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以中青年常见。 2以冬春深秋季节常见。 3疼痛特点 颈肩部弥漫性酸胀痛沉重感,可伴有思 睡,精神不集中,烦躁,疼痛向后枕上肢放射, 但多无阳性体征,疼痛部位有时可触及结节条索 遇热或按摩后疼痛缓解。 4疼痛部位 以斜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附着处或肌腹 常见。 5功能障碍 病情严重或迁延的患者可出现颈椎及相 应肩关节活动受限。
• 5.交感神经型 此型临床表现最复杂。颈 椎间盘退变、颈椎不稳定及钩椎关节增 生等因素刺激周围交感神经,引起一系 列交感神经症状。其他各型颈椎病均有 可能伴有交感神经症状,以交感神经症 状为主的颈椎病称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