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阻和电容的识别方法如何正确读出基本元器件电阻、电容的值

电阻和电容的识别方法如何正确读出基本元器件电阻、电容的值

实验一基本元器件电阻和电容的识别学号:姓名:一、实验目的1.熟悉基本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2.学习基本元器件的识别方法3.学会基本元器件参数的读取方法二、实验内容1.认识基本元器件2.识别基本元器件的基本参数及作用三、实验报告1.电阻的识别方法电阻电容参数识别方法有直标法、色标法、数标法三种1.直标法直标法是指将电阻器的类别、标称电阻值、允许偏差、额定功率及其他参数的数值等直接标注在电阻器的表面。

如电阻器上印有68±5%,则阻值为68Ω,误差为±5%,而标注为“58”则表示阻值为58Ω。

也有的用数字加字母符号(Ω、K、M)或两者有规律的组合来表示电阻器的阻值,其中字母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阻值的整数部分,字母符号后面的数字表示阻值的小数部分。

2.数标法数标法主要用三位数表示阻值,前两位表示有效数字,第三位数字是倍率。

如电阻上标注"ABC",表示其阻值为AB×lOc,其中,"C"如果为9,则表示1。

例如标注为”653”,表示阻值为65 xl03Ω=65 kΩ;标注为“279”,表示阻值为27×10-1Ω=2.7Ω;标注“000”,阻值为0,这种电阻通常作保险用。

另外,可调电阻在标注阻值时,也常用两位数字表示。

第一位表示有效数字,第二位表示倍率。

如“24”表示2xl04= 20kΩ。

3、文字符号法文字符号法和直标法相同,也是直接将有关参数印制在电阻体上。

文字符号法,将5.7k电阻器标注成5k7,其中k既作单位,又作小数点。

文字符号法中,偏差通常用字母表示,如(a)图所示。

此电阻器,阻值为5.7k,偏差为±1%。

图(b)所示为碳膜电阻,阻值为1.8k偏差为±20%,其中用级别符号Ⅱ表示偏差4.色标法(1)识别精密电阻器的色标小功率的电阻器多数情况下用色环表示,特别是0.5W以下的碳膜和金属膜电阻器较为普遍,色环电阻器的色环可分为三环、四环、五环3种.普通电阻器大多用四个色环表示其阻值和允许偏差。

第一、二环表示有效数字,第三环表示倍率(乘数),与前三环距离较大的第四环表示精度。

精密电阻器采用五个色环标志,第一、二、三环表示有效数字,第四环表示倍率,与前四环距离较大的第五环表示精度。

有关色码标注的定义见如如所示例:电阻其色环为:黄紫黑黑棕,所以其阻值大小为:470欧姆。

判断色环电阻的第一条色环的方法1.对于未安装的电阻,可以用万用表测量一下电阻器的阻值,再根据所读阻值看色环,读出标称阻值。

2.对于已装配在电路板上的电阻,可用以下方法进行判断:(1)四色环电阻为普通型电阻器,从标称阻值系列表可知,其只有三种系列,允许偏差为±5%、±10%、±20%,所对应的色环为:金色、银色、无色。

而金色、银色、无色这三种颜色没有有效数字,所以,金色、银色、无色作为四色环电阻器的偏差色环,即为最后一条色环(金色,银色除作偏差色环外,可作为乘数)。

(2)五色环电阻器为精密型电阻器,一般常用棕色或红色作为偏差色环。

如出现头尾同为棕色或红色环时,要判断第一条色环则要通过方法(3)、(4)。

(3)第一条色环比较靠近电阻器一端引脚。

(4)表示电阻器标称阻值的那四条环之间的间隔距离一般为等距离,而表示偏差的Array色环(即最后一条色环)一般与第四条色环的间隔比较大,以此判断哪一条为最后一条色环。

如图所示。

2.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1)普通电阻: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是分流、限流、分压、偏置等。

电阻在电路中通常起分压分流的作用,对信号来说,交流与直流信号都可以通过电阻。

(2)光敏电阻 :光敏电阻是一种电阻值随外界光照强弱(明暗)变化而变化的元件,光越强阻值越小,光越弱阻值越大。

在完全黑暗处,光敏电阻的阻值可达几兆欧以上,而在较强光线下,阻值可降到几千欧甚至1千欧以下。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制作各种光控的小电路。

(2)热敏电阻:热敏电阻是一个特殊的半导体器件,它的电阻值随着其表面温度的高低的变化而变化。

它原本是为了使电子设备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正常工作而使用的,叫做温度补偿。

新型的电脑主板都有CPU测温、超温报警功能,就是利用了的热敏电阻。

(3)压敏电阻:利用半导体非线性特性材料原理制成,当外加电压达到其临界值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会急剧变小。

压敏电阻主要用于过压保护。

3电阻阻值的测量方法阻值的测量:将万用电表调至欧姆档测量电阻阻值,并与标称值进行对比,以判断电阻是否出现短路、短路、老化等故障现象2、电容的识别1分类:电容电容容量的大小就是表示能贮存电能的大小,电容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是阻直流通交流,阻低频通高频。

电容对交流信号的这种阻碍作用称为容抗,它与交流信号的频率和电容量有关。

容抗XC=1/2πf c (f表示交流信号的频率,C表示电容容量)常用电容的种类有电解电容、瓷片电容、贴片电容、独石电容、钽电容和涤纶电容等。

电解电容:电解电容:以铝、担、锯、钛等金属氧化膜作介质的电容器。

容量大、体积小,耐压高(但耐压越高,体积也就越大),一般在500V以下。

常用于交流旁路和滤波。

缺点是容量误差大,且随频率而变动,绝缘电阻低。

电解电容有正、负极之分。

一般,电容器外壳上都标有“+”、“-”记号,如无标记则引线长的为“+”端,引线短的为“-”端,使用时应使+极接到直流高电位,必须注意不要接反,若接反,电解作用会反向进行,氧化膜很快变薄,漏电流急剧增加,如果所加的直流电压过大,则电容器很快发热,甚至会引起爆炸。

瓷片电容:以高介电常数、低损耗的陶瓷材料为介质,体积小,自体电感小。

多数在μF以下,直接用数字表示。

如:0、22、0.047、0.1等等,这里要注意的是单位。

凡用整数表示的,位默认pF;凡用小数表示的,单位默认μF。

如以上例子中,分别是10P、22P、0.047μF、220μF等。

2、几种常用电容的性能、特点3、电容的作用滤波作:在电源电路中,整流电路将交流变成脉动的直流,而在整流电路之后接入一个较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利用其充放电特性,使整流后的脉动直流电压变成相对比较稳定的直流电压。

在实际中,为了防止电路各部分供电电压因负载变化而产生变化,所以在电源的输出端及负载的电源输入端一般接有数十至数百微法的电解电容.由于大容量的电解电容一般具有一定的电感,对高频及脉冲干扰信号不能有效地滤除,故在其两端并联了一只容量为0.001--0.lpF的电容,以滤除高频及脉冲干扰。

耦合作用:在低频信号的传递与放大过程中,为防止前后两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相互影响,常采用电容藕合.为了防止信号中韵低频分量损失过大,一般总采用容量较大的电解电容。

4、电容的容量标示方法(1)标有单位的直接表示法:用阿拉伯数字和文字符号在电容器上直接标出主要参数(标称容量、额定电压、允许偏差等)的标示方法。

如标志:4.7u/16V,表示此电容的标称容量为4.7 uF,耐压16V。

(2)不标单位的数字表示法:凡为整数、又无单位标注的电容,其单位默认为PF,凡用小数、又无单位标注的电容,其单位默认为μF。

(3)用2-4位数字和一个字母表示标称容量,其中数字表示有效数值,字母表示数值的量级。

如33m表示33000uF;47n表示0.047uF;3u3表示3.3 uF;另外也有些是在数字前面加R,则表示为零点几微法,即R表示小数点,如 R22表示0.22pF。

(4)色环(点)表示法:色环颜色的规定与电阻器色标法相同。

电容器读色码的顺序规定为,从元件的顶部向引脚方向读;第一、二种色环代表电容量的有效数字,第三种色环表示有效数字后面零的个数,其单位为pF。

(5)数字表示法:一般用三位数字表示容量大小,前两位表示有效数字,第三位数字是倍率。

电容量的单位是PF。

如:102表示10×102PF=1000PF 224表示22×104PF=0.22 uF5、电容的检测1、固定电容的检测(1)容量在0.01 pF以上固定电容的检测将指针式万用表调至R×10k欧姆挡,并进行欧姆调零,然后用万用表的红、黑表笔分别接触电容的两个引脚,观察万用表指针的变化,如图1所示。

如果表笔接通瞬间,万用表的指针向右微小摆动,然后又回到无穷大处,调换表笔后,再次测量,指针也向右摆动后返回无穷大处,则可以判断该电容正常;如果表笔接通瞬间,万用表的指针摆动至“0”附近,则可以判断该电容被击穿或严重漏电;如果表笔接通瞬间,指针摆动后不再回至无穷大处,则可判断该电容漏电;如果两次万用表指针均不摆动,则可以判断该电容已开路。

(2)容量小于0.01 pF的固定电容的检测检测10pF以下的小电容时,因电容容量太小,故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只能检查其是否有漏电、内部短路或击穿现象:测量时选用万用表R×10k挡,将两表笔分别任意接电容的两个引脚,阻值应为无穷大。

如果测出阻值为零,则可以判定该电容漏电损坏或内部击穿。

图1 检测0.01 p,F以上的固定电容检测10pF~0.01 ;tF固定电容可采用如下方法。

将万用表调至R×10k挡,选用两只卩值大于100的三极管3DC6(或9013)组成复合管,其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

利用复合管的放大作用,把被测电容的充电电流予以放大,以增大万用表指针的摆动幅度。

将被测电容接于复合管的基极b与集电极c间,万用表的红、黑表笔分别与复合管的发射极e和集电极c相接。

如果万用表的指针微摆动后返回至无穷大处,则说明电容正常;如果指针不动或不能返回至无穷大处,则说明电容已损坏。

在测试操作时,特别是在测量较小容量电容时,要反复调换被测电容引脚接触两点,以明显地看到万用表指针的摆动。

图2 复合管构成的测试电路原理图1.2 电解电容的检测电解电容的容量较一般固定电容大得多,测量时,针对不同容量选用合适的量程。

一般情况下,1~47 pF间的电容,可用R×1k挡测量;大于47 ptF的电容可用R×100挡测量。

电容容量越小,电阻挡倍率选择应越大。

测量前应让电容充分放电,即将电解电容的两根引脚短路,把电容内的残余电荷放掉。

可以用万用表表笔将电容两引脚短路,电容放电方法示意图如图3所示。

大容量电容须用螺丝刀金属部分放电。

电容充分放电后,将指针万用表的红表笔接负极,黑表笔接正极。

在刚接通的瞬间,万用表指针应向右偏转较大角度,然后逐渐向左返回,直到停在某一位置。

此时的阻值便是电解电容的正向绝缘电阻,一般应在几百千欧姆以上。

调换表笔测量,指针重复前边现象,最后指示的阻值是电容的反向绝缘电阻,应略小于正向绝缘电阻。

电解电容的检测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3 电容放电方法示意图图4 电解电容的检测示意图在上述测量中,如果测量时万用表指针不动,则说明电容容量消失或内部断路;如果电容的正、反向绝缘电阻很小或为零,则说明电容漏电流大或内部短路,不能再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