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技创新的优秀论文科技是我国的第一生产力,那么关于科技创新的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科技创新论文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和参考!关于科技创新的优秀论文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
科技创新可以被分成三种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2]。
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或知识创新是提出新观点(包括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发现和新假设)的科学研究活动,并涵盖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以新的视角来重新认识已知事物等。
原创性的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在一起,使人类知识系统不断丰富和完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产品不断更新。
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引领的管理创新作为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科技创新的主题,是当今时代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知识、新艺术的一部分,它自身也是电子信息或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发现和新假设的集成。
科技创新涉及政府[1]、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际组织、中介服务机构、社会公众等多个主体,包括人才、资金、科技基础、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创新氛围等多个要素,是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复杂作用下的一种复杂涌现现象,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从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构成的技术创新双螺旋结构出发,进一步拓展视野,技术创新的力量是来自于科学研究与知识创新,来自专家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信息技术引领的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推动了管理创新,这既包括宏观管理层面上的创新——制度创新,也包括微观管理层面上的创新。
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无疑是我们所在这个时代创新的主旋律,也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之间的协同互动共同演化形成了科技创新。
关于科技创新的优秀论文摘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加强,果蔬中的农药残留问题成为现今人们关注的热点。
随机抽样检测合肥市区的农贸市场、超市、批发零售市场的果蔬,应用农药残留速测法分析其农药残留情况。
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蔬菜、水果农药的使用非常普遍,不同的品种、不同的经销场所都存在农药残留量超标现象。
65份抽样蔬菜中,30份叶菜类,15份瓜果类,20份根茎类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率分别为26.7%,26.7%和15.0%。
79份不同品种水果中有16份农药残留超标,超标率为20.3%。
针对果蔬中农药残留超标问题,系统分析了果蔬中农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确保食品安全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果蔬;农药残留;原因;措施果蔬除了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外还富含有各种有机酸、芳香物质等成分,是人们维持身体健康,增进营养必不可少的重要食品。
防治病虫害、增加农产品产量是保证食物来源充足与稳定的根本,农药在这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如果不使用农药,全世界农业每年平均因病、虫、草害造成的损失约占作物总产量的37%,年损失额高达1260亿美元。
我国年农药用量按有效成分统计接近30万吨,超过世界产量的1/4,农业生产离不开农药,在我国果蔬上使用的农药中,70%为有机磷农药[1] 。
但是,如此巨大数量的农药以及不科学地使用农药势必造成对环境和食品的严重污染。
据统计,长期食用带有残留农药的农产品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如经常性感冒,头晕,心悸,流汗,失眠,健忘等;加重肝脏负担,引发肝积水;导致胃肠道疾病,引起慢性腹泻,恶心等;严重的可能致癌。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也越来越关注,尤其是果蔬中的农药残留问题。
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其中的农药残留量,降低对人体的危害,让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菜、放心食品”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农药残留是指使用农药后,残存在植物体内、土壤和环境中的农药原体及其有毒代谢物和杂质的总称[2]。
为了了解合肥市区果蔬农药残留情况,对主要农贸市场、超市及批发零售市场的水果蔬菜进行抽样分析,同时对造成果蔬农药残留的原因及如何有效降低果蔬的农药残留量进行了思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随机抽取合肥市3家农贸市场(曙光路农贸市场,南七农贸市场,双岗农贸市场)销售的主要蔬菜品种65份,包括叶菜类30份,瓜果类15份,根茎类20份,和1家大型水果批发零售市场(周谷堆水果批发市场)、1家超市(家乐福超市)、1家个体水果零售店销售的各类水果共79份。
农药残留速测卡(天津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检测中心)。
1.2 农药残留速测卡测定农药残留速测卡具有检测成本低、方便快速、检测范围广的优点,在日常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检测原理为乙酰胆碱酯酶水解产物可与显色剂反应产生颜色,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可以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从而无显色反应。
在试纸中加入乙酰胆碱酯酶和显色剂,用此判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是否存在[3]。
检测步骤,从果蔬不同部位取其可食部分约5克,用剪刀剪碎(宽度或厚度约2毫米)置于洁净的杯中,加入10毫升纯净水,浸没样品即可,摇晃20,30次备用。
小心将农药速测卡试纸端浸入样品的浸出液中约10秒后取出,将农药速测卡对折,使两片试纸紧贴在一起,置于台面上(白片朝上)或用手捏住,3,5分钟内打开农药速测卡,观察颜色反应。
若为蓝色,则是样品为阴性,为“放心果蔬”;蓝色明显消褪者为阳性,则是有机磷类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超标;褪色不明显为可疑阳性。
以纯净水作为空白对照。
2 结果2.1 抽检蔬菜农药检出情况65份蔬菜中,叶菜类30份,瓜果类15份,根茎类20份,三类蔬菜农药残留检出率分别为26.7% (8/30) 、26.7% (4/15) 和15.0%(3/20)(见表1)。
表1 不同蔬菜品种农药残留情况蔬菜品种叶菜类瓜果类根茎类合计监测数 30 15 20 65农残超标数843 15超标率(%) 26.7 26.7 15.0 23.12.2 抽检水果农药检出情况79份水果有16份检出农药残留超标,超标率20.3%。
不合格产品中3份来自超市,5份来自个体水果零售店,8份来自大型的水果批发市场(见表2)。
16份超标水果按类别,金桔4份,弥猴桃、鲜枣各3份,苹果、桔子1份,梨、葡萄各2份(见表3)。
表2 不同经销单位水果农药残留量超标情况经销单位大型批发市场个体零售店超市合计监测数 40 241579农残超标数8 5 3 16超标率(%) 20.0 20.8 20.0 20.3表3 不同品种水果农药残留超标情况水果品种梨弥猴桃金桔鲜枣葡萄苹果柑橘类柚合计监测数 7 4 10 20 20 8 8 2 79农残超标数2 3 4 3 2 1 1 0 16超标率(%) 28.6 75.0 40.0 15.0 10.0 12.5 12.5 0.0 20.33 讨论近年来,由于农产品中高毒农药残量超标造成的中毒事故屡有发生。
据国家卫生部统计,全国每年因食用农作物而发生中毒的案件中,40%都和农药残留超标有关。
从本次抽检结果看,蔬菜、水果农药的使用不仅非常普遍,不同的品种、不同的经销场所都存在农药残留量超标现象,居民食菜、水果急性中毒或慢性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这种状况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农药残留超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使用者原因盲目、超量使用农药是目前农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
有些农民缺乏安全意识,对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以及农药性质,如高毒、剧毒、内吸等特性缺乏了解,而随意加大使用剂量,甚至超范围使用。
多数农民放弃选择安全性高但价格偏高的生物农药而是选择见效快、价格便宜但毒性大的化学农药。
还有一些只考虑个人短期经济利益,片面追求产量;2)农药生产企业原因近年来,由于农药工业的快速发展,农药企业也鱼龙混杂,农药标签随意扩大使用范围,将有些禁用农药用于瓜果蔬菜等禁用作物上及使用应注意的事项交代不明确等。
其次农药市场混乱,高毒农药易购,许多个体商贩也参与农药经营,这些非法销售渠道实际已经成为农村农药销售的主渠道,伪劣假冒产品难于杜绝;3)经销商原因农药经销商中有相当一部分营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缺乏农药常识,对农民购置使用农药不能作出科学指导,甚至还会出现误导等状况;4)生产环境条件原因大面积推广瓜果蔬菜的反季节生产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增加了生产者的经济效益,但反季节的生产设施环境中光照较弱、湿度较大,为病虫害的孳生蔓延创造了良好条件,使其危害期延长,因此农药使用的次数和浓度都要大于露地,农药的降解速度较慢,致使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很容易超标。
优质的蔬菜如绿色食品、无公害蔬菜等, 由于其生产方式不同,产品的质量提高但产量下降,必须有较高的价格来确保农民的利益。
由于市场体系尚不规范,法制不够健全,出现了一些生产、经营者违规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假冒绿色食品等现象,混淆了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识,损害了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优质蔬菜难以实现优价,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5)我国农药残留测定技术落后在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多残留方法可检测360多种农药,德国可检测325种农药,加拿大多残留检测方法可检测251种农药;而我国尚缺乏能够同时测定上百种农药的多残留快速分析技术。
目前在一些蔬菜贸易市场、商场、企业使用的蔬菜残毒快速检测方法,仅能检测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含量情况,与实际要求相去甚远。
农药残留量超标问题,直接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根据目前我国现实国情,为避免农药残留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尚需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把好农药生产质量关。
这是减少农药残留的基础和第一关, 农药生产企业必须以向社会负责的态度,生产好每一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要求的农药产品,确保进入市场的农药属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禁止和限制高毒性、高残留农药的使用范围,有致癌性的农药应禁止使用;二是要把好安全使用关。
农药科学合理使用,是控制农药残留超标的重要环节。
农药的最终使用者是农民,由于农民受自身素质、农药安全知识等因素制约,因此向农民普及农药安全使用知识是农业部门一项长期的职责和任务。
只有把这个关口把好了,才会消除或把残留降低到最低程度;三是要健全和完善农药使用、监督管理的法规标准,减少管理漏洞。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蔬菜水果市场的卫生监督,健全农药残留监测体系是做好农药残留监控工作的重要保障。
严禁受污染的有毒有害蔬菜水果进入市场,树立农产品生产者和销售者的品牌意识,积极开展无农药残毒放心果蔬活动,推广绿色无公害水果蔬菜;四是要加大农药研制和推广方面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