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较合同法(1)

比较合同法(1)


2006年9月12日,杭州MISO公司同样用平信方式 发出其承诺通知。
2006年9月9日,EPSON发出一份撤销其要约的通 知,并于2006年9月13日到达MISO。
中国MISO公司的承诺于2006年9月16日到达
EPSON公司。
比较合同法(1)
请问: 该要约能否有效撤销? 合同是否有效成立?何时成立? 根据《公约》作出判别
比较合同法(1)
案例分析 8月28日:要约发出 9月02日:要约生效 9月12日:作出承诺 9月09日:发出撤销要约通知 9月13日:撤销要约通知到达 9月16日:承诺到达 结论:根据《公约》,合同16日有效成立。
比较合同法(1)
(二)1980《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规定
Ⅰ.发价(offer)
比较合同法(1)
2020/11/22
比较合同法(1)
本章重点:
合同成立的必要条件 要约与承诺 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 违约的形式 违约的法律后果与补救办法
比较合同法(1)
一、合同概述
(一)合同的重要作用 经济生活离不开合同(车、报告等行为)
(二)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1. 定义:又称契约,各国定义不同 基本要素是“双方当事人意思一致的表示。” 2. 特征:双方、意思一致、明示权利义务 具有法律约束力
b 要约的内容必须明确肯定
*大陆法和英美法基本一致,包括:
名称 价格 数量 品质或规格 交货日期地点 付款方式、争议的解决等
* 但美国统一商法典更开放 *《公约》规定:货物名称、数量、价格三项
如:甲向乙发盘:可供贵厂一年生产所需的全部 铁矿石,价格按交货时伦敦五金交易所价格计算 c 要约必须传达到受要约人处才能生效
比较合同法(1)
3、发价的生效:到达生效 4、发价的撤回与撤销:
撤回——到达受价人之前 撤销——到达之后,受价人接受之前(两项除外)
除外:发价中载明有效期或以其他方式表明不可撤销 受价人已经依照该发价有所行事
5、发价的终止与失效: 拒绝-拒绝接受或还盘 被发价人撤销 过期
比较合同法(1)
Ⅱ.接受(accept) 1、定义:
1 定义 2 有效发价的三个条件
l 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特定人发出:区分发价与发价邀请 l 内容十分确定:一般包括订立合同的主要条件——品名、价格、
数量、品质或规格、交货日期及地点、付款方式等。 所谓十分确定: 《公约》规定,一项发价只要指明 品名 数量或如何确定数量的方法 价格或如何确定价格的方法
l 一经接受,合同即成立:区分实盘与虚盘
可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也可以某种行为表示接受 《公约》规定,缄默不表示接受,但德国、日本 除外 2、生效时间: 英美法-投邮生效原则 大陆法-到达生效原则 《公约》-到达生效原则
可以撤销,但须承担损害赔偿的责任。 ● 公约:承诺之前可以撤销,两个例外——
要约写明承诺的期限,或以其它方式表示要约 是不可撤销的 受要约人有理由信赖该项要约是不可撤销的, 并已本着对该项要约的信赖行事。
比较合同法(1)
案例
Ø大连某出口公司于5月21日向一家日本公司以 商业信函方式发出一份要约,该要约明确表示: 请日本公司5月26日前作出答复,大连公司无 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会撤销该要约。预计该要 约5月24日到达日本公司。
比较合同法(1)
二、合同的要件
Ø 当事人意思一致(要约与承诺达成) Ø 当事人具有订约的能力 Ø 合同必须有对价与约因 Ø 合同的标的与内容必须合法 Ø 合同必须符合法定形式 Ø 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比较合同法(1)
三、合同的成立
(一)要约与承诺: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意思表 示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默示的。法律上把这 种意思表示称之为要约与承诺。
比较合同法(1)
1. 要约(offer)
1)三个要件:
a 特定当事人以订立合同为目的的意思表示
区分要约与要约邀请
区别:如果是要约,它一经承诺,合同即成立
商店将商品报价陈列——英美法认为是引诱
大陆法某些国家(瑞士)是要约
要约是否向特定人发出:悬赏广告——是
普通广告——一般认为

约引诱
比较合同法(1)
比较合同法(1)
案 例:Judy vs. Tom
Ø6月6日,Judy向Tom发出要约,愿以$10000 将自己的农场出售给Tom。
Ø6月8日,Tom回答愿以$9500价格购买。 Ø6月17日,Judy回绝。 Ø6月19日,Tom又书面通知Judy,接受原价,
但被Judy拒绝 ØTom向法院起诉,要求强制执行
两者之间的合同存在吗?
比较合同法(1)
2.承诺 1)承诺的要件
a 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的作出 b 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 c 承诺必须与要约中的内容一致
如变更则是反要约,但美国法有例外 d 承诺的传递方式必须符合要约所提间 a 英美法认为:投邮主义,对要约人不利:
Ø5月23日,大连公司改变主意,当天以传真方 式通知日本公司:取消5月21日发出的要约。
大连公司能否取消5月21日发出的要约?
比较合同法(1)
3)要约的失效 a 要约因期限已过而失效
在合理的期间作出承诺,否则即告失效 b 要约因被要约人撤回或撤销而失效
撤回———要约未到达受要约人之前 撤销———已经到达后,承诺之前 c 要约因被要约人的拒绝而失效 对要约作了扩张,限制或变更,也就同对要约拒绝。
要约——到达主义; 承诺——投邮主义 b 大陆法 德国——到达主义;丢失不生效,到达收信人支配范 围生效。 大陆法———原则上采用“了解主义”即不仅收到, 而且要求真正了解其内容,该意思表示才能生效。 c 公约:到达生效原则
比较合同法(1)
案例讨论
杭州某打印机分销商MISO于9月2日收到从美国 EPSON公司以平信方式于2006年8月28日发出的要 约。
比较合同法(1)
2)要约的约束力
a 对受要约人——一般无约束力
德国、日本认为缄默表示承诺
b 对要约人
到达之前,无约束力,可撤回
到达之后,更改
复杂
比较合同法(1)
● 英美普通法:对要约人无约束力;美国有所修改 ● 德国:对要约人具有拘束力
除非要约人在要约中注明有不受约束的词句 ● 法国:认为要约人在其要约被受要约人承诺之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