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的评估》课件
(2)痉挛快速评估方法(表 6-3)。
(3)Ashworth痉挛量表法 目前大多应用此法 (表6-4)。
3.肌肉硬度的评价 肌肉硬度增高是肌张力亢进, 肌肉硬度降低是肌张力低下的表现(表6-5)
2020/11/14
《肌张力的评估》
5
等级 0 1 2 3 4 5
表 6-2 肌张力分级
肌张力
主要表现
中重度低张力
也可按表6-1分类
2020/11/14
《肌张力的评估》
3
表 6-1 肌张力评价分类表
肌肉形态及 关节运动
检查方法
评价 肌张力亢进 肌张力低下
肌肉形态 安 肌肉硬度 静 伸张性 时
摆动度 姿势变化 活 动 主动运动 时
视诊:肌肉的外观
肌腹丰满
触诊:肌肉的硬度
硬
过伸展检查、被动运动检查 活动受限
抗阻力↑
Ⅳ 僵直
僵直于屈或伸的某一位置上,不能活动
2020/11/14
《肌张力的评估》
8
表 6-5 肌肉硬度评价标准(Hotel 评价表)
肌肉硬度
评价标准
+3
非常硬,呈板状
+2
明显变硬
+1
稍硬
0
正常硬度
-1
较软
-2
明显变软
-3
软塌状态,弹性几乎消失
2020/11/14
《肌张力的评估》
9
肌张力的运动学分类
2020/11/14
《肌张力的评估》
16
痉挛的部位分类
• 全身性 • 区域性 • 局灶性
2020/11/14
《肌张力的评估》
17
全身性General
2020/11/14
《肌张力的评估》
18
区域性Regional
2020/11/14
《肌张力的评估》
19
局灶性Focal
2020/11/14
《肌张力的评估》
2020/11/14
《肌张力的评估》
13
肌张力增高可分为痉挛性和强直 性两大类。椎体束损害时所致的肌 张力增高称为痉挛性肌张力增高; 椎体外系损害时所致的肌张力增高 称为强直性肌张力增高。
2020/11/14
《肌张力的评估》
14肌张力异常与代表疾 病 Nhomakorabea种类
肌痉挛 肌强直 混合型
病变部位
锥体束损伤 锥体外束损伤 锥体束和锥体
摆动度检查
振幅减少
姿势性肌张力检查
调整弛锾
肌腹平坦 软
关节过伸展
抗阻力↓ 振幅增加
无肌紧 张变化
主动运动检查
过度抵抗
无主动运动
关节过度伸展
2020/11/14
《肌张力的评估》
4
2. 分级
(1)临床分级 临床分级为定量评定的方法,检 查者根据被动活动肢体时所感觉到的肢体反应或 阻力强弱将其分为6级(0-5级)(表6-2)。
• 进食 •坐
•睡
2020/11/14
《肌张力的评估》
23
• 上肢
•取 •抓 • 移动 • 放开
主动:运动控制障 碍
治疗前
治疗后
2020/11/14
《肌张力的评估》
24
膀胱/直肠护理
被动活动肢体无反应
轻度低张力
被动活动肢体反应减弱
正常肌张力
被动活动肢体反应正常
轻度增高(轻度痉挛) 被动活动肢体有轻度阻力反应
中度增高(中度痉挛) 被动活动肢体有中度阻力反应
重度增高(重度痉挛) 被动活动肢体有持续性阻力反应
2020/11/14
《肌张力的评估》
6
表 6-3 痉挛的快速 PROM 评定法
分级 标准 轻度 在肌肉在最短位置上开始作 ROM,到 ROM 后 1/4 即肌肉位置接近最
长附近,才出现抵抗和阻力 中度 同上 但在 ROM 中 1/2 处即出抵抗和阻力 重度 同上 从 ROM 开始的 1/4 就出现明显的阻力
2020/11/14
《肌张力的评估》
7
表 6-4 修订的 Ashworth 痉挛评定量表
20
痉挛脑模外式伤(TBI)
多发性硬化 (MS) 脊髓损伤 (SCI) 脑卒中(Stroke)
2020/11/14
《肌张力的评估》
21
被动: 个人自理障碍
治疗前
治疗后
小指、中指严重屈曲,难以清洁 手掌和手指
屈指肌BOTOX注射后症状改善
2020/11/14
《肌张力的评估》
22
被动: 体位
• 体位:
2020/11/14
《肌张力的评估》
11
脑干网状结构可分成两部分,中
脑和桥脑的网状结构是肌张力的易
化区,使肌张力增高。在延髓腹侧
部分的网状结构是肌张力的抑制区, 使肌张力降低。
2020/11/14
《肌张力的评估》
12
许多疾病与损伤可导致肌张力变化。 肌张力降低可见于下运动神经元疾病 (如周围神经炎、脊髓前角灰质炎、 小脑病变、脑卒中弛缓期、急性脊髓 病损休克期等)。
第五章 肌张力的评估
《肌张力的评估》
第一节 概 述
(一)概念 正常人即使在安静休息、某种姿势 及运动的情况下,肌肉仍保持着不同程度的紧 张状态,称为肌张力(muscle tone)。
(二)作用 肌张力是维持人体各种姿势以及各 种活动的基础。
(三)评估方法
2020/11/14
《肌张力的评估》
2
1.分类 (1)从三种不同状态下观察肌肉张 力的变化: 1)静止性肌张力 2)姿势性肌张力 3)运动性肌张力
外束损伤
代表疾病
脑血管病 帕金森病 脑血管病、脑外伤 多发神经炎
肌张力减退 反射弧组成部 脊髓小脑变性
分
Huntington舞蹈症
小脑损伤
部分基底核病
2020/11/14
变
《肌张力的评估》
15
痉挛的常见诱因
• 关节快速活动 • 各种疼痛 • 各种情绪激动和紧张 • 各种内脏器官疾病的发作 • 尿潴留、泌尿系统感染 • 便秘 •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等级
肌张力
评判标准
0 无痉挛 Ⅰ 肌张力轻微增加
Ⅰ+ 肌张力轻度增加 Ⅱ 肌张力增加较明显 Ⅲ 肌张力严重增加
无肌张力的增加, 进行被动关节活动范围(passive range of motion, PROM)检查时,在 ROM 之末,出现突然卡住,然后 释放或出现最小的阻力 进行 PROM 检查时,在 ROM 的后 50%,出现突然卡住, 当持续把 PROM 检查进行到底时,始终有小的阻力 在 PROM 检查的大部分范围内均觉肌张力增加,但 受累部分的活动仍较容易 进行 PROM 检查有困难。
• 静态肌张力:指人体安静 情况下肌肉保持的紧张度, 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 正常活动的基础。
• 动态肌张力:指人体运动 时肌肉的紧张度,是保证 肌肉运动速度、力量和协 调的基础。
2020/11/14
《肌张力的评估》
10
第二节 肌张力的中枢调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许多结构都对肌 张力有影响,在中脑以上的各种 结构对肌张力产生抑制作用;而 中脑以下的各种结构,前庭系统 对肌张力产生易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