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设计基础
——用If语句实现简单选择结构
教材模块: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
年级:高一高二年级
建议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If语句结构的格式、功能、用法及执行的基本过程和流程图的画法。
(2)能够运用If语句的双分支结构来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讲解和演示,以具体的任务为驱动,通过学生相互协作,自主控究,提高学生用算法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完成探究活动,感受程序设计的魅力,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重点:if语句的格式、功能、使用方法。
难点: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的理解,并能根据实际问题写出代码。
【教学环境】
安装有VB程序的多媒体网络教室(一人一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先编写出关于某书城促销活动购书送购书卡的程序。
2.准备课堂用到的课件
教师讲解双分支结构的语法规则: Then
【布置作业】
1.复习If语句的相关内容
2.预习If语句的嵌套实现多重选择结构
3.完成教材P73页,第1题。
【教学反思】
通过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认真回顾,学生都能够完全理解选择结构的基本语法特点,绝大部分学生也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编写程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且在整个课时量上也并不算少。
之所以没有把其他选择结构在本节课上讲,是因为如果设计内容过多,学生反而不能够很清晰,深刻的理解。
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体验、去操作、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是在本节课中讲解了分支结构。
事实证明,如此设计是可行而且也是必要的,只有给学生多一点操作实践的时间,学生才能真正的理解本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