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三语文古诗词赏析爱国忧民类》》年初三语文古诗词赏析《《爱国忧民类【锁定考点】1.理解诗词的内容,把握诗词表达的情感;2.理解重点字词的含义、表达效果;3.赏析重点句子;4.理解诗词的表达技巧。
【新题演练】一、杜甫《春望》鉴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城.春草木深(2)家书抵.万金2.从诗的题目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3.你如何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4.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二、李贺《雁门太守行》鉴赏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角.声满天秋色里(2)半卷红旗临.易水2.“黑云压城城欲摧”一句中“压”字有什么表达效果?3.这首诗多处运用表现色彩的词语,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请做简要分析。
4.诗的末两句有什么特色?表现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三、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鉴赏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尚.思为国戍.轮台2.简要赏析“僵卧孤村不自哀”这句诗。
3.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白居易《观刈麦》鉴赏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署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乘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观刈.麦(2)妇姑荷.箪食2.对“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中“惜”字的表达效果做简要分析。
3.造成“贫妇人”“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的原因是什么?(用诗中的句子回答)4.最后几句诗的议论有什么作用?五、文天样《过零丁洋》鉴赏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辛苦遭逢..四周星..起一经(2)干戈寥落2.简要分析“零丁洋里叹零丁”中的“叹”字的表达效果。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一、1.(1)长安城(2)值、相当于2.从题目中可以得到两方面的信息:一是这首诗所写的是春天的景色,二是这首诗写了诗人眼前所看到的景物。
(这首诗的题目即诗眼,通过对题目所包含信息的理解和把握,学生能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
)3.示例一:春天的花、鸟本是娱人之物,因诗人感时恨别,见之反而落泪惊心。
这两句诗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忧国思亲的悲伤心情。
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对偶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
(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个角度分析)4.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头发稀疏苍白,内心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诗人形象。
(既有对诗人形象的分析,又有对诗人思想感情的理解。
)二、l.(1)号角(2)抵达2.诗句中的“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情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3.这首诗多处写到鲜明的色彩,如黑色、金色、紫红色、红色等。
这些色彩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生动画面,形象地描绘了秋季塞上的战争场面。
(重视描写色彩是这首诗的重要特色之一)4.诗的末两句引用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用典可以使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言近而旨远,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1.还、仍然守卫2.这句诗写出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
“僵卧孤村”是作者被罢官回乡后悲苦凄凉境遇的写照,而“不自哀”三字使作品表达的情绪急转,表现出一种豪放的气概。
(这句诗写出了诗人的情绪变化,颇有深意,答题时要把两个方面的情感都表达出来。
)3.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矢志不渝的精神,展示了作者的一片赤胆忠心。
(答题时不可遗漏要点)四、1.(1)割(2)肩挑2.“惜”字用得非常好,反映出劳动人民在笼蒸火烤般的环境中,忍受炎热,珍惜时间,竭力苦干;诗句通过描写违背人之常情的心理和行为,突出人们的矛盾心情,表现“田家”劳动的艰苦。
(“惜”这个字体现了诗中人物的矛盾心理,具有深层含义,类似的写法还有《卖炭翁》“心忧炭贱愿天寒”中的“愿”。
)3.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4.最后几句诗的议论表现了诗人愧疚的心情和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官僚贵族的委婉批评。
五、1.(1)遭遇(2)稀疏,稀少2.诗句中的“叹”字,表现了诗人因国家即将覆灭和自己不幸被俘而孤独痛苦的心情。
3.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现出诗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
爱国忧民类古诗词赏析题【锁定考点】1.识记与古诗词有关的文学常识;2.理解诗词的内容;3.理解诗词蕴含的思想感情;4.品析诗词凝练的语言;5.理解诗词的写作技巧。
【新题演练】一、杜甫《春望》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中作者借花鸟抒发悲痛之情的诗句是:,。
2.根据内容,本诗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四句写,后四句写。
3.仔细赏读前四句诗,说说诗人的视野与感情是如何变化的。
4.末尾两句诗画面感很强,请你描述一下在阅读时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回答此题,不仅要明确这两句诗的内容,还要结合全诗,揣摩这两句诗所表达的情感。
)二、文天祥《过零丁洋》赏析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文天祥是(朝代)抗元名将,著有《文山先生全集》,《过零丁洋》和《________》是其中的名篇。
2.诗歌额联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风飘絮”比喻,以“雨打萍”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诗歌前六句为第一层,后两句为第二层。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这种结构在表达上的效果。
三、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下列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酒酣胸胆尚开张”一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B.“亲射虎,看孙郎”一句巧妙运用典故,表现作者斗志昂扬,兴致很高。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者以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明自己报国杀敌的愿望。
D.“会挽雕弓如满月”一句中的“会”字,表明作者对自己的愿望定能实现充满信心。
2.词的上阕主要写此次出猎的情况。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景象。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浪”勾勒出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赏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本词中。
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并生动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诵读本词,体会“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的“秋”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本词的题目中有一个“壮”字,请探究一下这首词是如何表现这个“壮”字的。
(应从内容、情感、语言风格三方面来谈。
)五、李贺《雁门太守行》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李贺,字长吉,是浪漫主义诗人,与唐代的、并称“三李”。
2.本诗从声音和色彩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争残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前六句写了不同时段的三个画面,请加以概括。
4.有人说,本诗描写的色彩太浓艳,与战争场面不协调。
请你就这个观点发表不同意见。
(抓住诗歌中描写色彩的词语,并强调这些色彩组合成画面之后表达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独特的想象力。
)参考答案一、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春城颓败景象思念亲人境况3.诗人的视野由山河到城,再由城到花草;感情由隐到显,由弱到强,步步推进。
在景与情的变化中,自然过渡到后半部分。
4.【示例】烽火遍地,家信不通,诗人想念远方失去消息的亲人,担忧国家此时的颓败气象,不觉唉声叹气。
他用手理一理凌乱的白发,稀疏的头发已经挂不住一支小小的簪子了。
(抓住“搔”字,明白诗人因前几句诗描写的状况而忧愁,想通过“搔”头解愁,“更短”可见愁的程度;“浑欲”是简直就要的意思,“不胜”是挂不住的意思。
)二、1.南宋正气歌2.因外族侵略而山河沦陷的国家自己身世坎坷,漂泊无依3.这两句诗表达了文天祥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表现出了他高贵的民族气节。
4.【示例】诗的前六句从自身谈到国事,又从国事谈到自身,反复渲染忧愤悲苦之情,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明心志,格调高亢悲壮,充满激情。
前六句是铺垫,后两句揭示主旨。
这样的结构使诗歌感情基调有变化,收到了震撼人心的抒情效果。
三、1.A(“酒酣胸胆尚开张”没有承上启下的作用)2.随行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3.勾勒出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抒发了作者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四、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2.“秋”字既点明了季节,又渲染出战士们出征时的肃杀气氛。
3.【示例】①词中表现了豪放的军旅生活,涉及听角声和塞外曲、连营分炙、沙场点兵等军营场景,骑快马、挽强弓等战斗情景;②表达了收复失地、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③从语言风格上看,本词词风豪放,不纤巧。
五、1.李白李商隐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3.【示例】这三个画面分别是:白天,官军在城中戒备森严;黄昏,战士们奋勇杀敌;夜里,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
4.【示例】我不同意这个观点。
一般来说,写悲壮惨烈的战争场面,不宜用艳丽的色彩来描绘,作者却巧妙地把金色、胭脂色、红色、黑色及白色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面。
这些色彩加重了作品惨烈、悲壮的战斗氛围,使全诗意境浑厚、浓郁、奇诡、新颖,表现了作者丰富、奇特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