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初中科学新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初中科学新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2)教材的内容
◆每节内容作了调整、改写 ◆增、减部分内容
五.领会变化,把握教学
案例:
内容目标“理解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含义” 改为“了解速度的定义和单位,能用速 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 简单计算。”
目标表述特点: 具体化、操作化、可测性
教学设计时, 如何解读目标:
分解细化、任务化
行为动词
◆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方法
◆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能,力并具备一定
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
能力
综合性
力图超越学科的界限,统筹设计,整体规划, 强调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整合。 将课程内容整合为“科学探究”“生命科学” “物质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技术、社会、 环境”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内容的设计也进行了一 定的整合。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 。
如何认识科学本质
3.科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科学知识具有: ◆相对的稳定性 ◆发展性和进步性 ◆可验证性
明确了如何把握科学本质:
从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 关系四个方面体现和把握科学的本质。
.
10
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包含多方面的内容:
◆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 知识
四.科学课程和教材的变化——内容
2、修改部分目标的行为动词,对一些内容降低要 求或缩小范围,使之更加明确、具体,符合初中 科学教学实际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使用星图(或天球仪)观 活动建议:使用星图或天
测四季的星空
球仪认星
知道同位素的结构特点。 活动建议:通过查阅有关 资料,说出同位素在实际 生活中的用途
对自然和社会的态度; 对科学的态度; 对学习科学、处理事务与人际关系的态度 。
不能将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它 们分为三块,它们是一个整体。
在课程实施中,不能以牺牲学生的 情感体验、科学态度和良好的价值观 为代价而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 和技能。
(科学知识与技能是中性的,即可以产生积极作用,
也可以产生消极作用)
2011版初中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乐清市盐盆第一中学 王志敏
内容提要
一.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的重要性 二.科学课程性质的修改 三.科学课程目标的修改 四.科学课程教材的修改 五.领会变化,把握教学
一.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的重要性
科学新课标
坚持了什么?
修改了什么?
.
4
二.科学课程性质的修改
初中科学课程的定位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应用 它解决简单的电学问题。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 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 并解决简单的电学问题。
三.科学课程和教材的变化——内容
5、增加了部分动手实验、联系实际、应用性强、 反映现代科技内容
在“波”活动建议中增加:“观察琴弦、鼓面的振 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特 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演示声音不能 在真空中传播”、“演示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 等条目。
如何认识科学本质
1.自然界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科学知识可以逼近客观存在。 ◆个体的创新知识 评议 判断 筛选 集体知识
如何认识科学本质
2.科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探究活动 ◆基础:证据和理性思维 。 ◆动力:好奇心和求知欲。 ◆过程:创造性思维活动、实验活动和逻辑推理
交互作用的过程。 ◆需要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维系。
三.科学课程和教材的变化——内容
4、增加了少量内容 以汽油机为例,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知道内 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知道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知道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是组成地壳的三 类岩石、知道泥石流发生的条件和危害。
三.科学课程和教材的变化——内容
5、增加了部分动手实验、联系实际、应用性强、 反映现代科技内容
四.科学课程和教材的变化——内容
3、调整、合并部分内容,使之更科学、准确
例如,将“生命科学”的原主题2“生物的新陈代谢”修 改为“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其中原专题三 “其他生物的新陈代谢”中涉及各种生物形态结构特点 的内容,归入主题1“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的专题 “(一)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中,而“细菌和真菌的 繁殖”归入主题4“生命的延续和进化”中,成为新增的 专题(一)。
1.发展观察现象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增进对提 出问题意义的理解;
2.发展提出猜想和形成假设的能力,了解假设 对科学探究的作用;
3.发展制定计划、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和手脑 并用的实践能力,认识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4.发展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理解收集、 处理信息的技术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5.发展科学解释和评价的能力,了解科学探究 需要运用科学原理、模型和理论;
分目标(二)科学知识与技能
(2)在“科学知识与技能”目标中,由原 来的4条变为6条,增加了2条“具有观察、 实验、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初步技能,以及 用科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初步技能”; “具有应用科学知识描述和解释周围世界 的初步能力”等。
分目标(三)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3)在“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分目标 中,将原4条整合为3条。分别为:
• 2.经历提出问题和假设,设计研究方案,获取证据, 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评价与交流的过程。
• 3.能用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开展学习与探索活动。 • 4.掌握观察、实验、收集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分目标(一)科学探究
将科学探究的(原6条)整合成4条,减少 了两条,实质增加了3条。突出“掌握 观察、实验、收集处理信息的基本技 能,强调开展科学探究获取知识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6.发展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认识表达和交流对 科学发展的意义,认识探究的成果可能对科学决策 产生积极的影响。
分目标(一)科学探究
将科学探究的(原6条)整合成4条。
• 1.理解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基本方式,是不 断地发现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寻求证据、运用创造 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达 成共识的过程。
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及其重要意义。
知道光合作用的原料、条 件、产物及简要过程,认 识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 能量的转化及其重要意义。
四.科学课程和教材的变化——内容
2、修改部分目标的行为动词,对一些内容降低要 求或缩小范围,使之更加明确、具体,符合初中 科学教学实际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认识影响人体健康的重 列举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环
一级主题 二级主题
存在的自 然
结构与功能
演化的自 转化与平衡 然
自然界的演化
自然与人 发展与和谐
章题 电与磁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空气与生命 植物与土壤 物质及其变化 材料及其利用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代谢与平衡 演化的自然 生态系统 人的健康 可持续发展
学期安排 第四册 第五册 第六册
四.科学课程和教材的变化——教材
说明氧气、二氧化碳等重 认识氧气、二氧化碳等物 要物质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质的主要性质并列举其用
途。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 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三.科学课程和教材的变化——内容
5、增加了部分动手实验、联系实际、应用性强、 反映现代科技内容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 条件。
通过实验认识阿基米德原理 和浮沉条件,并解释生活和 生产中的常见现象。
分 层 各层次水平界定
表达词举例
类次
认 了 能说出知识的要点或事物 描述、说出、知道,
知 解 的基本特征,并能在有关 了解、识别、列举、
性
的问题中识别它们。
指认。
目 理 能阐述知识的内涵,把握 标 解 其内在逻辑关系,能用于
解释简单现象或进行简单
计算。
解释、说明、比较、 概述、认识、理解、 区别、懂得。
四.科学课程和教材的变化——内容
2、修改部分目标的行为动词,对一些内容降低要 求或缩小范围,使之更加明确、具体,符合初中 科学教学实际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初步了解红巨星、白矮星、知道红巨星、白矮星、中 中子星(脉冲星)、黑洞。子星与太阳的大小和密度
差别很大,知道黑洞和超 新星爆发。
知道宇宙是均匀的、无边 知道宇宙是有起源的、膨
• 1.理解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基本方式,是不 断地发现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寻求证据、运用创造 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达 成共识的过程。
• 2.经历提出问题和假设,设计研究方案,获取证据, 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评价与交流的过程。
• 3.能用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开展学习与探索活动。 • 4.掌握观察、实验、收集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转化 与
平衡
自然 界的 演化
发展 与
和谐
静态
动态
◆章顺序适当调整
一级主题 二级主题 科学入门
物质系统的层 次
存在的自 运动与变化 然
相互作用
章题 科学入门 观察生物 人类家园——地球 物质的特性 代代相传的生命 对环境的察觉 力与运动 地球与宇宙 水与水溶液 天气与气候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电与电路
学期安排 第一册 第二册 第三册
纳米材料及其应用前景; ◆说出中和反应的特点; ◆了解世界上不同时区的区时; ◆知道日界线两侧不同日期的规定。
四.科学课程和教材的变化——内容
2、修改部分目标的行为动词,对一些内容降低要 求或缩小范围,使之更加明确、具体,符合初中 科学教学实际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了解真菌的主要特点。 列举真菌的主要特点。
.
20
案例:水的沸点的测量 学生实测98℃,教师告诉这是误差导致,
精确测量值应为100℃。
案例:水的密度 学生实测水的密度为0.98克/厘米3.
师:科学家经过精确测量,测得值为1克/厘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