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三、环境温度监测系统一、设计要求环境温度监测系统广泛地用于住宅小区、楼宇建筑和设备部等。
其主要功能和指标如下:1、可以监测8点环境温度信号,可以扩充;2、测量围为0.00℃~99.9℃,可以扩充到-55℃~+125℃,精度为±0.5℃;3、用4位数码管进行循环显示,其中最高位显示通道提示符A~H,低3位显示实际温度值,每秒切换一个通道进行轮流显示;4、可以随时查看指定通道的温度值(扩充功能)。
二、设计指导1、方案选择该系统主要由温度检测和数据采集两部分组成。
下面列举两种实现方案:方案一:温度检测可以使用低温热偶或铂电阻,数据采集部分则使用带有A/D通道的单片机。
考虑到一般的A/D输入通道都只能接收大信号,所以还应设计相应的放大电路。
此方案的软件简单,但硬件复杂,且检测点数追加时,成本会有较大增长幅度。
方案二:使用单片机和单总线温度传感器构成。
单总线温度传感器可以采用DALLAS公司生产的DS18B20系列,这类温度传感器直接输出数字信号,且多路温度传感器可以挂在1条总线上,共同占用单片机的1条I/O线即可实现接口。
在提升单片机I/O线驱动能力的前提下,理论上可以任意扩充检测的温度点数。
比较两个方案后可以发现,方案二更适合于用作本系统的实施方案。
尽管方案二不需要A/D,但考虑到系统扩充等因素,单片机可以选用ADuc812,以便于在需要的时候扩充参数存储、 D/A输出、温度控制等功能。
2、硬件设计采用方案二的硬件设计比较简单,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原理图如图5所示。
单片机的P0口用作4位数码管的段码线,P3.4~P3.7用作4位数码管的位选线(ADuc812的P3有允许8mA 的灌电流,可以不加驱动)。
P2.4用作DS18B20的数据输入/输出线。
DS18B20的引脚定义和封装形式之一如图2所示。
DQ 为数字信号输入/输出端;GND 为电源地;VDD 为外接电源。
DS18B20的光刻ROM 中存有64位序列号,它可以看作是该DS18B20的地址序列码。
64位光刻ROM 的排列是:开始8位(28H )是产品类型标号,接着的48位是该DS18B20自身的序列号,最后8位是前面56位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X8+X5+X4+1)。
光刻ROM 的作用是使每一个DS18B20拥有惟一的地址序列码,以确保在一根总线上挂接多个DS18B20。
DS18B20部集成了暂存寄存器(或称为暂存RAM )和EEPROM 两类存储器。
暂存RAM 为9个字节,其地址分配及其相关说明如表1所示。
单片机通过命令实现对DS18B20的控制,其支持的主要命令如表2所示。
DS18B20的复位操作、读写操作都必须遵从严格的时序,其复位时序、读写时序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
关于DS18B20的详细介绍和使用方法可以参考其数据手册。
表1 DS18B20暂存RAM 地址分配及其说明寄存器名称地址说 明温度低字节 0 温度测量值的低8位,即b7 b6 b5 b4 b3 b2 b1 b0温度高字节 1 温度测量值的高3位及符号位,即S S S S S b10 b9 b8图1 温度监测系统组成框图图2 DS18B20引脚与封装表2 DS18B20主要命令及其功能说明44H启动DS18B20进行温度转换,结果存入9字节的暂存寄存器B4H读供电模式,寄生供电时DS18B20发送0,外接电源时DS18B20发送1CCH忽略地址序列码,适合单片DS18B20图3 DS18B20复位时序图4 DS18B20读/写读时序图5 系统原理图3、软件设计1、软件模块的划分该系统的控制软件可以分为单片机初始化程序、定时中断服务程序和DS18B20接口程序等模块。
单片机初始化程序由主函数实现,主要完成定时器T0、T1的初始化、中断系统的初始化等功能。
定时器T0(p3.4)中断函数每隔5ms执行1次,动态显示1位数码管;定时器T1(p 3.5)中断函数每隔50ms中断1次,每中断20次(1秒)即读取1路DS18B20的温度代码,转换为温度值,再拆分成单个数码后送入显示缓冲区。
DS18B20接口程序主要由复位函数、读位函数、读字节函数、写位函数、写字节函数、读温度函数等组成。
2、参考程序#include <aduc812.h>#include <intrins.h>sbit led0=P3^4; //P3.4~P3.7用作4位LED的位选线sbit led1=P3^5;sbit led2=P3^6;sbit led3=P3^7;sbit DQ = P2^4; //P2.4用作DS18B20的数据线DQfloat data TMP[2]={0,0}; //读取后的2个温度值,将其除以2即可得出实际温度;????unsigned char data f[2]={0,0}; //结果是否为负温,"0"为正温,"1"为负温。
unsigned char data disp_buf[4]={0,0,0,0}; //4位数码管对应的值放入该缓冲区unsigned char data dot_position=0;unsigned char data chno=0; //对应某路DS18B20//存各路DS18B20的地址序列号,为便于调试,只设计了2路,可以扩充到8路或更多unsigned char code SN[2][8]={ {16, 62,148,60,0,0,0, 247},{16,229,146,60,0,0,0, 87} };//数字0~9和通道提示符A~H的段码unsigned char code seg_table[ ]={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77,0x7c,0x39,0x5e,0x79,0x71,0x6f,0x76};unsigned char code CH[ ]={10,11,12,13,14,15,16,17}; //通道提示符的段码偏移量//将0.00~999之间的浮点数转为单个数码,并送显示缓冲区和返回小数点的位置void ftochar(float valp){if(valp<10.0){dot_position=1;valp *=100.0;}else if((valp>=10.0)&&(valp<100.0)){dot_position=2;valp *=10.0;}else if((valp>=100.0)&&(valp<1000.0)) dot_position=3;disp_buf[1]=(int)valp/100;disp_buf[2]=((int)valp%100)/10;disp_buf[3]=((int)valp%100)%10;}//延时15微妙的函数void delay(unsigned char n){do {_nop_();_nop_();_nop_();_nop_();_nop_();_nop_(); //_nop_()的头文件为intrins.h_nop_();_nop_();_nop_();_nop_();_nop_();_nop_();_nop_();n--;}while(n);}//DS18B20复位函数,按复位时序进行设计void ow_reset(void){DQ = 0; // DQ置为低电平delay(36); // 保持480μsDQ = 1; // DQ置为高电平delay(24); // 延时,等DS18B20输出低电平}//DS18B20读位函数,按读位时序进行设计unsigned char read_bit(void){unsigned char i;DQ = 0; // DQ置为低电平DQ = 1; // DQ置为高电平for (i=0; i<5; i++); // 延时 15μsreturn(DQ); // 返回DQ 线的电平状态}// DS18B20写位函数,按写位时序进行设计void write_bit(char bitval){DQ = 0; // DQ置为低电平if(bitval==1) DQ =1; // 如果写1则DQ置为高电平delay(6); // 延时以维持电平状态DQ = 1; // DQ置为高电平}// 从DS18B20读取字节的函数unsigned char read_byte(void){unsigned char i;unsigned char value = 0;for (i=0;i<8;i++){if(read_bit()) value|=0x01<<i; //调用读位函数,读出的8个位移位成1个字节delay(11); //延时以读余下的位}return(value);}//写字节到DS18B20的函数void write_byte(char val){unsigned char i;unsigned char temp;for (i=0; i<8; i++) //每次写1位,1个字节分8次完成{temp = val>>i;temp &= 0x01;write_bit(temp); //调用写位函数}delay(10); //延时}// 从DS18B20读物温度代码void read_temp (){unsigned char i,j;unsigned char a,b;int mr;for(j=0;j<2;j++) //为便于调试,仅以2路为例,改循环次数即可扩充到8路或更多,{ow_reset(); //调用复位函数delay(20);write_byte (0x55); //发送ROM匹配命令for(i=0;i<8;i++){write_byte(SN[j][i]); //发送64位序列号}write_byte (0xbe); //发送读取暂存寄存器的命令a = read_byte(); //连续读取两位温度,余下数据没有读,实际使用时应读出所有数b = read_byte(); //据,并进行校验,以提高可靠性mr=b*256+a;if((mr&0xf800)!=0) mr=-mr+1;TMP[j]=mr*0.5;}}//定时器T0中断函数,每中断1次,显示1位数码管void Time_disp(void) interrupt 1{static unsigned char dispno=0; //数码管位号TH0=0xee; //主频为11.0592,定时5ms的时间常数为EE00HTL0=0x00;P3|=0xf0;P0=seg_table[disp_buf[dispno]]; //查当前数码管的显示数字对应的段码if(dispno==dot_position) P0|=0x80; //当前位有小数点,则段码最高位置1switch(dispno) //根据当前显示的数码管,接通位选线{case 0 : led0=0; break;case 1 : led1=0; break;case 2 : led2=0; break;case 3 : led3=0; break;}dispno++;if(dispno==4) dispno=0;}//定时器T1中断服务函数,每50ms中断1次void Timer1(void) interrupt 3{static unsigned int count;TH1=0x4c; //50ms对应的时间常数为4C00HTL1=0x00;count++;if(count>=20) //中断20次即为1秒{count=0;ftochar(TMP[chno]); //当前通道对应的温度值转换为单个数码送显示缓冲区disp_buf[0]=CH[chno]; //当前通道的提示符的段码偏移量送显示缓冲区首地址chno++;if(chno= =2) chno=0; //修改此判断对应的数值,即可扩充到8路或更多}}//主函数main( ){TMOD=0x11; //定时器T0和T1按方式1工作EA=1;ET0=1;ET1=1;TH0=0xee; //5ms对应的时间常数TL0=0x00;TH1=0x4c; //50ms对应的时间常数TL1=0x00;TR0=1;TR1=1;do {ow_reset( ); //复位DS18B20write_byte(0xcc);write_byte(0x44); //启动1820read_temp( ); //调用读取温度的函数,结果存于TMP[ ]数组中}whil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