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层建筑施工【完整打印版】

高层建筑施工【完整打印版】

【名词解释】1. 土方回填:场地的平整,基槽,路基及一些特殊木工构筑物的回填,压实。

2.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米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3. 布料杆:在混凝土泵输送管道的端部,用于混凝土拌合物的运输、布料、摊铺及浇筑入模。

4. 气压、电弧焊:是指采用氧乙炔焊的方法对钢筋接缝处进行加热,使钢筋端部达到高温状态,并施加足够的轴向压力而形成牢固的对焊接头的焊接方法。

5. 滑模:是指利用一套1m多高的模板及液压提升设备,按照工程设计的平面尺寸组成滑模装置,连续不断地进行竖向现浇混凝土构件施工的一种成套模板技术6. 地下水通常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层间水。

1)上层滞水:上层滞水又称为包气带水,是存在于地表岩石土层包气带中以各种形式出现的水。

2)潜水:潜水是埋藏在地表以下的第一层隔水层(不透水层)以上的地下水,不具有水压力,为重力水,能作水平方向的流动。

(无压水)3)层间水:层间水是两个不透水层之间含水层中的地下水。

如果层间水没有充满含水层,不具有水压力,称为无压层间水;如果层间水充满含水层,则具有水压力,称为承压层间水。

7. 施工电梯:施工电梯又称为人货两用电梯,它是一种附着在外墙或者其他结构部位上的垂直提升机械,随着建筑物的升高而接高,搭设高度可以达到 100~220m。

施工电梯用于运送施工人员和建筑器材,被认为是高层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性设备之一。

8. 高层建筑:超过一定层数或高度的建筑称为高层建筑9. 土钉墙支护:在开挖边坡表面铺钢筋网、喷射细石混凝土,并每隔一定距离设土钉,使其与边坡土体形成复合体共同工作,从而有效提高边坡稳定性,增强土体破坏的延性,变土体荷载为支护结构的部分10.连续墙支护:在地面上用特殊的挖槽设备,沿着开挖工程的周边,在泥浆虎逼的情况下开挖一条狭长的深槽,在槽内放置钢筋笼并灌注水下混凝土,筑成一段钢筋混凝土墙段,然后将若干墙段连成整体,形成一条连续的地下墙。

11.刃脚:是指井壁下端做成的刀刃状结构,其作用是利于沉井在自重作用下切土下沉。

刃脚是受力最集中的部分,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如果遇到坚硬土层,可用钢板或角钢保护刃脚。

12.混凝土灌注桩:是指直接在施工现场的桩位上成孔,在孔内安放钢筋笼,并灌注混凝土成型的桩。

【简答】1. 基坑支护工程,安全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支护结构的自身强度满足,结构内力必须在材料强度的允许范围内;二是支护结构与被支护体之间的作用是稳定的,要求支护结构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不能产生过量的变形。

(设计满足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三方面)2.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序:1修筑导墙 2导墙施工 3泥浆护壁 4 挖槽 5清底 6钢筋笼的加工与吊放 7地下连续墙槽段间的接头处理 8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浇筑3. 桩的入土深度的控制指标?桩的入土深度主要以标高和贯入度两个指标进行控制。

对于承受轴向荷载的摩擦桩,以标高为主要控制指标,以贯入度作为参考;端承桩的则以贯入度为主要指标,以标高作为参考。

贯入度是指的是每10击桩入土深度的平均值,由试桩确定,或做打桩试验有关单位确定。

4. 方开挖要注意什么?有哪些原则?基坑土方开挖是整个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的环节,在施工中常出现施工工况和原设计条件不相符合的情况,或者设计中难以考虑周全的情况,或者设计中难以考虑周全的情况,此时必须重新验算基坑边坡的稳定性。

如果安全度不足,应该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内容1)合理选择基坑土方开挖程序。

2)基坑开挖应该遵循时空效应原理。

3)不要在基坑的边坡顶堆加过重的荷载,否则必须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验算,控制堆载指标。

4)注意地表水的合理排放,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或者渗人边坡。

5)注意现场观测,发现边坡失去稳定性之类的情况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加固边坡,待到符合要求的时候再继续施工。

5. 含水量含水量过少,压不实,可采用洒水,增加压实遍数,采用大功率压实机器。

含水量过大,“橡皮土”,翻晒晾干,换土,掺入干土,加吸水剂(木钙)。

6. 桩身倾斜或移位产生的原因:1桩头不平,桩尖倾斜过大.2土层有陡的倾斜角3桩接头破坏.4遇横向石块等障碍物.5桩架倾斜,桩身与桩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措施:1适当增加桩距,改变打桩顺序. 2加厚桩垫,使桩顶垫平.3偏差过大时,应拔出移位再打入;入土深度不小于1m,偏差不大时,可利用木架顶正,再缓慢打入.4障碍物不深时,可挖出回填后再打入7. 使用塔式起重机应遵循的原则:1)塔式起重机的起重力矩,起重量,起重高度及回转半径(幅度)等参数应满足施工要求。

2)塔式起重机的生产效率应能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

3)尽量利用施工单位已有的起重运输设备,尽可能不购置新设备,以节省投资。

4)塔式起重机的效能要能得到充分发挥,不得“大材小用”,做到台班费用低,经济效益好。

5)装修材料的升运应尽量利用其他快速提升设备,以加快塔式起重机的周转使用。

6)选用的塔式起重机应能适应施工现场的环境,便于安装架设和拆除退场。

7)从机械管理出发,还必须对塔式起重机本身构造与性能的先进性,可靠性进行考核。

8. 沉井下沉施工常遇问题:遇流砂(井外土、粉砂涌入井内的现象,造成沉井突沉、偏斜或下沉过慢或停歇等现象)原因分析:(1)井内锅底状区域开挖过深,境外松散土涌入井内(2)井内表面排水后,境外地下水动水压力把土压入井内(3)爆破处理障碍物时,并外土受振动进入井内(4)挖土深度超过地下水位0.5m以上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1)采用排水法下沉,水头宜控制在1.5~2.0m(2)挖土避免在刃脚下淘挖,以防流砂大量涌入,中间挖土也不宜挖成锅底状。

(3)穿过流沙层应快速,最好加荷载,如抛大的石块增加土的压重,使沉井的刃脚切入土层。

(4)采用深井或井点降低地下水位,防止井内流淤;深井宜安置在井外,井点则可设置在井外或井内。

(5)采用不排水法下沉沉井时,保持井内水位高于井外水位,以避免流砂涌入。

9. 基坑工程中降水方案选择与设计应满足要求:1)基坑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期间,地下水准保持在基底下0.5~1米。

2)降水期间不影响邻近建筑物及地下管线,道路的正常使用。

3)基坑边坡的稳定4)深部承压水不引起坑底隆起10. 桩的大小的分类标准是什么?桩按照桩径D的不同分为小桩,中等直径桩和大直径桩。

1 )小桩一般指桩径小于250mm的桩。

除用来建造基础外,还经常用于地基加固和复合桩基础施工中。

2 )中等直径桩的桩径在250mm~800mm。

3 )大直径桩的桩径大于800mm。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大直径桩发展的很快。

除大直径刚管桩和桥梁工程中的管桩基础外,一般为钻,冲,挖孔灌注桩,用于大型的建筑物基础。

11. 简述基坑监测主要项目有哪些?1.沉降监测(最常用:地基加固,基坑开挖,盾构掘进要监测)2.水平位移监测3.支护结构变形监测4.支护结构内力监测5.地下水,土压力和变形监测6.建筑物变形监测7.地下管线变形监测12. 如何控制混凝土温度升高:1)选用中低热的水泥品种 2)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3)掺加减水剂4)掺加外掺料(粉煤灰)5)集料的选择 6)控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1)混凝土浇筑初期,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化热,使混凝土的温度很快上升。

表面散热好,内部散热较少,内外形成温度梯度,导致内部形成压应力,面层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会产生裂缝。

2)混凝土浇筑后数日,水泥水化热基上已释放,混凝土从最高温逐渐降温,降温引起混凝土的体积收缩。

受外界条件约束,产生温度应力,当温度应力足够大,严重时,可能产生贯穿裂缝,破坏结构的整体性,耐久性,防水性,影响其正常使用,为此应尽一切可能避免贯穿裂缝的产生13. 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作用体现:1挡土作用,保证基坑周围未开挖土体的稳定,使基坑内有一个开阔、安全的空间。

2控制土体变形作用,保证与基坑相邻的周围建筑和地下管线在基坑内结构的施工期间不因土体向坑内的位移而受到损害。

3截水作用,保证基坑内场地达到无水施工作业条件,不影响周围水位变动。

14.基坑工程中降水方案的选择与设计要求:1基坑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期间,地下水位保持在基地以下0.5-1m 2深部承压水不引起坑底隆起 3降水期间不影响邻近建筑及地下管线、道路的正常使用 4基坑边坡的稳定15.脚手架的拆除要遵守什么样的原则?(1)划出工作区,并做出明显标志。

(2)严格地执行拆除程序,遵守自上而下、先装后拆的原则。

(3)统一指挥,上下一致,相互呼应。

(4)拆下的杆件及脚手板应传递或用滑轮和绳索运送而下,严禁从高空抛下。

(5)拆下的各种材料工具应及时分类堆放,并运送到有效地点妥善保存。

(6)对扣件、螺栓等散状小件应使用容器集中存贮,以免丢失;【计算题】某工程基坑坑底面积为 14 × 23m ,深 4.1m ,地下水位在地面下 0.6m,地面以下0.7m为杂填土,此层以下6.6m为细砂层,渗透系数K =5m/d ,再往下即为不透水层。

现拟采用轻型井点降水降低地下水位,试对该轻型井点降水系统进行设计计算。

(1)井点系统的布置1) 平面布置:该基坑平面尺寸为14m×23m,采用环形布置,将井点管与基坑边缘的距离设为0.8m。

2) 高程布置:设井点管长度为7.2m(井管长度取6m,滤管长度取1.2m)。

不透水层深度为0.7+6.6=7.3m,因此。

滤管底部距不透水层的距离为0.1m,近似按无压完整井进行计算。

(2) 基坑总涌水量计算1) 含水层厚度:H=(7.3-0.6)m=6.7m2) 降水深度:s=(4.1-0.6+0.5)m=4.0m3) 假想半径:抽水影响半径:4) 基坑总用水量:(3)计算井管数量和间距1) 单根井管出水量:(滤管直径为50mm)2)井管数量:根3) 井点管平均间距:实际工程中井点管间距与总管接头尺寸相适应,有0.8m,1.2m,1.6m,2.0m,2.4m,故取2.4m。

实际根数为:根,取35根。

【填空判断选择】1.导墙作用:1作为挡土墙2作为测量的基准3作为重物支撑4存蓄泥浆2.常用的接头方式:焊接接桩、法兰接桩、硫磺泥胶锚接接桩3.按桩的使用功能分类:1竖向抗压桩2竖向抗拔桩3水平受荷桩4复合受荷桩:按承载力分: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4.泥浆护壁沉孔中泥浆的作用:1)泥浆的护壁作用2)泥浆的携渣作用。

3)泥浆的冷却和润滑作用。

4)挖槽。

5.检测项目及方法:1.沉降观测2.水平位移监测3.支护结构变形监测4.支护结构内力监测5.地下水.土压力.变形监测6.建筑物变形监测7.地下管线变形监测6.一-三为低层住宅,四-六为多层住宅,七-九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大于24m的为高层建筑(除单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