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热点问题中美关系

高考热点问题中美关系

高考热点问题中美关系
涂湘奇:高考热点问题中美关系
附注(本文作者涂湘奇(涂相奇)原为江西省南昌市蒋巷中学高三历史教师多年从事高三历史一线教学,现在在浙江省横店高级中学从事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担任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站顾问邮箱tuxiangqi@)
中美关系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之一,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上极其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

近年来中美合作不断加强。

我们高考热点应该多关注中美合作交往历史
一中美友好交往合作
美国政府多次表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反对“台独”。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将继续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同台湾同胞一道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但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美拥有广泛而重要的共同战略利益,互利合作前景广阔;良好的中美关系对维护和促进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具有战略意义。

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处理两国关系,全面推进二十一世纪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

从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通过平等协商妥善解决存在的一些分歧和摩擦。

加强两国在军事、执法、科技、教育、文化、青年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并就反恐、防扩散、禽流感防治、能源、环保、抗灾救灾以及维护亚太地区安全稳定等重大问题继续开展对话和合作。

双方将继续推动朝鲜半岛核问题六方会谈进程,继续为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而努力。

问题思考1 为什么说中国人民对美国人民一向怀有友好感情??
1784年,美国的商船“中国皇后号”跨洋过海,首航中国,揭开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序幕;19世纪中叶,数以万计的中国工人和美国人民一起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共同铺设了横贯美国东西的铁路大动脉;60多年前,中美两国人民携手抗击法西斯侵略,数以千计的美国官兵血洒中国疆场,中国人民至今仍深深地怀念他们。

问题思考2 为什么说中美两国人民都是伟大的人民???
美国人民乐观进取,务实创新,用200多年时间把自己的国家建设成为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科技成就。

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善良智慧,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正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继续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

二中美关系演变
(1)追随英法,染指中国。

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加入侵略中国的行列。

向中国走私鸦片,强迫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以攫取侵华特权。

19世纪60年代觊觎我国领土台湾。

(2)"门户开放",独立侵华。

19世纪末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但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时,因忙于美西战争而错失时机。

为加深和扩大美国在华侵略权益,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即在承认列强在华侵略权益的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

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

从此,美国在华侵略势力一天天扩大。

(3)扶黎扶蒋,控制中国。

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进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帝国主义各国纷纷寻找在中国的代理人。

"一战"期间美国扶植黎元洪,20年代后期积极扶植蒋介石政权,从而实现了控制中国(20余年)的目的。

在此期间美国对华商品输出(1931年)跃居第一位。

(4)"二战"期间,中美合作。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人战争。

为打败共同敌人,中
美建立起合作关系。

美国从军事、经济等方面援助中国的抗战,中国战场的抗战有力配合着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的作战。

(5)扶蒋反共,控制中国。

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大为增强,凭借强大的实力,美国力图称霸世界。

为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出钱出枪援助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1950年派遣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挠我国对台湾的解放。

(6)政治孤立、经济封锁,走向对抗。

1949年新申国成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拒绝承认,并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军事包围,外交孤立,经济封锁,致使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

(7)走向和解、中美建交;前进道路,一波三折。

20世纪70年代苏美争霸,美国处于守势。

尼克松上台后,美国对外战略进行收缩。

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签订上海公报,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8年美国同意在台湾间题上的"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

1979年中美建立起正式外交关系。

中美正式建交后,双方在广泛的领域开始了合作关系,对中美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但也存在诸多矛盾冲突。

美国始终末放弃霸权政策,在中美关系上围绕着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等百般刁难中国,致使中美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一波三折的特点。

尤其是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焦点。

2004年5月29日,美国总统布什在与胡锦涛主席通电话时再次重申美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美中三个联合公报,反对"台独"2006年4月18日胡锦涛主席到美国访问再次重申反对"台独"。

三美国历史基础知识(结合教材回忆)
世界历史中美国历史主要章节:
上册书第二章第六节美国的建立
第三章第一节、第五节第四章第一节、第三节
第四章第四节、第六节
下册第一章
第二章第一节――第四节均有美国的内容。

第三章第一二节均有美国内容
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第四节第五章第二节、第三节
1、两次革命:
1)独立战争:1775年独立战争爆发,1776年美国宣布诞生。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7年美国宪法确定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资本主义制度建立。

2)内战:1861—1865年,废除了黑人奴隶,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经济起飞铺平道路。

2、一次改革:1933年开始的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危机,发展了国家资本主义。

3、三次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较早受工业革命影响。

由于条件得天独厚,又有大量带来先进技术,工业革命发展迅速。

尤其是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促进、推广了机器普及。

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

2)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发展最迅速。

1894年工业产量川剧世界第一位,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

资本和生产急剧集中,垄断资本主义发达。

3)第三次科技革命:美国凭借世界头号强国的政治、经济实力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发展计算机、航空航天等新兴工业。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4、两次世界大战:
1)一战:美国初期与交战双方做军火物资生意,后参战。

一战后美国成为最大债权国,世界第一经济强国,逐渐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2)二战: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政治、军事、经济均处于霸主地位。

3)特点:两次大战都没有涉及美国本土。

美国的两次参战都对战局产生重大影响。

美国虽然敢有所付出,但它得到的,远远大于付出。

战争自言自语给其国内经济带来好处,90年代的海海湾战争再次说明这一点。

5、对外政策:
1)19世纪上半期致力于领土扩张;对外推行“门罗主义”
特点:力图在拉美建立地区性霸权,控制拉美国家。

原因:经济实力较弱,不具备争霸世界的能力。

2)19世纪末,提出“泛美主义”口号,对拉美国家实行“大棒”和“金元”并用的政策,挑起美西战争,加紧资本渗透。

对中国采取“门户开放”政策。

特点:美国对外扩张倾向增长,积极参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
原因:工业生产跃居世界第一,侵略实力增强
3、一战前期同交战双方做生意,大发战争横财。

1917年参加对德作战,加强了协约国的力量。

4、一战后推行“金元外交”,在亚洲同日本争夺东亚势力范围。

特点:美国凭借其经济实力,实现世界霸权。

原因:一战中美国大发横财,经济上拥有明显优势。

5、20年代通过“道威斯计划”使德国复兴;30年代推行“中立政策”,客观上助长了法西斯侵略。

6、二战中加入反法西斯行列,与英苏中等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

7、二战后推行霸权政策,对社会主义国爱实行“冷战”政策,推行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组织北约。

在亚洲发动侵朝、侵越战争。

特点:
美国凭借经济和军事优势,遏制共产主义,干涉他国内政。

原因:二战后,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在工业生产和金融方面一度占绝对优势。

8、60年代起同苏联争霸。

采取强硬政策;70尼克松调整对餐战略;80年代里根提出“战略防御计划”。

苏联解体后,仍推行强权政治。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