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操作人员》考试试题
单位: 姓名:
一、单选题:(每题2分 共20分)
1、计量检定必须执行 (1) 。
(1)计量检定规程;(2)计量校准规范;(3)检定系统表。
2、我国《计量法》规定,国家采用 (2) 。
(1)米制;(2)国际单位制;(3)公制。
3、在下列单位中,虽不是国际单位制单位,但属于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名称的是 (3) 。
(1)安培;(2)摄氏度;(3)吨。
4、国际单位制中,下列计量单位名称属于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是 (2) 。
(1)摩[尔];(2)焦[耳];(3)开[尔文]。
5、下列压力计量单位的符号中,属于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符号是 (2) 。
(1)kgf/cm 2
;(2)MPa ;(3)mmHg 。
6、数据舍入的舍入误差服从的分布为 (2) 。
(1)正态;(2)均匀:(3)反正选;(4)其它。
7、被计量的电源是0.45A ,为使计量结果更准确些,应选择下列电流表中的 (2) 。
(1)上限为5A的级电流表;(2)上量限为0.5A的级电流表;(3)上量限为2A的级电流表。
8、两不确定度分量相互独立则相关系数为(1)。
(1)0;(2)1;(3)-1;(4)其它。
9、计量的(约定)真值减去计量结果是(2)。
(1)计量误差;(2)修正值;(3)示值;(4)系统误差。
10、在相同条件下计量器具正反行程在同一点示值上所得之差是(1)。
(1)回程误差;(2)倾斜误差;(3)位置误差;(4)零值误差。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国际单位制包括(1) (2) (3) 。
(1) SI单位(SI基本单位;SI辅助单位;SI导出单位);
(2) SI词头(16);
(3) SI单位的十进倍数单位和分数单位。
2、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是指(1) (2) (3) 。
(1) 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四方面的计量器具;
(2) 列入国家公布的强制检定目录的计量器具;
(3) 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
3、测量设备的定义是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1) (2) (3) (4) 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1) 测量仪器
(2) 软件
(3) 测量标准
(4) 标准样品(标准物质)
4、误差分析中,考虑误差来源要求(1) (2) 。
(1) 不遗漏;
(2) 不重复;
(3) 可重复。
5、误差来源可从(1) (2) (3) (4) 几个方面考虑。
(1) 设备;
(2) 方法;
(3) 人员;
(4) 测量对象。
6、测量不确定度正确的报告与表示方式是(1) (2) (3) 。
(1)通常uc(y)和U最后结果最多为两位有效数字。
(2)测量结果与测量不确定度是同一量纲,它们的末位必须对齐。
(3) 报告扩展不确定度U时,应同时报告包含因子k。
(4)报告扩展不确定度Up时,可不报告包含因子kp及自由度veff ,p。
7、JG-ASMEMO-QAP-16检校控制程序要求,为了正确选择测量和试验设备,需(1) (2) (3) 。
(1)了解设备的操作要求;
(2)核对检校证书的有效性(如果没有证书或是证书已过期,那么该设备不能被使用);
(3)核对设备的零位、设备配件、外观和使用说明书。
8、JG-ASMEMO-QAP-16检校控制程序要求计量合格标签中要填写(1) (2) (3) (4) (5) 。
(1)设备类别;
(2)资产编号;
(3)检/校日期;
(4)有效日期;
(5)检/校人;
(6)核验人。
9、JG-ASMEMO-QAP-16检校控制程序要求测量设备使用已检校设备时,应履行以下职责:(1) (2) (3) 。
(1)确保检校日期没有超期;
(2)对测量和试验设备检校精度有疑问时,应要求计量工程师再次检校测量和试验设备;
(3) 将被检校合格的测量和试验设备编号记录登记在检验记录或者《过程控制卡》上。
10、每台设备必须(1) (2) (3)。
(1)贴计量标签;
(2)对于小型设备,可通过在其包装箱上贴计量标签对其追踪;
(3)不能贴标签时,可悬挂标签。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中,质量的计量单位名称为千克,符号Kg。
(√)2、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称为测量准确度。
(√)3、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成为测量。
(×)4、检定证书必须字迹清楚、数据无误;有检定、核验和部门最高领导者签字,并加盖检定单位印章。
(×)5、仪表引用误差是仪表示值误差与真值之比。
(×)6、10兆帕的压力用符号表示是10Mpa。
(√)7、高一级标准的误差应尽量选为低一级的1/3至1/10。
(√)8、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为: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9、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的各项最高剂量标准,须经省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才能在本单位内部开展检定。
(×)10、级一般压力表的示值允许误差为±。
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单位有几个其名称是什么
答:有7个。
即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摩[尔]、坎[德拉]。
2、为什么测量结果都有误差
答:当我们进行任一测量时,由于测量设备、测量方法、测量环境、人的观察力和被测对象等,都不能做到完美无缺,而使测量结果受到歪曲,表现为测量结果与待求量真值间存在一定查知,这个差值就是测量误差。
3、实际工作中如何选用真值
答:真值是被测量的真正大小。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误差的需要,用尽可能接近真值的约定真值来代替真值。
实际工作中,如仪表指示值加上修正值后,可作为约定真值,又如标准器与被检器的误差相比,前者为后者的1/3~1/10时,则认为前者是后者
的约定真值。
4、试述数据修约规则。
答:(1)若舍去部分大于保留末位的,则末位加1;(2)若舍去部分小于保留末位的,则末位不变;(3)若舍去部分等于保留末位的,则当末位为奇时,末位加1,当末位为偶时,末位不变。
5、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的四大特性值什么
答:(1)对称性;(2)单峰性;(3)有界性;(4)抵偿性。
6、简述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步骤。
答:(1)概述;(2)建立数学模型;(3)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4)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5)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6)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与表示。
7、计量确认过程包括哪几个子过程
答:主要包括:导出计量要求、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过程、计量验证过程、调整或维修过程、再检定/校准过程、确认状态标识的标注过程以及出具计量确认过程记录。
8、简述计量检定/校准记录的填写要求。
答:(1)计量检定/校准记录要由相应资格的人员填写,未经授权的人员不允许出具、修改和删除记录。
(2)计量检定/校准记录应足够详细,应能在接近原来的条件下复现检定/校准结果。
9、每台设备的检校记录应至少包括哪几项?
答:应至少包括:(1)测量和试验设备的名称和编号;(2)检校所依据的国家标准;(3)检校数据;(4)检校结论;(5)检校日期和到期日期;(6)检校人员;(7)检校设备或标准器证书编号;(8)检校前和检校后数据。
10、周期检定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答:由于测量设备的频繁使用,使它受到磨损、变形等,其量值就会变化,从而损失精度,产生超差现象。
为保证量值准确一致、正确可靠,故须周期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