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端砚文化

端砚文化


thank you
鉴定书的复印件这样写着:“这方元明之际的端石抄手砚,块头较大,相当 于现代规格的11寸以上,且较为完美。这墨堂中心很深的凹陷,是历经古 人磨墨形成,在欲穿未穿之时,被后人碰穿的。所以,总体可以理解为:这 是一方古人磨穿砚堂的古砚。这方伤残古砚,具备了一种罕见的收藏价值。”
02
PART TWO
端砚·今
爱不释手。于是将此砚视为奇宝,并立即启奏皇上。皇
帝试用后发现果然不错,顿时龙颜大悦,把端砚列为贡 品。从此,端砚也就名扬天下。
3.包公不持一砚归
砚一落江,顿时风平浪静,云开日出。船开行不久,就在端砚下沉的地方隆起一片沙洲。包裹端 砚的黄布,掉进水里,顺流而下,一片黄光,后来也成为沙滩。据说现在广利镇的“砚洲”和沙浦镇 的“黄布沙”就是这样形成的。
紧张地磨墨,但刚磨好,正蘸墨挥笔之际,墨汁却冻结
成冰,弄得他们无计可施,只好拚命向砚台呵气,写写 停停。就在这时,一个监考官却像发现奇迹似的,站在 广东那位举子面前,只见他挥笔疾书,砚里的墨汁不仅 没有冻结,还油润生辉。监考官越看越感到惊奇。考试 刚结束,他马上从这个考生手里将砚拿过来,左看右看, 并亲自蘸墨挥笔,写出来的字,墨迹鲜艳夺目。监考官
“中国砚都”
据历史记载, 端砚创兴于唐初, 唐中期已风行全国, 因下墨如风、发墨 如油、不好水、不 结冰、不朽、护毫 等优点而闻名于世。 广东端砚、安 徽歙砚、甘肃洮砚 和山西澄泥砚合称 “四大名砚”,其 中又以端砚居首。。
“名砚之首”
2.呵气成墨话端砚
唐贞观时,有一年一位广东的举子上京应试,当时 京城西安正值大雪纷飞。考试那一天,考生们在考场里
3.柳新祥
鼓形· 龙腾盛世砚
龙腾盛世砚
中国制砚史上第 一个以“鼓”造 型的巨砚,2013 年荣获世界纪录。 直径为2.2米、高 0.95米、重约7 吨
《砚之魂》
穿越200多年时空,回到清朝乾隆年间。一方巨形端砚牵出了一段铭刻 着砚石开采的血与泪、砚工精神韧与善的故事:端砚为四大名砚之首,石 质优良,雕刻精美,为历代文人墨客所珍藏。乾隆皇帝欲恢复皇坑砚石开 采,希望在自己56岁寿辰时能得一方巨型老坑端砚,得知端州白石村为端 砚产地,便命端州白石村制砚名家制作一方雕有56条龙的“龙腾盛世砚”, 并下令大臣禾坤执行开采与制作端砚的任务,此后,贪官污吏为了邀功, 威逼石工冒死作业;制砚匠师顾国生一次次遭遇暗算并被人横刀夺爱,上 贡砚石及御订的“龙腾盛世砚”制作历经波折……
4.一方破端砚
民国时期,在宋姓官员家里,宋墨服侍少爷宋云鹤出门。 那宋云鹤的母亲死得早,他父亲儿女成群,哪里照顾得到他头上来。十 岁那年,他出了麻疹,一大家子人,见老爷不理睬这个儿子,也都不去管他。 只有跟他同龄的小仆人宋墨,衣不解带地照顾着他。宋云鹤也是个知恩图报 之人,病一好,就待宋墨与众不同,没有外人时,两人常以兄弟相称。 无娘儿,天照应,几年后,宋云鹤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著名学府。老爷 接到喜报,想起这个儿子来,一高兴,就把别人送他的一方价值连城的元明 之际的抄手端砚,赏他把玩半天。
肇庆端砚
小组成员: 资料查找-杨子君,梁海雯,梁键廷 PPT制作-鲁金倩,黄嘉宇 PS
端砚·今
01
PART ONE
端砚·古
端砚·古
1.端砚源来 2.呵气成墨话端砚
4.一方破端砚
3.包公不持一砚归
1.端砚源来
肇庆古称端州。端 砚产于肇庆市东郊 羚羊峡斧柯山端溪 水一带,因而又称 端溪砚。
现代端砚
1.关红惠
知名制砚师
3.柳新祥 2.二十四孝砚
中国制砚艺术,工艺美术大师。
1.关红惠(当代端砚以收藏、欣赏为主)
宋坑佛量无边砚(背面) 石品:石皮、火捺、冻
坑仔岩夏荷蜻趣砚 石品:鱼脑冻、火捺
宋坑佛量无边砚(正面)
2.二十四孝砚(用非遗传承经典)
乳姑不怠和哭竹生笋 恣蚊饱血、啮指痛心
李志强,男, 1959年5月生于广东肇庆端州。 1975年毕业于肇庆中学,2008年12月结业于 清华大学高级艺术研修班。现为:中国文房 四宝制砚艺术大师、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员、 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肇庆市端砚协会 副会长、端砚鉴定专家、肇庆市民间文艺家 协会主席、肇庆市奇石根艺盆景协会名誉会 长、肇庆市高尔夫协会副会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