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行性出血热护理查房课件

流行性出血热护理查房课件


护理问题及措施
5、恐惧:及肾功能下降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a.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体贴病人,倾 听其心理情况和诉说,尽量满足其合理要 求。
b.护士及家属不要将焦虑、紧张的情绪影响 病人,以免加重病人的恐惧。
c.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d.将患者的病情好转消息及时告知。
护理问题及措施
6、知识缺乏 缺乏相关血液透析的知识
• 3.常伴奏有消化道 症状
• 体征
• 1.皮肤三红(颜面 、颈部、胸部潮红 )重者醉酒貌
• 2.粘膜三红(眼结膜 、软腭、咽部充血 )
• 3.一肿:球结膜水 肿—“水泡眼”
• 4.皮肤粘膜出血: 腋窝、胸背出血点
心理状况及家庭支持
• 婚 育 史:已婚,子女配偶体健。 • 家 族 史:否认家族性遗传性疾病 • 家庭经济情况 • 心理情况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1、黑线姬鼠 2、褐家鼠 3、大林姬鼠
(二)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 2、消化道传播 3、接触传播 4、垂直传播 5、虫媒传播
(三)易感性
流行特征地区性、季节性、周期性人群分布 疫区流行类型:(1)姬鼠型疫区
(2)家鼠型疫区 (3)混合型疫区
(四)发病机制及临床的联系
护理诊断
时间:12.1 舒适的改变:疼痛 及炎性介质刺激有关 体温升高:及病毒作用机体引起感染有关 排便异常:及肾小球功能受损导致少尿有关 自理能力缺陷:及严格限制活动,不能平卧休息有关 恐惧:及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透析相关知识
护理计划
1.根据首优、中优、次优的原则排列护理诊断 2.制定护理措施 3.预期目标:①病人主诉疼痛减轻,或者无疼痛
病 毒
病毒血症
广泛小血管病
扩张(充血)血浆外渗 血
通透性
组织水肿 容
直 接
变,内皮细胞 肿胀变性坏死
脆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血液浓缩 量
作 发热

出血
休克 低血压
炎性介 质细胞
因子
免疫 作用
肾损害
少多 恢 尿尿 复 期期 期
9
(五)临床表现
三大主征:发热、出血、肾损害 五期经过:可重叠或越期。
a.发热期 b.低血压休克期 c.少尿期 d.多尿期 e.恢复期
②体温正常 ③尿量增加 ④生活自理 ⑤心理状况正常 ⑥了解疾病相关知识
护理问题及措施
1、舒适的改变 及炎性介质刺激引起疼痛有关
• a.提供安静的环境 • b.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睡眠 • c.分散注意力 • d.必要时使用药物
护理问题及措施
2、体温升高 及炎性介质刺激感染有关
a.监测体温变化 b.以物理降温为主,禁酒精擦浴 ,以免加重皮肤充血、出血. c.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 d.观察患者有无大汗,避免大量 出汗诱发低血压而提前进入休克 期。 e.规范抗菌药物及抗病毒药物应 用。
病例导入
• 患者—丁元利,男,41岁 ,以“发热5天,腹 痛伴无尿4天”为主诉于2017-11-20入院
• 入院诊断—1、流行性出血热 2、急性肾衰竭 • 既往史:无 • 个人史:生长于原籍,无长期外地居住史,无
疫区疫水接触史,无有害物质接触史及过敏史 •
简要病史
• 患者11.20号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体温 达38.4℃,伴畏寒、寒颤于当地医院行抗 生素(头孢曲松)治疗后,体温升高。
护理诊断
• 舒适的改变:及炎性介质刺激引起疼痛有关 • 体液过多:及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有关 •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及病人食欲低下、限制
蛋白饮食、透析、原发疾病等因素有关 • 活动无耐力:及贫血、食物摄入过少有关 • 自我形象紊乱:及疾病本身表现有关 • 恐惧:及肾功能下降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 潜在并发症: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 潜在并发症:有感染的危险
• 11.21患者出现腹痛头痛,右侧腰痛,伴颜 面部潮红,尿量减少,约50日,可见肉眼 血尿。
• 11.22号为求进一步治疗入我院。
入院查体
• T 37.6℃ P 86次/分 R 20次/分 130/90 ㎜ • 患者神志清楚,呼吸平稳,肾衰面容,颜面部
无水肿,上颚黏膜可见出血点,咽部无红肿, 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头 痛、腹痛,右侧腰痛,腹软,压痛,无反跳痛 。小便50,大便正常。 • 治疗: • 给予一级护理,绝对卧床休息,准确记录24 小时出入量、完善相关检查。
护理问题及措施
3、排便异常:无尿 及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有关
a.准确记录尿量。 b.嘱患者控制饮食中液体入量,控制液体入量及 滴速。 c.鼓励患者积极配合血液透析治疗。 d.监测肾功能变。
护理问题及措施
4、自理能力缺陷 及限制性卧床有关
a.根据患者病情指导病人合理休息及活动 。 b.加强巡视,适时满足患者日常生活需求 。 c.病情允许,及病人一起制定活动计划, 鼓励患者完成 力所能及的事情。 d.留亲人陪护,指导家人协助患者日常生 活活动
流行性出血热 患者的护理
肝病一科:任静丽
目录
疾病概述 护理程序 健康教育 课堂总结
一、定义
疾病概述
•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 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 病原体:汉坦病毒
流行性出血热
• 本征最早见于1913年海参威地区,我国于1935 年首次发现于黑龙江流域,1942年定名为流行性 出血热,至1982年由统一命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 。1994年我国卫生部决定将流行性出血热改称为 肾综合征出血热。我国是流行的主要国家,占全 世界病例数的90.4%。2017年陕西省重灾区。
护理评估
• 1. 一般资料 • 2.体格检查 • 3.辅助检查 • 4.心理及社会支持
一般资料
• 丁元利,男,41岁,农民,已婚,安徽省利辛县 展沟镇候老家村人
• 询问无流行季节疫区野外作业及留宿史 • 无及鼠类及其排泄物接触史 • 没有接种过疫苗
身体状况
• 症状 • 1.发热
• 2.三痛(头痛、腰 痛、眼眶痛)、关 节肌肉酸痛和腹痛
(六)治疗要点
• 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治疗原则为“三早 一就”,即早期发现、早期休息、早期 治疗和就近治疗。在各个时期进行对症 治疗,积极防治出血、休克和肾衰竭是 治疗本病的关键。
总结一个口诀
退热注意防休克;休克少尿防出血;少尿期 间 防“三高”; 多尿注意补水电;整个病 程防感染; “三早一就”莫延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