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PPT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PPT


25
砷剂随访资料二
❖ 马军等: 386例复发APL- As2O3 7年随访生存概率 5年为 79.26% 7年为 70.04%
26
27
APL的砷剂治疗方案
❖ 成人:0.1%As2O3 10ml+5%GS 500ml
可 作为确诊和检测微小残留病灶及复发的标记物和治疗的靶点。 3,阐明了APL的发病机制及耐药机制,成为其他类型白血病研究
的典范。 4,ATRA的应用证实了分化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可以达到很高
的临床疗效。 5,M3白血病的诱导分化疗法是靶向治疗的先驱。
7
ATRA的研究历史
❖ 一. 70年代以色列学者Leo Sachs等证明,白血病细胞在 一定条件下能分化成熟为表型类似正常的细胞。
及瘀斑、淋巴结及肝脾肿大、胸骨压痛等。 ❖ 2.血细胞计数及分类。 ❖ 3.骨髓检查:形态学(包括组化检查)。 ❖ 4.免疫分型。 ❖ 5.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t(15;17)及其变异型),
FISH(必要时)。 ❖ 6.白血病相关基因(PML/RAR及其变异型)。
12
全反式维甲酸作为一个 有针对性的分化治疗APL
16
ATRA的副作用
❖ 一、维甲酸综合症:
❖ 1,发热,呼吸窘迫,心包与胸腔积液,
低血压和肾功能衰竭。
❖ 2,发生率:23-50%
❖ 3,死亡率:30%以上
❖ 4,治疗方法:1)立即停药

2)地塞米松 10mg iv,bid。
应用5天以上。
17
ATRA的副作用
❖ 二、高颅压综合症:1)停药 2)对症治疗
IDA 12mg/m2 D2,4,6,8 ❖ ④ 新药临床试验
14
❖ 2.巩固治疗:
❖ ① As2O3 0.15mg/kg/d D1-5,连续5周,共2周期 后续 ATRA 45mg/m2 D1-7 + DNR 50mg/m2 D1-3,共2周期
❖ ② DNR 60mg/m2 D1-3 + Ara-c 200mg/m2 D1-7,共1周期 后续 Ara-c 1.5-2g/m2/q12h,D1-5,+ DNR45mg/m2 D1-3 , 共1周期+IT 共5次
1999
1999 1999
作者 砷复合物 疾病
哈医大 癌灵一号 初,复
黄世林 复方清黛片 初,复
哈医大 As2O3

上海
As2O3


NiuG As2O3


Soignet As2O3
北京
As4 S4
初,复 初
n CR率%
32 65.6
60 98
30 73.3
42 52.4
12 93.7
11 72.7
❖ 三、高组织胺综合症:1)停药 2)组织胺拮抗剂
18
砷剂治疗APL
19
背景
❖ 尽管ATRA治疗APL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 然有一部分患者原发性耐药和治疗后复 发。
❖ 砷剂治疗APL的成功提供了解决了这一 问题的新的方法。
20
砷剂治疗APL的历史?
21
砷剂治疗APL临床小结
年份 1992 1995 1996
B组 As2O3 + 化疗交替 C组 A组+Ara-C 500mg/d 3-5d
24
初治CR者复发
A组: 86例—23例复发 (CR后5-37m)
(平均25.4±12.9m)
B组: 21例—1例复发
(观察仅一年多)
C组: 2例—近3年时
强化治疗后均复发
生存概率 随访136例: 生存概率
5年 92.02% 7年 76.69%
❖ ③ ATRA 45mg/m2 D1-15,+Ara-c 200mg/m2 D1-4,共1周期, 后续 ATRA 15天,+MIT 10mg/m2/d,共5天,共1周期, 后续 ATRA 15天,+IDA 12mg/m2/d,共1周期, +Ara-c 150mg/m2/8h D1-4,共1周期
15
❖ 二. 1980年美国Breitman学者证明顺式维甲酸可以诱导白 血病细胞株HL-60分化成熟,但临床试验效果不佳。
❖ 三. 1986年上海王振义教授首次应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早 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成功。
8
APL以往化疗
❖ 七十年代: DA—CR 50-60% ❖ 八十年代: DA—CR 70-80% ❖ 治疗失败: 初期:出血
❖ 3.维持治疗:
❖ ① PCR 基因(-)
❖ ATRA+/-,6-MP+MTX维持治疗1-2年 ❖ 每3月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基因
❖ ② PCR 基因(+)
❖ 4周内复查基因,若阴性开始维持治疗,否则继续复发方 案治疗。
❖ 参考方案 ❖ 1)意大利:每3个月服用15天ATRA。 ❖ 2)法国:每月服用5天ATRA。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1
2
3
4
5
背景一
❖ 肿瘤细胞在某种条件下是否可以转变为正常组织细 胞? 如果可以,肿瘤的治疗是否会发生新的进展?
❖ 诱导分化疗法正是上述问题的具体实践。 ❖ 诱导分化疗法使白血病开始变成可治疗之病。
6
背景二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最受关注的一型,其原因为:
1,治愈最高,5年生存率已达到70-80%。 2,具有独特的遗传学标志,即t(15;17)和PML/RARα融合基因,
药物: 成为癌症靶向治疗的第
一个成功典范
13
ATRA治疗APL的基本原则
❖ 1.诱导治疗 ❖ ① ATRA 45mg/m2
DNR 50mg/m2 D1-4 Ara-c 200mg/m2 D1-7 ❖ ② ATRA 45mg/m2+DNR60mg/m2 D1-3
Ara-c 200mg/m2 D1-7 ❖ ③ ATRA 45mg/m2
47 85.1
40
85
93
22
上海血液研究所 APL复治(As2O3)长期随访
47例复治 CR率 85.1% 一年无病生存率 63.6% 二年无病生存率 41.6% 中位无病生存期为 17m
23
砷剂随访资料一
❖ 张鹏等: 治疗方法 ❖ 诱导治疗同既往报导,初治达CR后
A组 As2O3 2-3W/一疗程 1,2,3及3年后间隔分别1,2,3,4-6m
低细胞期:感染 耐药:10%患者 APL 初治:80%止凝血异常 化疗:止凝血异常加重
9
ATRA治疗APL
❖ 优点: 缓解率高(初治、复发) 凝血异常快速改善
❖ 缺点: ATRA综合症(DA+DX) 耐药(单一ATRA 、ATRA+化疗维持)
10
APL的临床诊疗
11
APL的临床诊断
❖ 诊断 ❖ 1.体检有或无以下体征:发热、皮肤粘膜苍白、皮肤出血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