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
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班(课)
39
学校预防措施
6、学校要落实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 7、发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病例异常增多时立即报告
当地疾控机构及相关行政部门。 3天超过5例 1周超过20例 明显超过日常报告病例数量,可参考往年同时期病例数
40
学校预防措施
学校出现呕吐或腹泻患者异常增多或证实疫情流行时,还须实施:
粪便
气溶胶
呕吐物
手—口
33
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3
三、水源性传播 诺如病毒可以通过未经处理的粪便污水或者污 水溢流等途经进行游泳池水、饮用水等水体,人群 接触或饮用未经彻底消毒的水后,可引起大规模诺 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
34
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小结)
1、诺如病毒传染性强,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 2、水源、食物被污染可造成暴 发流行。 3、常在学校、托幼机构、养老 院、医院及社区等处暴发流行 4、诺如病毒遗传高度变异,在 同一时期和同一社区内可能存 在遗传特性不同的毒株流行。 5、诺如病毒抗体没有显著的保 护作用,尤其是没有长期免疫 保护作用,极易造成反复感染。
50
地区 ◦ 全球性传染病 ◦ 地区分布极为广泛, 没有严格地区性,欧美及亚洲等 地均有该病的流行。
季节 ◦ 四季均可发病 ◦ 冬季发病较为少见,夏秋季多见
51
年龄: ◦ 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 ◦ 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5岁以内占发病数的85~ 95% ◦ 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 ◦ 成人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应避免传染给孩子。
38
学校预防措施
3、搞好办公场所及宿舍环境卫生 (1)每周至少清洁地面、门窗和桌面一次。 (2)保持厕所清洁卫生,配备足够洗手设施及肥皂或洗 手液等 (3)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生活垃圾应集中存放并加盖,定期清理生活垃圾, 保持卫生
4、做好食品及饮用水供应管理,确保其卫生安全。 5、出现疑似病例:若有教职工(尤其是厨工)、或学生出现
1、隔离治疗 (1)可安排独立的宿舍进行隔离,隔离观察期间,
不得外出。 (2)至少症状完全消失72小时后方可上班(课)。
41
学校预防措施
2、做好隔离场所和污染场所的消毒工作 (1)由专人或经规范培训的人员至少每天两次对隔离 场所的厕所、床铺、课桌(椅)、门把手等清洁消毒,并 配备必要的消毒药品; (2)清理病人呕吐物及粪便时要做好防护,戴口罩和 手套,处理完后要及时用肥皂、消毒洗手液等清洁和消毒 双手; (3)被患者呕吐物和粪便污染的被服、地板等物体表 面以及清洁用具均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清洗。被污染的衣物 也可采用煮沸消毒的方法。
主讲人:
1
传染病基本知识 部分重点传染病简介
◦ 诺如病毒感染 ◦ 手足口病 ◦ 流感
学校、家长及学生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职责 学会洗手
2
3
传染病是指由各种病原体(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 体、寄生虫等)感染人体后所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传染病属于感染性疾病,但感染性疾病不一定有传染性, 其中有传染性的疾病才成为传染病
6
传染源
◦ 患者 ◦ 隐性感染者 ◦ 病原携带者 ◦ 受感染的动物
7
传播途径
◦ 呼吸道传播:空气、飞沫、尘埃 ◦ 消化道传播:粪口途径 ◦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手、玩具、文具、毛巾、水龙头等 ◦ 虫媒传播:蚊子、苍蝇、虱子、跳蚤等 ◦ 血液传播:输血及血制品、针刺、拔牙、静脉吸毒等 ◦ 母婴传播
诺如病毒!
24
案例三
时 间:2014年12月26日 地 点:回民小学起义路校区(广州越秀区) 人 群:学生 症 状: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人 数:23名
25
什么是诺如病毒?
26
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Norovirus,NV),又称为诺罗病毒、 诺沃克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
2、食物加工过程:家庭、 饭店、集体单位中携带诺如 病毒的食品制备人员裸手接 触食物时,可造成食物污染。
32
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2
二、人-人接触传播
1、吸入或摄入混有病
毒颗粒的气溶胶引起, 诺如病毒感染者因呕吐、 粪便排泄等排出的诺如 病毒,可附着于气溶胶 颗粒传播。
Hale Waihona Puke 2、手-口传播:在处 理病人的呕吐物、粪便 及被污染物品后,未及 时清洁和消毒双手而进 食引起的病毒传播。
中可长期存活。
47
人是本病的传染源 ◦ 患者、隐性感染者 ◦ 流行期间——患者、隐性感染者
发病前数天即有传染性,最强传染期在发病后1周。病人粪便排 毒3~5周,咽部排毒1~2周。
◦ 流行间歇和流行期后——隐性感染者和轻型散发病例
48
人群密切接触传播: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 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等引 起感染。
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肠道病 毒可通过空气传播。
消化道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 发生感染。
其中,人群密切接触传播是该病重要的传播方式
49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 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
疫力,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长 时间,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比较牢固的免 疫力,但不同血清型间少有交叉免疫。
清洗和消毒可能被污染的生活用品和共用场所。 (医用酒精(75%浓度)或漂白剂(漂白粉), 消毒时应注意严格按说明书的配比使用。)
37
一、日常预防措施
1、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诺如病毒感染胃肠 炎防治知识。
2、学生及教职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勤洗手、 勤剪指甲;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如厕后须用肥皂(或洗手 液)及清水彻底洗净双手。
8
空气传播
食物传播
接触传播
虫媒传播
血液传播
垂直传播
多途径传播
人群易感性
◦ 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的比例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 ◦ 流行的周期性 ◦ 降低人群易感性
感染 接种疫苗
10
潜伏期是疾病传染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即从病原体侵入体 内开始,直到最初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
各种疾病潜伏期的长短不一,根据潜伏期的长短可确定留 验和检疫期限,判定传染源,了解流行特性,并在适当的 时间安排预防接种或药物预防。
35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一、注意个人卫生 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上完厕所和帮婴幼儿
更换尿布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
二、食物认真处理 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瓜果最好去
皮后再食用;贝类海产品一定要煮熟煮透方可食 用。
36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三、诺如病毒感染者注意事项 1、诺如病毒感染者应尽量远离厨房或食物加工 场所。 2、诺如病毒感染病人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 不能准备加工食物或为其他患者陪护。 四、做好清洗消毒工作
44
什么是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 HFMD) ?
◦ 儿童常见病、多发病 ◦ 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 ◦ 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疱疹或溃疡 ◦ 伴有或不伴有发热
45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 病毒属
20多种肠道病毒可致 ◦ 柯萨奇病毒A组的 2、4、5、7、9、10、 16 型等, ◦ 柯萨奇病毒B组的1、2、3、4、5 型等 ◦ 埃可病毒3、4、6、9、11等型。 ◦ 肠道病毒71型, EV71.
甚至死亡均可发生。 潜伏期一般2~7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 多数病人突然起病,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d或发病
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
◦ 物理法:日光、煮沸、紫外线、焚烧。 ◦ 化学法: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
20
21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 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 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
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及军队 等处引起集体暴发。
诺如病毒遗传高度变异,在同一时期和同一社区内可能 存在遗传特性不同的毒株流行。
11
发热 发疹:斑丘疹,疱疹,出血疹,荨麻疹 毒血症状:疲乏,全身不适,头痛,骨骼肌肉酸痛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腹痛、腹泻
12
管理传染源
◦ 发现传染病人要及时报告 ◦ 及时就诊、治疗 ◦ 传染病人要进行隔离,直至没有传染性
13
切断传播途径
◦ 通风、消毒 ◦ 注意饮食、饮水卫生 ◦ 防止虫媒叮咬,消杀虫媒 ◦ 安全输血、注射等
感染剂量低,10-100个病毒粒子即可致病。
发病急
传播 速度快
涉及 范围广
一旦有人感染,通常
会发展为群体性的大 规模传染。
27
哪些人易感染诺如病毒?
易感人群
主要分布
人群
分布?
多
在 寒冷季节
集 体
是高发季
机 构
节!!
以 (集中在
爆 发
10月至次
形 式
年3月)
出
现
28
诺如病毒感染后的症状
腹泻潜伏期:多在24~ 48h,最短12h,最长72h。 主要症状:恶心、呕吐、 痉挛性腹痛、腹泻。 儿童患者:呕吐普遍。 成人患者:腹泻为多。
52
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 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 家庭也有发病集聚现象
◦ 家庭散发,常一家一例;家庭暴发,一家多人或儿童与成人全部感 染发病
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也可造成传播 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
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53
具有肠道病毒感染的共同特征。 从最常见的无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至严重的并发症
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 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