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2课亚洲民族独立运动

第12课亚洲民族独立运动

斗争目标--- 取得印度的自治独立
探究:甘地为何会采用非暴力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
材料一: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资本主 义向帝国主义的过渡及其向东方的不断扩张,亚洲各国出现了 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高潮。列宁称这个空前未有的历史事 件是“亚洲的觉醒”。
——人教版选修四第四单元导语
世界各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的推动
• 1885年,成立国大党。(印度国民大会党,是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政党。) • 圣雄甘地,1920年倡导对英国殖民政府“不合作运动”;接着,印度国大党通过了甘
地的“不合作运动”方案。甘地又提出“非暴力抵抗”的口号,并一直成为国大党的指 导思想。
英国残酷镇压印度人民的独立运动
阿姆利则惨案
• 罗拉特法案(1919年3月):
何警告便下令开枪,打死近四百余人,伤千余人。事后英军的统帅戴尔竟然宣称,
停止射击的原因是因为子弹打光了。这起惨案震惊了全印度,点燃了印度人民仇
恨的怒火,成为印度历史上一个转折点。
阿姆利则惨案 甘地面对殖民者暴行的采取对策?
针对英殖民的暴力,用暴力对暴 力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吗?
“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
区和间接统治区。直接统治区约有三分之二的领土,四分之三的居民。间接统治区有大 小五百多个土邦,各邦内政由当地王公行使。这两种统治区之间互相犬牙交错,以便于 英国殖民者的监视和控制。
• 1857年,印度爆发了著名的历时近两年的全民反英大起义。 这是一场由封建王公领导 的反殖民大起义。
• 在19世纪中叶,印度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历 史舞台,成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者。
家庭及印度教“仁爱、素食、苦行、不杀生” 的教育
掌握丰富法律知识; 接触基督教文化;
领导南非争取印侨权益斗争 大量阅读托尔斯泰等人的著作;
印度国大党领袖,领导主义开始入侵印度。 到17世纪末,英法成为争夺印度的最大对手。 • 1757年(英法七年战争期间),印度开始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 1765年开始,英国开始侵占印度大片领土。于1849年正式吞并了印度。 • 英国殖民者征服印度后,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进行统治。他们把印度分为直接统治
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许多暴君和凶手
在短期之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最终总是会 走向失败,好好想一想,永远都是这样。”
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内涵: 在坚持真理(善、爱)的同时,宁愿牺牲自 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即反对暴力斗争, 主张以仁爱改造社会,采取非暴力斗争的形 式。
当政府保护你们的自尊心时,合作 才是你们唯一的职责。同样,当政府不 但不保护你们,反而剥夺你们的尊严时, 不合作就是人的天职。这就是不合作的 真谛。
——《论英国对印度殖民统治体制的形成及影响》
甘英地国是领具导有现的代非民主暴意力识不和民合主作制度运的动国是家,1客9观 世上纪造就末了2非0暴世力纪不合初作的运动印成度功特的可定能环境下 的材一料种四:选甘地择有。别于其他民族解放运动领袖的独特魅力就
在于其心灵的力量,用自己的大爱去唤醒人性的善。甘地认为 坚持依靠自己内在的善和爱,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通过 这种精神力量就能战胜邪恶。
第12课 亚洲民族独立运动
甘地(1869-1948)
凯末尔(1881~1938)
本片荣获1982年第55届奥斯 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
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
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等
8项大奖。为了纪念 导演兼制圣片雄阿甘顿地伯罗为这部
影片筹划二十年,最后用3 年的时间,雇佣80名英国演 员和100名印度演员并完成 了这部巨片。
——甘地《论不合作》
甘地“不合作”思想的内涵:
从各方面与英国殖民者“不合作” 的态度
包括两部分:1.“非暴力抵抗” 2.与英国殖民者“不合作” 的态度
①学生 罢课,抵制英人学校 ②律师 抵制英人法庭 ③官员 拒绝在英国殖民机构任职 3④、士运兵动特点不接: 受英发奖章
斗争形式--- 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非暴力抵抗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师教学用书》
甘地的大力宣传和特殊的精神力量
甘地的土布运动
“古老的传统工具、犁耙 和纺车培育了我们的聪明才 智,为我们带来了幸福。如 果人类发明创造生产牛奶、 奶酪和牛类工具的时代到来, 那么我们现在必须回到我们
为了抵一抗方英国面的经以济手侵略工,纺甘地织号召抵制的西祖先方使经用济简陋侵工略具,的时维 所衣护有服印。印度甘度人地拒本的绝 人民使 身用 体族洋 力布 行经, ,济而 他改 在,穿 后体土 半布 生现其代。争”取民族自治的民 中个族小一时直主穿纺义着线,土精纺布神车衣因服;。此甘成但为地另甘每地天一的抽方出象征半面。 其反对资本主义物质 文明,抛弃先进技术,是历史的倒—退—甘。地
材料二:当时的印度是一个种族混杂、宗教信仰根深蒂固而 复杂多样、种姓隔离和被英国实行分而治之的殖民地国家。在这 里,单纯用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说教是很难把民众发动起来的。
——《甘地主义成功的条件是什么?》
印度复杂的国情
材料三:(英国)殖民者在印度引进西方式的民主政体 的一些因素,如逐步扩大立法会议,吸收印度人参与立法、实 行文官考试选拔制度,让越来越多的印度人参与行政管理,通 过选举,实行多数党组织政府的省自治。
他发动了三个群众大运动:反 对殖民地统治,反对种族主义, 反对宗教偏执
在爱中行走
——圣雄甘地
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
圣雄甘地之成长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 导人和印度国大党领袖、 现代印度的“国父”
早年熏陶 英国求学 南非工作 回国斗争
印度人民为什么要缅怀甘地
这是一位唤醒三亿人的反抗精神,动摇了英帝国的基础,将两千年强大 的宗教动力引入人类政治的人 。
——(法)罗曼·罗兰
他是个瘦骨嶙峋的印度教徒, 半裸着身子,只裹着一块缠腰 布;
他周游印度各地拥挤的城市和 贫穷污垢的乡村,主张用一种 革命性武器:和平不服从;
他没有办事处,没有兵卒,也 没有正式权利,可是能使印度 瘫痪,因为他一句话,群众就 会停工;
总督有镇压之权,殖民当局随时可宣布戒严; 不经起诉可逮捕、搜查和监督任何一个印度人; 不加审讯就可判刑; 警察有权解散群众集会和示威游行……
阿姆利则惨案(1919年4月):
两名民族主义者被当局逮捕,随后有三万市民聚集到市政府,要求释放被
捕者。示威群众遭到军警镇压。群众继续抗议,集会是和平的,但英军队没发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