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屋建筑学三章墙体

房屋建筑学三章墙体

第三章墙体一、试题(一)填空题1.墙体按其受力状况不同,分为和两类。

其中包括自承重墙、隔墙、填充墙等。

2.我国标准粘土砖的规格为。

3.墙体按其构造及施工方式的不同有、和组合墙等。

4.当墙身两侧室内地面标高有高差时,为避免墙身受潮,常在室内地面处设,并在靠土的垂直墙面设。

5.散水的宽度一般为,当屋面挑檐时,散水宽度应为。

6.常用的过梁构造形式有、和三种。

7.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与相同,高度不小于。

8.抹灰类装修按照建筑标准分为三个等级即、和三类。

9.隔墙按其构造方式不同常分为、和三类。

10.空心砖隔墙质量轻,但吸湿性大,常在墙下部砌粘土砖。

11.钢筋砖过梁通常用于洞口跨度不大于㎜的清水墙中,以获得与建筑立面统一的效果。

12.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宜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设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m 。

13.在建筑工程中,一般把导热系数值小于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

14.窗台应向外形成一定坡度,要求坡度大于。

15.散水宽度一般为600~1000 ㎜,并应设不小于的排水坡。

16.明沟沟底应做纵坡,坡度为,坡向排污口。

(二)选择题1.普通粘土砖的规格为。

①240 ㎜× 120 ㎜× 60 ㎜③ 240 ㎜× 115 ㎜× 53 ②240 ㎜× 110 ㎜× 55 ㎜240 115 553. 18 墙、 37 墙的实际厚度分别为4. 当门窗洞口上部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其过梁可选用① 平拱砖过梁 ④钢筋混凝土过梁5. 当室内地面 垫层为 碎砖 或灰土材料时 ,其水平防潮 层的位置应设6. 钢筋混凝土圈梁的高度应为砖厚的整数倍,并不小于① 115 ㎜ ④ 240 ㎜7. 圈 梁 遇 洞 口 中 断 , 所 设 的 附 加 圈 梁 与 原 圈 梁 的 搭 接 长度 应 满8. 墙体设计中,构造柱的最小尺寸为① 180 ㎜× 180㎜② 180 ㎜× 240㎜③ 240 ㎜× 240 ㎜④ 370 ㎜× 370 ㎜9. 半砖墙的顶部与楼板相接处为满足连接紧密,其顶部常采用或预留 30 ㎜左右的缝隙,每隔 1m 用木楔打紧。

①嵌水泥砂浆 ②立砖斜砌 ③半砖顺砌 ④浇细石混凝土10. 防火墙应直接设置在基础或钢筋混凝土框架上,并应高出非燃烧体屋 面不小于 400 ㎜,高出燃烧体或难燃烧体屋面不小于2. 半砖墙的实际厚度为① 120 ㎜② 115 ㎜ ③ 110 ㎜④ 125 ㎜① 180 ㎜和 360 ㎜ ② 180 ㎜和 365 ㎜ ③ 178 ㎜和 360 ㎜④ 178 ㎜和 365 ㎜②弧拱砖过梁③钢筋砖过梁①垫层高度范围内 ②室内地面以下 -0.06m 处 ③垫层标高以下④平齐或高于室内地面面层② 60 ㎜③ 120 ㎜①≤ 2h 且≤ 1000 ㎜ ② ≤ 4h 且≤ 1500 ㎜ ③ ≥ 2h 且≥ 1000 ㎜④ ≥ 4h 且≤≥ 1500 ㎜① 200 ㎜② 400 ㎜③ 500 ㎜④ 800 ㎜11. 在砖混结构建筑中,承重墙的结构布置方式有: A. 横墙承重;B. 纵墙承重;C. 山墙承重;D. 纵横墙承重;E. 部分框架承重。

①AB ② AC③D ④ ABCDE12. 纵墙承重的优点是。

①空间组合较灵活②纵墙上开门、窗限制较少③整体刚度好④楼板所用材料较横墙承重少13. 横墙承重方案中建筑开间在较经济。

① 3.0m ② 4.2m③ 2.4m ④ 5.7m14. 提高外墙保温能力可采用。

A.选用热阻较大的材料作外墙;B.选用重量大的材料作外墙;C.选用孔隙率高、密度小(轻)的材料作外墙; D. 防止外墙产生凝结水;E. 防止外墙出现空气渗透。

① ACD ② ABE③BE ④ ABCDE15. 墙脚采用等材料,可不设防潮层。

A.粘土砖;B. 砌块; C. 条石;D. 混凝土① ACD ② BCE③ ABD ④ CD16. 在考虑墙体的内外表面装修做法时,应尽可能使进入墙体的水蒸汽。

①进易出难②进难出易③进易出易④进难出难17. 下列哪种做法属于抹灰类饰面。

①陶瓷锦砖面②塑料壁纸面③水磨石面④大理石面18. 在玻璃幕墙立面划分中,通常竖挺间距不超过。

① 1.5M ② 1.8M。

A. 山墙;B.承重墙; C.非承重墙; D. 内墙 ;① 120 ㎜③ 180 ㎜③1.2M ④0.9M E. 空体墙。

① ADE ② BE ③ CD④ BC20. 在一般民用建筑中,小开间横墙承重结构的优点有 。

A.空间划分 灵活; B. 房屋的整体性好; C. 结构刚度较大; D. 有利于组织室内通风。

① ACD② ABC ③ BCD④ AD21. 在墙体设计中,为简化施工,避免砍砖,凡墙段长度在1500mm 以内时,应尽量符合砖模即① 115㎜② 120 ③ 125㎜④ 240 22. 钢筋砖过梁两端的砖应伸进墙内的搭接长度不小于mm 。

①20 ② 60③120④24023. 伸缩缝是为了预防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而设置的。

①温度变化②地基不均匀沉降③地震④荷载过大24. 隔墙自重由承受。

A.柱; B. 墙; C.楼板; D.小梁; E. 基础。

①AC ② CD③C④AE25. 天然大理石墙面的装饰效果较好,通常用于以下部位: 。

A. 外墙 面; B. 办公室内墙面; C. 门厅内墙面; D. 卧室内墙面; E. 卫生间内墙面。

①AC ② BDE③ AD④B26. 门垛凸出墙面不小于 ,宽度同墙厚。

19. 墙体按受力情况分为② 60 ㎜ ④ 240 ㎜(三)名词解释1.承重墙:2.隔墙:3.过梁:4.圈梁:5.组合墙:6.散水:7.勒脚:8.墙脚:9.窗台:10.踢脚:11.砌块填充墙:12.骨架墙:(四)简答题1.实体砖墙的组砌方式主要有哪几种?2.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如何确定?3.为什么自承重墙属于非承重墙?4.确定砖墙厚度的因素主要有哪几种?5.普通粘土砖的砖模尺寸与建筑模数是否一致?如何协调二者关系?6.勒脚的作用是什么?常用的材料做法有哪几种?7.窗台的作用是什么?8.木骨架隔墙的构造要点是什么?9.墙面装修按材料和施工工艺不同主要有哪几类,其特点是什么?10.平砌砖拱过梁的构造要点是什么?11.砖混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主要有哪些?12.圈梁的位置和数量如何考虑?13.门窗洞口上部过梁的常用做法有哪几种,其适用范围如何?14.构造柱的作用和设置要求?15.抹灰类墙面装修中,抹灰层的组成、作用和厚度是什么16.简述天然石板及人造石板墙面装修的构造要点。

17.简述墙体的设计要求。

18.简述砖墙的组砌原则。

19.抹灰类装修分为哪三种标准?各自的适用范围是什么?(五)绘简图题1.举例说明散水与勒脚间的节点处理,并用材料引出线注明其做法。

2.用图示例水平防潮层的三种材料做法。

3.用图示例说明贴面类墙面装修构造层次及材料做法。

4.用图示例钢筋砖过梁的构造要点。

5.用图示例圈梁遇洞口需断开时,其附加圈梁与原圈梁间的搭接关系。

6.用图示例水平防潮层的几种位置确定。

7.举例说明外窗台的构造做法。

8.举例说明组合墙中设保温层的构造做法。

9.图示构造柱的构造做法。

10.图示踢脚的构造。

11.图示散水的几种构造做法。

12.图示勒脚的几种构造做法。

(六)设计题依据下列要求,设计某建筑的墙身剖面节点大样。

已知:某砖混结构小学教学楼的教学区为三层,层高为 3.900 m ;室内外地面高差为0.600 m ;窗洞口尺寸为1800 mm× 2400 mm ;外墙选用普通粘土砖墙,厚度不小于240 mm;楼板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其他设计所需条件可自定。

要求:沿外墙窗纵剖,直至基础以上,完成图3-1 中①、②、③三个节点的构造详图。

剖切到的部分用材料图例表示,并用多层引出线注明构造做法。

图 3-1 外墙纵剖面二、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承重墙非承重墙非承重墙2.240 ㎜× 115 ㎜× 53 ㎜3.实体墙空体墙4.两道水平防潮层一道垂直防潮层5.600 ~1000 ㎜挑檐宽度+200 ㎜6.砖拱过梁钢筋砖过梁钢筋混凝土过梁7. 墙厚120 ㎜8. 普通抹灰中级抹灰高级抹灰9. 块材隔墙骨架隔墙板材隔墙10. 3 ~5皮11. 200012. 500 2 φ 6 113. 0.25KJ ( m.h.c )14.20%15.3%16.0.5% ~1%二)选择题1. ③2. ②3. ④4. ④5. ④6. ③7. ③8. ②9. ②10. ③11. ④12. ①13. ③14. ④15. ④16. ②17. ③18. ①19. ④20. ③21. ③22. ④23. ①24. ②25. ①26. ①(三)名词解释1.承担楼板或屋顶等外部荷载的墙体。

2.分隔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非承重内墙。

3.门窗洞口上部用于承担上部砌体荷载,并传递给两侧墙的水平承重构4.沿建筑物外墙、内纵墙和部分内横墙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

5.指两种或两种材料以上组合形成的复合墙体。

6.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地面设置的向外倾斜的防水构件。

7.外墙外侧与室外地面交界处的竖向保护构件。

8.墙脚是指基础以上靠近室内、外地面的墙段。

它包括勒脚、踢脚、墙身水平防潮层和散水等部分。

9.窗台是窗洞下部的排水构件,其目的一是导水,二是装饰作用。

件。

10.踢脚是室内地面或楼面与墙面相接处的构造处理。

其主要作用是加固保护内墙脚;遮盖楼面或地面与墙面的接缝;防止漏水、掉灰等。

11.砌块填充墙系指利用砖或砌块填充的非承重墙。

12.骨架墙系指填充或悬挂于框架或排架柱间,并由框架或排架承受其荷载的墙体。

(四)简答题1.实体砖墙的组砌方式主要有一顺一丁、多顺一丁、每皮丁顺相间式、两平一侧、全顺式等。

2.①当室内地面垫层为不透水材料时,其位置应设在室内地面垫层高度范围内,一般为室内地面下一皮砖处;②当室内地面垫层为透水材料时,其位置通常设在平齐或高于室内地面60 ㎜高度处;③当墙身两侧室内地面标高不等时,应在墙身两侧地面附近设两道水平防潮层和一道垂直防潮层。

3.自承重墙只承受墙身自身荷载,而不承受楼板、屋顶等传来的外部荷载,因此为非承重墙。

4.影响砖墙厚度的因素主要有:①砖墙所用材料的强度;②墙体自身的稳定性要求;③墙体的热工性能;④墙体的隔声性能;⑤砖的规格和砌式。

5.普通粘土砖墙的砖模数为125 ㎜,建筑的基本模数为100 mm,二者不统一。

在工程设计中房屋的开间和进深采用3M(300 mm),为避免在实际施工中砍砖过多,常采取:墙体长度小于1.0m 时,如门垛、窗间墙等,设计时应使其符合砖模数,如:240 ㎜、365 ㎜、490 ㎜、615 ㎜等;墙段长度大于1.0 m时,可不再考虑砖模数,以建筑模数为依据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