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三一重工人力资源竞争力分析报告
三一重工人力资源竞争力分析报告
品质改变世界
2
品质改变世界
3
品质改变世界
4
目的
本报告通过对徐工、柳工等八家上市公司的年报 分析,旨在说明工程机械行业目前人力资源的存量情 况,以及我们的竞争伙伴面对日益成熟的市场竞争, 所采取的人才政策。本人希望通过本报告能为公司的 人员优化,为未来的人力资源规划,为公司的人才战 略提供有益的参考。
财务人员比例,三 一和中联明显偏高
8
第一章 人力资源存量分析
三、学历结构对比:三一高学历人员总量占有绝对优势
6000
5000
4000
3000
2356
2000
656
1000
980
0 中联
其他
2356
大专
656
本科以上 980
3732
608 711
徐工 3732 608 711
2337
806 451
山推 2337 806 451
1881
20 113168 215
1051
110 541 326 869
1857
0 比中例联
财务人员 31.43%5 销售售后 156.52%0 产品研发 187.85%0 管理人员 9.358%0 生产工人 522.180%7
徐工比例
741.5% 51008 .1% 4849.6% 76195.2% 316019.6%
山推 比例 柳工 比例 厦工
39 1.1% 52 1.9% 20 221 6.1% 225 8.2% 118 527 14.7% 345 12.6% 136 454 12.6% 228 8.3% 215 1953 54.3% 1881 68.9%1051
比例三工一重
1.1%110 6.25%41 7.2%326 11.48%69 551.58%57
品质改变世界
11
11
第一章 人力资源存量分析
六: “其他人员”中三一比例偏高
单位:万元
三一重工 徐工 山推 桂柳工
中联重科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总人数 其他人员 总人数 其他人员 总人数 其他人员
2035 440 21.62% 2756 234 8.49% 3745 294 7.85%
5295 332 6.27% 4911 192 3.91% 5051 107 2.12%
柳工的工人比例最 高达68.9%。作为 一个传统制造企业, 应该生产工人比例 越高越好。
品质改变世界
10
10
第一章 人力资源存量分析
五、研发人员所占比例对比:三一无绝对优势
20.00%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0%
中联
品质改变世界
7
7
第一章 人力资源存量分析
二、员工职位结构对比:三一重工处于劣势
5000 4500 4000 135 3500 620 3000 750 2500
380
2000 1500 1000 2107
500
Hale Waihona Puke 74 508 484 769
3109
39
221
52
527
225
454
345
228
1953
比例
2.9% 14.4% 8.7% 23.2% 49.6%
注: 从年报看,各公司分别含有不同数量的“其他人员”,本章第六节作统计分析。
品质改变世界
8
三一重工生产工人 比例最低(49.6%)、 研发人员数量(326 人)和所占比例 (8.7%)均没有优 势
不考虑统计口径偏 差,我司管理人员加 上文职人员数量 (869人)和所占比 例(23.2%)均为行 业中最多。
2041
370 320
柳工 2041 370 320
1547
164 182
厦工 1547 164 182
1896
838
1011
三一 重工 1896 838 1011
三一重工大专以上 人数(1849)及所 占员工比例(49.38 %),分别比中联高 出213人和8个百分 点,与其他竞争伙伴 相比更具有绝对优势。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中联
人数 3992
徐工 5051
山推 3594
柳工 2731
厦工 1893
宣工 3838
临工 1160
三一重 工
3745
注:1、本报告中所有数据均来自年报,除特别说明外均不包含劳务工; 2、三一重工人数中含当时确认调入总部的营销和商务人员93人; 3、中联2019年兼并了浦沅和湖机导致年底人数剧增; 4、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12月31日。
3832 457 11.93% 3835 400 10.43% 3594 481 13.38%
2677 154 5.75% 2756 96 3.48% 2731 50 1.83%
1450 0 0.00% 3992
0.00%
年报中的“其他人员” 是指一般文职类人员和后勤服务类人员,三一重工 分别占总人数的3.75%和4.1% (不含劳务工)。我司此类人员比例远高于上述 其他几家企业(除山推),存在后勤服务配置过量问题。据了解,中联重科类 似我司后勤服务类工种大多数实行外包。
人数
徐工
人数
山推
人数
柳工
人数
厦工
人数
三一 重工
人数
2003年末 18.8 750 9.60 484 14.7 527 12.6 345 7.20 136 8.70 326
研发人员总数和 所占比例中联最高, 其次为山推,三一 无绝对优势。
注:这里可能存在统计口径的偏差,据了解中联将从事技术管理和生产管理 人员列入了技术人员,其他公司统计口径不详。
品质改变世界
9
9
第一章 人力资源存量分析
四、生产人员所占比例对比:三一比例最低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中联
人数
徐工
人数
山推
人数
柳工
人数
厦工
人数
三一 重工
人数
2003年末 52.8 2107 61.6 3109 54.3 1953 68.9 1881 55.5 1081 49.6 1857
品质改变世界
5
5
第一章 人力资源存量分析
第一节 总人数对比分析 第二节 员工职位结构对比分析 第三节 学历结构对比分析 第四节 生产人员所占比例对比分析 第五节 研发人员所占比例对分析 第六节 “其他人员”对比分析
品质改变世界
6
6
第一章 人力资源存量分析
一、总人数对比:徐工人数最多,三一、中联和宣工相近。
品质改变世界
12
12
第二章 人力资源流量分析
第一节 员工总量流动对比分析 第二节 大专以上学历员工流动对比分析 第三节 管理人员占员工比例流动对比分析 第四节 研发人员占员工比例对比流动分析 第五节 营销售后人员占员工比例流动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