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管理办法
第三十二条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包括城市商业设施、文化设施、体育设施、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含社会福利设施)、邮政设施的规划。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应当遵守以下原则:
(一)属城市居住区、工业区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必须与居住区、工业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时投入使用;
(二)应当大力进行市(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市(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当与城市各级组团中心的形成与完善相结合;
(三)密度1区、密度2区应当加快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填空补缺、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水平;
(四)密度3区、密度4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要高标准,配套设施要齐全;
(五)大、中型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应当处
理好其功能与城市交通、城市景观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人、车流量大的公共服务设施,应当进行动、静态交通分析,合理组织人、车流集散。
第五十条城市商业设施包括城市商业中心、商业网点、肉菜农贸市场、专业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城市商业中心可分为市、区两级。
城市商业网点设施的规划建设的标准和千人指标应当符合表3-7、3-8规定。
肉菜农贸市场服务半径应当不大于500米,服务人口为2-3万人,建筑面积为2000-2500平方米。
肉菜农贸市场宜独立设置,如因用地面积局限需与其它功能建筑混合设置,则其建筑应当满足消防、环保、卫生、人流和货物集散要求,并应当设置不小于100-200平方米的室内外卸货场地。
专业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应当符合交通、环保、卫生等专业管理要求;应当以节约和合理使用用地、减少交易过程中流通环节、减少城市交通量为原则;大型专业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应当选址于城市出入口地段。
专业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应当独立设置,不得与住宅等混合设置。
第五十一条城市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电影院、社区文化中心(含社区残疾人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站的建设标准和千人指标应当符合表3-7、表3-8的规定;
(二)必须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保障区级文化设施(如区级少年宫、区级图书馆、科学馆等)的建设,提高广州市文化设施水平;
(三)必须保护现有文化娱乐设施,不得擅自改变现有文化娱乐设施用地的使用性质。
旧城区现有文化娱乐设施改建时,应当相应增加文化娱乐设施面积;
(四)大型文化娱乐设施场所,应当配套建设人车流集散广场、社会停车场和集中绿地。
第五十二条城市教育设施规划建设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中学、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建设标准、千人指标应当符合表3-7、表3-8的规定;中学、小学、幼儿园、
托儿所的选址和布局,应当充分考虑其教学环境及交通安全的要求,远离污染源(高速公路、城市快速道、工厂、仓库、加油站等)、城市主要道路交叉口和城市交通频繁地段;
(二)现有高等院校,应当重点完善现有学校基本设施和设备,学生平均用地面积未达到国家标准的,有条件的可以适当调整增加用地;
(三)严格保护学校用地,严禁侵占学校用地,禁止将现有学校教学用地改作住宅、商业用房等,扶持发展残疾人教育等特殊学校;
(四)不得利用学校范围内的绿地、活动场地设置地下车库、地下商场或者从事商业经营活动。
第五十三条城市体育设施建设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每30万人的地区设体育中心一个,用地面积8至10公顷,包括标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网球场等。
旧城区体育中心应当结合旧城改造逐步完善;城市新区新建体育中心其选址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
(二)运动场、游泳场、球类场地的建设标准和千人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