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科技手抄报图片大全简单

小学生科技手抄报图片大全简单

小学生科技手抄报图片大全简单
先秦时代我们的先人已经积累了许多这方面的认识,在探寻铁矿时常会遇到磁铁矿,即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

这些发现很
早就被记载下来了。

《管子》的数篇中最早记载了这些发现:“山
上有磁石者,其下有金铜。

”其他古籍如《山海经》中也有类似的
记载。

磁石的吸铁特性很早就被人发现,《吕氏春秋》九卷精通篇
就有:“慈招铁,或引之也。

”那时的人称“磁”为“慈”他们把
磁石吸引铁看作慈母对子女的吸引。

并认为:“石是铁的母亲,但
石有慈和不慈两种,慈爱的石头能吸引他的子女,不慈的石头就不
能吸引了。


当把两块磁铁放在一起相互靠近时,有时候互相吸引,有时候相互排斥。

现在人们都知道磁体有两个极,一个称N极,一个称S极。

同性极相互排斥,异性极相互吸引。

那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但对这个现象还是能够察觉到的。

到了西汉,有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他利用磁石的这个性质做了两个棋子般的东西,通过调整两个棋子极性的相互位置,有时两个
棋子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

栾大称其为“斗棋”。

他把这个新
奇的玩意献给汉武帝,并当场演示。

汉武帝惊奇不已,龙心大悦,
竟封栾大为“五利将军”。

栾大利用磁石的性质,制作了新奇的玩
意蒙骗了汉武帝。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
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

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
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北宋刻字工人毕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间,用质细且带有粘性的胶泥,做成一个个四方形的长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
一个字一个印,放在土窑里用火烧硬,形成活字。

然后按文章内容,
将字依顺序排好,放在一个个铁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热压平,就可以印刷了。

印刷结束后把活字取下,下次还可再用。

这种印刷方法虽然原始简单,却与现代铅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后来,元代著名农学家与机械学家王桢发明了木活字,并创造出比较简捷的适于汉字复杂特点的转盘排字方法,后来又发明了金属
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进。

唐代的雕刻印本传到日本,8世纪
后期日本完成了木板《陀罗尼经》o以后又传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
共和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一带和东欧。

15世纪,德国人学会了用
合金铸宇,从此毕升首创的活字印刷在欧洲各地推广开来。

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

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

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引铁的性质。

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

经过多方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可以实用的指南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