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太阳能光伏玻璃幕墙技术研究及应用实践——以长沙中建大
厦为例
作者:何韶瑶, 李祎君, 李水生, 蔡燕君
作者单位:何韶瑶,李祎君(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长沙,410082), 李水生,蔡燕君(中建(长沙)不二幂墙装饰有限公司,长沙,410004)
刊名:
建筑学报
英文刊名:ARCHITECTURAL JOURNAL
年,卷(期):2009,(2)
引用次数:0次
1.薛杰可持续发展设计指南:高环境质量的建筑 2006
2.王国祥.潘国平对光电幕墙的推广应用的初步探讨.大众科学 2007
1.会议论文谢士涛.黄向阳.何清深圳南玻大厦光伏幕墙技术2008
文章通过对深圳南玻大厦光伏幕墙系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的全面介绍,阐述了光伏幕墙系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过程。
该系统工程的设计全面考虑了包括地理气候条件、建筑美学、结构安全、建筑功能、光电使用效率与使用寿命等居多因素,使用了多项建筑新技术,使太阳能在建筑上的应用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该光伏幕墙工程的实施,对光伏幕墙系统的实际应用与推广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2.期刊论文龙文志.LONG Wen-zhi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建筑节能2009,37(7)
从当前世界金融危机促进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的观点入手,论述了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定义、原理、类型、方式、特点和要求,介绍了薄膜光电池在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及优势,列举了一些国内外案例,光伏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将成为功效最佳、价格最低廉的替代新能源,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任重道远.
3.期刊论文龙文志.LONG Wenzhi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建筑技术2009,40(9)
从当前世界金融危机促进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人手,论述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定义、原理、类型、方式、特点和要求;列举了一些国内外实例;证明光伏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将成为功效最佳、价格最低廉的替代新能源.
4.会议论文谢士涛.黄向阳.何清深圳南玻大厦光伏幕墙技术2008
文章通过对深圳南玻大厦光伏幕墙系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的全面介绍,阐述了光伏幕墙系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过程。
该系统工程的设计全面考虑了包括地理气候条件、建筑美学、结构安全、建筑功能、光电使用效率与使用寿命等居多因素,使用了多项建筑新技术,使太阳能在建筑上的应用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该光伏幕墙工程的实施,对光伏幕墙系统的实际应用与推广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5.期刊论文龙文志.LONG Wenzhi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续1)-建筑技术2009,40(10)
(上接2009年第9期第839页) 3.2设计重点 (1)建筑设计应与光伏系统设计同步进行.建筑设计根据选定的光伏系统类型,确定光伏组件形式、安装面积、尺寸大小、安装位置;了解连接管线走向;考虑辅助能源及辅助设施条件;明确光伏系统各部分的相对关系.
6.期刊论文龙文志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09(7)
本文从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入手,介绍了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定义、原理、类型、方式、特点和要求;论述了薄膜光电池在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及优势,列举了一些国内外案例,光佚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将成为功效最佳、价格最低廉的替代新能源,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任重道远.
7.期刊论文龙文志.LONG Wenzhi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续2)-建筑技术2009,40(11)
(上接第2009年第10期第937页) 4.9 武汉日新科技光伏工业园光伏建筑一体化并网 电站 武汉日新科技光伏工业园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并网发电综合示范园区和产业化基地.项目位于武汉东湖开发区日新科技光伏工业园,总投资6605万元,设计规模1.2~1.4MW,年发电量160~180万kW·h,相当于节约标准煤648 t,减排二氧化碳1 697.76 t,二氧化硫38.88 t.
8.期刊论文刘诚.Liu Cheng光伏发电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住宅科技2009,29(8)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已形成了产业化,在建筑幕墙领域目前也有了示范性的应用.文章介绍了光伏发电的原理以及当前太阳能电池的主要类型,分析了太阳能在建筑幕墙的应用前景.
9.期刊论文谢士涛.黄向阳.何清深圳南玻大厦光伏幕墙技术-太阳能2008(1)
通过对深圳南玻大厦光伏幕墙系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的全面介绍,阐述了光伏幕墙系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过程.该系统工程的设计全面考虑了包括地理气候条件,建筑美学、结构安全、建筑功能、光电使用效事与使用寿命等诸多因素,使用了多项建筑新技术,使太阳能与建筑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10.会议论文朱磊.陆剑平.卜增文.刘俊跃.李毅.曾勇光伏幕墙系统热环境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一)2007
本文建立了光伏幕墙系统的数学模型,并结合工程案例夏季工况实测,应用CFD流体软件模拟对光伏幕墙系统的热环境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提出在光伏幕墙系统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需综合考虑系统发电性能及其对建筑热环境的影响,优化通风设计,实现合理利用太阳能、降低建筑能耗的目的。
本文链接:/Periodical_jzxb200902039.aspx
下载时间:2010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