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题酒店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

主题酒店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

一、主题酒店简述世界上最早的主题酒店兴起于1958年加利福尼亚的Madonna Inn,首先推出12间主题客房,随后发展到109间,成为当时最早、最具代表性的主题酒店。

发展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现在该城被称为“主题酒店之都”。

世界最大的16家主题酒店中,拉斯维加斯就有15家,主题酒店是拉斯维加斯酒店业的灵魂和生命。

中国的主题酒店(Themed Hotel或Theme Hotel)是舶来品。

在国外,主题酒店仅仅是独特概念酒店(Unique Concept Hotels)中的一种。

独特概念酒店主要包括主题酒店(Themed Hotel)、设计酒店(Design Hotel)、生活方式酒店(Lifestyle Hotel)、精品酒店(Boutique Hotel)、联合品牌酒店(Co-Branded Hotel)、优质服务酒店(Service Quality Hotel)。

主题酒店是以文化为主题,以酒店为载体,以客人的体验为本质,上述几点加在一起就构成了主题酒店的基本定义。

主题体现在酒店的各方面、各个功能层次上及体现特定的文化氛围,顾客以个性化的服务取代刻板的、模式化的服务,让顾客获得享受、知识、回味无穷的快乐。

同时,主题酒店是指以酒店所在地最有影响力的地域特征、文化特质为素材,来设计、建造、装饰、生产和提供服务的酒店。

其最大特色是赋予酒店某种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建设具有全方位差异性的酒店氛围和经营体系,从而营造一种无法比拟和复制的独特魅力与个性特征。

二、主题酒店类型自然风光主题此种酒店超越了以自然景观为背景的基础阶段,把富有特色的自然景观搬进酒店,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场景。

比如位于野象谷热带原始雨林深处的西双版纳树上旅馆,它的主题创意来源于科学考察队为了更深入的观察野象的生活习性。

历史文化主题设计者在酒店建筑了一个古代世界,以时光倒流般的心理感受作为吸引游客的主要卖点。

顾客一走进酒店,就能切身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浓郁氛围。

如玛利亚酒店推出的史前山顶洞人房,抓住“石”做主题性文章,利用天然的岩石做成地板、墙壁和天花板,房间内还挂有瀑布,而且沐浴喷洒由岩石制成,浴缸也是石制的。

城市特色主题这类酒店通常以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文化特点的城市为蓝本,以局部模拟的形式和微缩仿造的方法再现城市的风采。

如中国首家主题酒店深圳威尼斯酒店就属于这一类,酒店以著名水城威尼斯的文化进行包装,利用了众多可反映威尼斯文化的建筑元素,充分展现地中海风情和威尼斯水城文化。

名人文化主题以人们熟悉的政治或文艺界名人的经历为主题是名人文化酒店的主要特色,这些酒店很多是由名人工作生活过的地方改造的。

如西子宾馆,由于毛泽东27次下榻于此,陈云从1979年到1990年每年来此休养,巴金也曾在此长期休养,推出了主席楼、陈云套房和巴金套房,房间里保留着他们最爱的物品和摆设。

艺术特色主题凡属艺术领域的音乐、电影、美术、建筑特色等都可成为这类酒店的主题所在。

Madonna Inn就有以电影《美国丽人》为背景的一种美国丽人玫瑰房可供选择。

位于八达岭长城脚下的公社酒店则以独特建筑取胜,它是由亚洲12名建筑师设计的11幢别墅和1个俱乐部组成的建筑群,公社每栋房子均配有设计独特的家具,训练有素的管家随时可以为客人提供高度个性化的服务,住客可以在此充分体验亚洲一流建筑师在这里展现的非同寻常的建筑美学和全新的生活方式。

三、中国主题酒店发展历程初创阶段1995年,中国第一家有主题的酒店——以乒乓文化为主题的玉泉森信大酒店开业,客房300间。

酒店建成了1000多平方米的乓球馆,成立了乒乓球俱乐部,拥有业的教练员、陪练员和裁判员队伍,为乒乓文化地深入挖掘提供了专业的人才保证。

在此阶段,可以说是玉泉森信酒店一开始出于为国家乒乓球事业做贡献而做出的无意识的主题尝试,收益却颇为丰厚。

转型式发展阶段在中国酒店业走向成熟时,集团化酒店占领市场优势、经济型酒店如日中天,一些三、四星级酒店在夹缝中求生存,处境极为尴尬,明智的是这批酒店并没有选择打价格战,而是选择转型——不仅是企业制度而且还包括经营管理模式上的转型,即主题酒店。

中国道家文化第一庄——青城山下的鹤翔山庄便是转型而来。

1996年创建于四川成都的鹤翔山庄经过六年的改造后,成为一家以道教文化为主题的酒店。

鹤翔山庄立足自身深厚的地理、历史优势,深入挖掘道家文化资源,凭借鹤翔品牌、道家养生理念及酒店服务功能,创新开发了集道家武、医、食为一体的“鹤翔太极养生基地”,成为国内第一家四星级特色饭店。

这一阶段中,我国部分星级酒店凭借所处地的文化优势转型打造主题酒店,取得了不菲的经济效益回报。

自由式发展阶段以上成功例子,证明了酒店主题化的确可以使酒店的经营管理独树一帜,从而解决酒店市场产品同质化、消费者需求个性化、旅游过程体验化及参与国际竞争等问题。

于是不少地方也开始大批兴建主题酒店。

在此期间,酒店的主题选择开始多样化,并出现异域文化。

但是由于缺乏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借鉴,开始出现主题选择与区域文化、目标市场脱节等问题。

有组织的发展阶段2004年4月国际主题酒店联盟在北京成立。

这标志中国主题酒店的建设由分散开始走向了统一。

2005年11月在广东江门召开“国际主题酒店研究会发展(古兜)论坛”上已形成了“国际主题酒店研究会”雏形,并正式授牌了三国文化主题酒店成都京川宾馆、道家文化主题酒店鹤翔山庄、盛唐文化主题酒店广东古兜温泉谷、乒乓文化主题酒店玉泉森信大酒店等22家“中国主题酒店”。

在此阶段,酒店行业协会、行政机构积极参与,促进了中国的主题酒店走向标准化国际化。

四、中国主题酒店发展现状市场规模主题酒店作为一种正在兴起的酒店发展新形态在国外已有50多年的历史,而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长,但是因为其有利于酒店挖掘特色文化、丰富产品供给、提升个性服务、增强消费体验、克服同质竞争、改变产业格局、促进酒店模式创新、推动酒店发展,所以主题酒店无疑成为今后酒店业发展的选择。

随着市场参与者的增加,各类细分市场将被充分进入,未来,由高、中、低价格组成的主题酒店价位体系将形成。

随着主题酒店在中国的成功经营和发展,酒店的经营者们掀起投资主题酒店业的热潮,其投资额度也逐年的提升.相对于中档酒店或经济型酒店,投资者往往会由于投入资金的数额和经营回报等问题,更倾向于建造五星级的豪华型酒店,主题酒店的规模也随之扩大。

2014年我国主题酒店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94亿元,较2013年同期的163亿元增长19.02%。

图表2009-2014年中国主题酒店市场规模数据来源:产研智库发展特点主题酒店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认同,成为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方向中国政府将多举措、多形式推动中华文化建设与走出去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台了一系列决议和政策。

针对旅游业在,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把“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商业街区,鼓励发展特色餐饮、主题酒店”作为旅游业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让广大游客游得放心、游得舒心、游得开心,在旅游过程中发现美、享受美、传播美”的重要举措。

政府的支持激励了行业的发展,主题化、特色化建设的方式进一步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中国涌现了一大批内涵丰富多彩,产品特色缤纷的主题酒店。

富有主题魅力的住宿设施已成为宾客消费的一种需求习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也成为人们人生价值的重要激发点。

酒店的品质生活体验不仅包含产品功能层面的要素,更包含产品中文化、尊严、个性、记忆等精神层面的要素。

据相关调查显示,中国旅行者期待酒店具有文化特色的旅行者比例高达82.3%,同时在对酒店中国元素和异国元素的比较中,48.1%的旅行者认为中国元素重要,31.4%旅行者认为异国元素重要。

主题酒店正是适应这种消费需求变化,通过文化资源深厚的推动力、导向力、凝聚力、鼓舞力赋予酒店更深层次的内涵,形成和反映一种积极、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使消费者在消费体验的过程中,形成强烈的思想共鸣和精神满足,并通过充分享受酒店带来的乐趣,进而对自身生活方式形成一种满足与肯定的积极心态。

主题化、特色化已成为所有住宿设施建设的习惯性思维逻辑在政府鼓励、市场需求和行业自身发展的多重因素引导下,主题化、特色化、体验化的酒店建设方式已成为行业的共识,主题酒店的创建方式更是突破了星级酒店的范畴,进入到连锁酒店、乡村酒店、旅游客栈等多业态、多层次的旅游住宿业中,形成了声势浩大的主题酒店、特色酒店、精品酒店、主题客栈、文化民宿、主题游轮的建设热潮,因此许多业界人士发出了中国主题酒店建设已进入黄金发展阶段的呼声。

主题酒店标准化建设开始起步,逐步发挥引领作用在行业特色化、主题化建设逐渐高涨的形势下,国家旅游局,各省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和促进本地区主题酒店的发展。

同时为进一步规范主题酒店的建设,促进文化旅游住宿的发展,不少地方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开始着手相关规范和标准的制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四川、浙江、山东、安徽、北京已出台各自的地方标准,商务部也推出了自身的主题酒店评定标准,国家旅游局在2014年9月启动了《主题精品酒店标准》的编制工作。

标准的编制和出台,标志着中国主题酒店建设已从企业自发、单体探索、自然发展的初期阶段进入到了顶层鼓励、群体研究、规范发展的新阶段。

五、主题酒店投资分析投资者为什么要做主题酒店?他们并非是为了主题而去生硬地营造一个主题,做主题是因为市场竞争使然。

主题酒店核心讲就是产品差异化的过程,因此需要在竞争中寻找一种差异化的产品,再去营造主题、构建主题,做精品、做个性。

做一个主题酒店或者个性酒店,除了之前提到的“市场竞争使然”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个性化酒店和传统酒店、主题酒店最大的差异是没有范本可循,是产品的一次创新,做一个主题酒店、精品酒店会非常辛苦。

所以,做一个个性的、经典的、有创意的主题酒店的前提就是你必须对这个项目的研发能力有一个评估。

作为投资方来说,做酒店主要是要考虑如何让管理方的标准去满足一个特定本土市场的营运模式。

酒店的成功与否可以用社会效益、产品等各种各样的指标去评判,但在商业投资里,判断其是否成功只有一个评判的标准就是投资回报,从这个角度来讲,如何把它转化到对标准和设计的控制上来,实际上是管理这个酒店项目的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这个意义上说,设计是放在最后一个环节的,因为在此之前要先确定如何去做这个酒店。

六、主题酒店发展前景展望发展空间主题酒店在发达国家已是一个十分成熟的赚钱市场,但在中国还未成气候。

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不仅给全世界投资人带来信心,而且发展壮大了中国国有大企业和层出不穷的民营企业,给中国国内消费市场带来了强劲的上升空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