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推荐------------------------------------------------------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考与建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考与建议从邓小平同志提出素质教育的理念,到江泽民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再到胡锦涛同志将素质教育写进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工作报告,近 30 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将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和理念。
十八大报告中首次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尽管这样,全国素质教育总的情况却是推而不进。
应试教育甚至愈演愈烈,我国目前教育的症结在哪里?有何解决方法呢?一、我国目前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1904 年癸卯学制颁布、 1905 年废除科举至今。
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已逾百年。
从 1977 年重新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制度至今,中国当代教育的改革已有 30 多年。
应当说,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和改革,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劲动力。
但是,不能回避的是,今天的中国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让人痛心疾首的问题。
有些问题甚至是深层次的。
例如应试教育、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问题,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急需突破的瓶颈。
1 / 13目前教育中的一些现象,似乎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的教育任务南辕北辙。
比如,门庭若市的培优班、挤破头的小升初、减不下来的大书包、追逐名利的办学机构种种现象都指向一点,育分远比育人更具诱惑力。
一些大学生无心学习专业知识,除准备考研的学生外,不少学生只为混个毕业证,因为中小学没日没夜的强制性学习经历,已经让他们对学习深感厌恶。
这样就出现了一种有趣而怪异的现象:幼儿园变成了小学,中小学变成了大学,大学变成了不学。
这种现象导致的连锁效应更让人痛心:为了考上一所好大学,一些家长不惜重金让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补课,一直补到高中毕业,孩子们根本没有童年可言;个别老师为补课挣钱。
上课留一手,谁来补课给谁讲:部分学校为提高升学率,恶意竞争,优秀的生源成了教师赚钱的工具。
孩子们的考试分数上去了,但自学能力、创新能力、道德水准下降了。
让教育回归常识。
回归人性,已是刻不容缓之事。
二、素质教育难以全面推进的原因推进素质教育势在---------------------------------------------------------------最新资料推荐------------------------------------------------------ 必行,可为什么总是推而不进呢?主要是由两个误区造成的。
误区一:没有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很多人一谈素质教育就以为,知识技能越多越全面素质就越高,于是,让孩子上各种兴趣班,恨不得孩子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琴棋书画无所不能。
在这样的误区里,孩子本来就够重的学业负担上,又加了很多的砝码,非但没能减负又增加了新的负担。
事实上,素质教育的核心是道德教育,其内容和形式是两全教育,即面向全体的教育和全面发展的教育。
因为只有立德才能树人,正如古语所云: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讲的就是人生不同阶段的德育问题。
只有心智成熟和道德健全,才会构建起一个人的精神大厦,才能培育出一个人的精神禀赋,精神才是终身发展的不竭资源和不朽动力。
只有面向全体的教育才能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全面发展的教育才能解决每一个个体的人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全面发展就是通过科学教育让人求真而启智,通过道德教育让人向善而积德,通过艺术教育让人变美而可爱,通过体育教育让人健康而长寿。
一个真、善、美、健的人,才是一个高素质的人,只有这3 / 13样的教育才会让人变得优秀,从而获得幸福。
德是基础,它能促进智力因素更好地发展,因此,在立德树人这一基础上的两全教育,才是教育的使命,也是素质教育的丰富内涵。
误区二:把素质教育和升学率对立起来虽然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
甚至是对立的理念,但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升学率,两者并不矛盾。
即使在目前这样的教育体制下,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更能提高升学率,这方面成功的例子也很多。
一个没有理想抱负的人,学习是不会有动力的;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学习同样也不会有动力。
我曾问过我校当年中考全市排名只有 125 名的任国亭同学,高考是如何考取清华大学的?为什么能有如此大的进步?他说:是您的励志教育让我有了做人的目标和坚持的力量,是老师的感恩教育让我懂得了只有努力走向成功,才有能力报答受苦受累的父母。
由此可见,不要把素质教育和高考对立起来。
只有走出误区,着力推进素质教育,我们才能找到出路。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建议经过深入思考分析,我归纳了一个建议方案,可以概括为1263 综合配套建议方案,即坚---------------------------------------------------------------最新资料推荐------------------------------------------------------ 持一个核心,尊重两个规律,推进六项改革,加强三项监管。
(一)坚持一个核心一个核心,即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哪所学校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样回答:在幼儿园,我学到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做错事要道歉、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生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从他的回答中我们不难看出,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根本立德树人。
德为才之帅,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
因此,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核心,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真正做到要成才。
先成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首次被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具有里程碑意义。
5 / 13它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进一步丰富了人才培养的深刻内涵。
因此,立德树人,任重道远。
(二)尊重两个规律两个规律,即尊重人的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和学生全面发展的两全教育。
1. 尊重人的成长规律,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人的成长有其自身规律,教育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和价值追求,即在坚持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修养的前提下,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需要和期望。
十八大报告提出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这是对教育人才观、质量关的科学阐释,也是我们的教育理想。
教育者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个体的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每个学生都主动活泼地发展。
努力使每个天赋、兴趣和爱好各不相同的孩子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尽量避免围绕高考而培养出千人一面的教育。
激活、守护、培育美好人性,是基础教育最核心、最崇高的价值使命与哲学境界。
因此,尊重学生成长规律,让每个学生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得到最好的教育和发展是教育的职责。
2. 尊重人的认知规律,使每个学生郜得到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是持续一生的,在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人都会面临着需要---------------------------------------------------------------最新资料推荐------------------------------------------------------ 解决的心理社会问题,该问题引起个体心理发展的矛盾与危机。
如果能顺利解决每一阶段所面临的矛盾与危机。
就会对个体心理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相反,则会产生消极影响。
因此切忌揠苗助长和填鸭式的教育,要按照人的认知发展规律去使每个孩子得到最优发展,使他们在不同的认知阶段得到相对应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执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热爱学习、享受成长的过程,让教师成为培育兴趣、塑造人生的良师益友,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让学生学会自学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从而得到全面发展,真正实现让每一位学生都走向成功。
(三)推进六项改革,实现强国教育梦改革开放让中国成为经济大国,然而,要真正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非改革教育不可!许多由弱变强的国家都因教育这个秘密武器而实现了一个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盛。
因此,我们要想实现文明、民主、富强的美丽中国,离不开先进的现代化教育。
要想促进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从大国教育发展为强国教育,就需要建立新的教育哲学和教育理想,需要形成新的教育发展战略7 / 13和目标模式,需要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进而实现强国教育梦。
1. 校长队伍改革教育家型校长是新时期对校长办学提出的新要求,但教育家是稀缺资源。
如果没有一个发现选拔人才的机制,黄金也必将永远埋在地下与泥沙为伍。
我常常和师生们讲,校长说到底是一种职业,一种使自身和他人变得更加高尚和幸福的职业。
因此,只有实现校长的职业化,才有可能培养出教育家型校长。
这就必须深化校长队伍改革,校长的选拔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按照公开选拔、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原则遴选任用校长,校长再选聘副校长,真正让那些爱教育、懂教育的人脱颖而出。
有思想的校长才能办出有文化的学校。
有了一支专家型职业化的校长队伍,才能带出一支学习型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贯彻党和政府在新时期的办学方针和理念。
因此,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工作,引领校长专业发展势在必行。
2. 教师队伍改革教师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抓好了教师队伍的改革,才能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最新资料推荐------------------------------------------------------ 因此,要以素质教育为总体要求,改革教师队伍。
通过实行全员聘用制、岗位责任制、绩效工资考核制和内部结构工资制等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让教书育人的好教师享受到应有的尊重和待遇,让那些师德有问题的教师走下讲台,下岗或转岗,不再误人子弟。
3. 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改革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学生学习增效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