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商事 合同法

国际商事 合同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概述
• 在今后的国际商事活动中, 《通则》将会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国际影 响。
• 3.1.2 《通则》的基本原则
• 《通则》的第一章中确立了国际商事合同的三个基本法律原则: • (一) 缔约自由原则 • 缔约自由是国际贸易的一项基本原则, 也是现代国际经济秩序的基
• (二) 合同必须信守原则 • 合同必须信守, 是指合法、有效的合同一经订立, 对当事人就具有
约束力。根据这一原则, 除非有合法的理由, 任何一方当事人均不 得单方修改或终止合同。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概述
• 这里的“合法理由”主要指当事人的协商一致, 或者法律规定的特 殊事由, 如欺诈、胁迫、错误等。因此, 《通则》第1.3 条规定: “当事人仅能根据合同条款或通过协议或根据通则的规定修改或终止 合同。” 此外, 合同的约束力一般是对合同当事人而言的, 但在某 些情况下合同也可能对第三人发生影响。
下一页 返回
3.1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概述
• 由该协会制定的公约有7 个, 包括1964 年的《国际货物买卖合 同成立统一法公约》和《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等, 协会参与 制定的现行公约有10 个, 包括1980 年的联合国《国际货物买 卖合同公约》等。其中,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是国际 统一法运动的重要成果, 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世界上一些 主要国家, 如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以及我国等都加入了该公约。 但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仅局限于国际货物销售领域, 对合同法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如合同的效力、合同的解释等未作规 定, 因而在适用的广泛性方面便受到很大的限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概述
• 1980 年, 协会成立了一个特别工作组负责起草统一规则的草案 , 这个工作组由代表世界主要法系的合同法和国际贸易法专家组成 , 我国政府也派代表参加了该工作组。经过14 年坚持不懈的努力 , 历经反复多次的讨论和修订, 1994 年5 月, 工作组终于完 成了《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以下简称《通则》) 的制定工作, 并 在国际统一私法理事会第73 届会议上获得通过。《通则》的正文 分7 章, 共119 条, 分为总则、合同的成立、合同的有效性、合 同的解释、合同的内容、合同的履行和不履行等7 章。它在世界各 国合同法和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基础上, 进一步全 面地确立了国际商事合同的各项法律原则,并总结和吸收了国际商事 活动中广泛适用的惯例和最新立法成果。
•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通则》所规定的“诚实信用和公平交易原则 ” 是指“国际贸易中的诚实信用和公平交易”, 也就是说, 必须按 照国际贸易的特殊情况, 而不是按照国内贸易的情况或者各国国内 法的标准来解释这一原则。
上一页
返回
3.2 合同的订立
• 3.2.1 要约
• (一) 要约的概念和构成 • 《通则》第2.2 条规定: “一项订立合同的建议, 如果十分确定,
第3 章 国际商事合同法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 概述 合同的订立 合同的效力 合同的内容 合同的履行 不履行与救济方法
返回
3.1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概述
• 3.1.1 《通则》的制定
• 由于世界各国的合同法制度存在着内容上的差异, 这就给国际商事 交往带来了许多障碍和不便。有鉴于此, 一些国际组织便专门致力 于各国合同法的统一工作, 希望借此制定出能为各个不同国家所认 可的统一合同法规则, 促进国际商事活动的顺利进行。在这方面, 成立于1926 年的国际统一私法协会起步较早, 成绩也较为显著 。该协会至今已经完成70 多项研究和立法工作, 内容涉及货物买 卖、货物运输、信贷、旅游等领域。
• (三) 诚实信用和公平交易原则 • 《通则》第1.7 条第(1) 款规定: “每一方当事人在国际贸易交
易中应依据诚实信用和公平交易的原则行事。” 《通则》所规定的 这一原则是一项强制性规定, 不允许当事人加以排除或限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概述
• “诚实信用和公平交易原则” 在《通则》中的很多条款得到了直接 和间接的适用, 它实际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诚实信用, 主要 指当事人在订立和履行合同时应互相信赖、互相配合, 应正当地行 使权利、善意地行事, 不应进行欺诈、胁迫和乘人之危; 二是公平 合理, 主要指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应大致相等, 一方当事人不应利用 自己的优势强迫对方接受不公平条款, 也不得在合同履行时造成另 一方的不合理支出, 等等。
并表明要约人在要有两个: • (1) 内容十分确定。要约的内容十分确定主要是指要约应包含有 未来协议的各项主要条款。但与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不 同, 《通则》并未规定内容十分确定的具体标准。相反, 它更强调 当事人是否存在合意, 以及不完整的要约内容能否通过其他方式加 以补充。
石。根据缔约自由原则, 当事人有权自由订立合同, 也有权自由确 定合同的内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概述
• 但现代商业社会的缔约自由不可能是一种绝对的自由, 因此《通则 》也规定了一些限制性条款,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国内的 强制性立法, 根据《通则》第1.4 条的规定, 各国的强制性立法, 当事人不得以协议形式予以排除; 其二是某些重要的合同事项, 如 诚实信用和公平交易原则、合同的效力等, 《通则》规定当事人对 这些内容不得予以减损。
下一页 返回
3.2 合同的订立
• 如果当事人确实存在合意, 或者要约的内容可以通过《通则》的解 释规则、默示条款或当事人已建立的习惯做法或惯例加以补充, 无 论要约的内容如何简单, 都应当视为有效的要约。
• (2) 表示受约束的意旨。这主要是指要约人本人应愿意受要约的 约束。当然, 除了本身使用“要约” 字眼等情况外, 要约人的这种 意思表示很少明确地表述出来, 这就要求根据具体的情况去推断。 实际上, 由于国际和国内立法的普遍规定, 向公众发出的广告或商 品目录等, 应视为要约邀请而不是要约, 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因此, 除了某些特殊情况外, 向公众发出的建议很容易就可以看出 发出建议的人并没有受其约束的意思表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