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结构设计
2、路基高度H,是指路堤的填筑高度加上路面结构厚度或 路堑的开挖深度,是道路中桩原地面标高与路基设计标高 的相差值。 3、边坡坡度: b 1: = 1:m H 式中:b—边坡宽度; H—边坡高度。 4、其它设施: ①取土坑; ②弃土堆; ③护坡道; ④碎落台。
三)、路堤设计 1、路堤(路床)是指路面的基础,是路面以下80㎝范围内 的路基部分,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荷载。 ① 路床 a. 上路床: 0 ~ 30㎝ b. 下路床: 30 ~ 80㎝ ② 路堤 a. 上路堤: 80 ~ 150㎝ b. 下路堤: 再往下 2、地基的处理 ①原地面坡度陡于1:5时,应开挖台阶; ②原地面坡度陡于1:2.5时,应采用石砌护脚。
②根据自然区划、土质类型。排水条件及路床表面距地 下水位或地表积水位的高度按《规范》确定。
公路自然区划
指为了区分不同地理区域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影响 的差异性,并在路基路面的设计,施工和养护中采取合 适的设计参数和技术措施,以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和稳 定性,对全国进行了公路自然区划,即将自然条件相近 的地区划分为同一自然区。 《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对我国进行了自 然区划,分为三个等级, 1.Ⅰ区 北部多年冻土区 2.Ⅱ区 东部温暖季冻区 3.Ⅲ区 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 一级区划7个 4.Ⅳ区东南湿热区 二级区划52个 5.Ⅴ西南潮湿区 6.Ⅵ 西北干旱区 7.Ⅶ 青藏高寒区
一般路基设计
一)、一般路基:是指在正常工程地质条件下修筑填挖 高度不超过设计规范或技术手册所允许的范围,其设 计可直接参照现行设计规范或标准图,不必个别论证 和详细验算。 1、高路堤:填土高度超过18m,填石高度超过20m。 2、深路堑:大于20 m的挖方。 二)、路基的基本构造: 1、路基宽度B,根据“路基横断面设计” 确定
路基土的强度指标
布西奈斯克公式:
2 p(1 U 0 ) r E 0 r
式中:P—集中力(kN) U0—土的泊松比(0.35) E0—土的弹性模量(μpa) r—距集中力作用的距离(㎝)
距集中力为r的表面变化(㎝) — r
15
i 1、当路基建成后,用刚性承载板测定 pi 、
E0
七、路基的断面形式
1、路基的基本断面形式: ⑴路堤 ⑵路堑 ⑶半填半挖
路基横断面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 ①一般路堤
护坡道:一般公路1~2m, 高速公路>3m. ②河路堤
路基必须保持一定的高度。有防护工程。
③ 半填半挖路基 当自然横坡陡于1:5时,路堤基地应挖成台阶,宽 ≥1m,且有2-40%向内倾斜的坡度。挖方边坡上方5m 以外设截水沟。
道路结构设计与施工
一般路基设计
一﹑路基理论
是道路工程的基础,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 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荷 载。 二﹑路基工程的特点 1、结构简单; 2、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 3、有大量土石方工程。
三、路基设计的内容
1、选择合理的路基断面形式;
2、选择路基填料与压实标准; 3、确定边坡形状和坡率; 4、路基排水系统设计和排水构造物设计; 5、防护加固工程设计。
D
4
(1 U
2 0
p )
i0 D—刚性承载板直径, D=30㎝; 0 —土基泊松地, =0.35; pi —回弹变形小于1mm的各级荷载单位压力总
和;
—各级荷载单位压力作用下,回弹变形小于
i
1mm的回弹变形总和。 2、当新路设计时,估算E0
式中:Wc —土的平均稠度 WL—100g平衡锥所测土样液限含水量(%) WP—100g平衡锥所测土样塑限含水量(%) W—路床80cm深度内的平均含水量(%) 根据分界稠度WC1 ,WC2, WC3查表4.1 P125确定: 干燥WC>WC1, 中温WC1>WC>WC2 潮湿, C2>WC>WC3 过湿, WC<WC3
④矮墙路基 用于土质松散处。矮墙用浆砌或干砌片石,高度不宜 超过2m,顶宽0.5m-0.8m,墙内坡竖直,外坡为1:0.21:0.5.填方矮墙用浆砌片石,高不宜超过1.5m.软土地 或冰冻严重地段不宜采用。
⑤护肩路基
用于坚硬岩石陡坡地段。 填方不大,不宜填筑时。
⑥砌石路基
用于坚硬岩石地段,填方较大不宜建筑时采用。
四、路基的基本要求
1、要有足够的稳定性; 2、要有足够的强度; 3、要有足够的刚度; 4、要有足够的耐久生。
五、路基常见病害
1、路堤沉陷 2、路基边坡坍方
⑴剥落 ⑵碎落 ⑶滑坡 ⑷崩塌
3、路基翻浆 4、路基沿山坡滑动
六、路基产生病害的原因
1、不良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2、不良水文、气候因素; 3、设计不合理; 4、施工不按操作规程和设计要求进行。
3、路基填料
最理想的材料应当是稳定性好、压缩性小,便于 施工压实及运距短的土、石材料。
①填料分类 a.砾石(gravel),不易风化石块:渗水性强,水稳性好,强度高,塑性变形小。 b.碎石土(crushed stone)、卵石土、砾石土、粗砂、中砂。渗水性强、水稳性好。 c. 砂性土(sandy soil)良好强度及水稳生。 d. 粘性土 (cohesive soil) 渗水性差 e. 粉性土 (silty soil)干燥时易碎,潮湿时会形成水分积聚。 f.重粘土, 渗水性极差。 ②填料原则,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 a.砾(角砾)类土、砂类土优先选用。 b.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易溶盐超过限量的土,不得直接用。 c. 冰冻地区路床及浸水部分路堤不能直接采用粉质土。 d. 强风化岩石、浸水后易崩解的岩石不宜作为浸水部分填料。 e. 细粒土含量超过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时应凉晒或掺入石灰、固化材料。 f.桥涵台背、挡土墙背填料应优先选用砾(角砾)类土、砂类土。
⑦土墙路基
⑧脚路基 当山坡上的填路基 有斜坡下滑的倾向 时采用。
⑨挖方路基
路基的干湿类型
1、湿度来源 ①大气降水 ②地面水 ③地下水 2、干湿类型 ①干燥 ②中湿 ③潮湿 ④过湿
划分依据
①根据实测不利季节路床表面以下80cm深度内土的平均 稠度 Wc :
wl w wc wl w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