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包钢股份整体上市案例分析演讲稿

包钢股份整体上市案例分析演讲稿

包钢股份整体上市案例分析演讲稿大家好,今天我们为大家分析包钢股份上市的案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目录,我们从整体上市的理论回顾、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和包钢股份及宝钢集团企业介绍这三个方面来为大家介绍。

上节课,上一组同学已经非常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理论,这里就帮助大家简单回顾一下整体上市的理论部分。

一、代理理论与企业整体上市:集团企业整体上市后,母公司和子公司公司合二为一,此时母公司转移上市公司资产、利润,利用关联交易、违规担保和挪用资金等行为自然不复存在,因此整体上市有利于降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间的代理成本。

二、企业边界理论与企业整体上市:企业边界理论认为企业的边界存在一个嘴最优点,在这一点上企业的效率处于最优状态,在最优点左面,企业没有达到最优边界,可以通过兼并等方法扩大企业边界实现最优。

而在最优点右面。

企业已经超出了最优边界,就可以通过企业分拆等方法来缩小企业的边界以实现最优。

企业边界又分为企业横向边界和企业纵向边界。

企业的横向边界是指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和种类。

从规模经济来看,企业规模的扩大,就能享受固定成本分摊和专业化生产的模式。

从范围经济来看,集团公司上市后,知名度提高,下属公司可以享受集团品牌这个无形资产的范围经济的好处。

整体上市就是集团公司对企业纵向边界的重新优化组合。

整体上市意味着上市公司的资产完整性、业务独立性都大为提高,而且是把集团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转换成了上市公司内部的资源配置,这显然有利于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

但当整体上市后因规模扩大带来的组织成本的增加超过了外部交易成本时,也就不宜参与整体上市,而是应该进行收缩性的资本运营。

三、协同效应理论与企业整体上市:协同效应就是指企业生产、营销、管理的不同环节,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共同利用的统一资源而产生的整体效应。

它是指企业整体上市后竞争力增强,导致净现金流量超过企业整体上市前各项资产预期现金流量之和,或者整体上市后公司业绩比两项资产独立存在时的预期业绩高。

协同效应主要包括管理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

集团公司在实现整体上市后,企业的组织资本、组织经验与管理人员会发生内部流动,这就会产生管理能力的转移,产生管理协同效应。

财务协同效应主要表现在减少交易成本和形成营销经济性。

减少交易成本从内部来看,可以避免市场中原本存在的交易成本,变外部交易为内部协调;从外部角度看,可以形成企业经济活动中的购买经济性,整体上市后的我iye,可通过大批购买和增强讨价还价能力而获得实惠,达到降低采购环节中的交易成本,并最终降低企业成本总额,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整体上市后,良好的商誉和品牌效应还可以带来产品更高的附加值,增强企业的现金净流入,形成营销经济性。

现在我们进入第二部分: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钢铁企业“双悖论”困局在城市化进程中,钢铁的需求仍然呈上涨的总体趋势,但是,近年来我国的钢铁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行业的发展。

所谓“双悖论”,意为我国钢铁企业同时受到上游与下游的压力。

在上游,由于我国自身的铁矿石储量和质量都不足以自给,大量的铁矿石依赖进口,截止2010年6月,我国铁矿石的对外进口依存度已经达到54.84%。

这是中国进口铁矿石数量增长示意图,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2000年至2009年中国进口铁矿石的增长节节攀升,与进口量和依存度逐渐提高相呼应的却是铁矿石价格的一路上涨。

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最近九年铁矿石价格和涨幅示意图中得出。

虽然在09年的金融危机中,涨幅和价格均有所下降,但在10年达到了价格和涨幅的顶峰。

出了铁矿石这一原料的飞涨外,运输成本的增加也使得钢铁企业在钢铁成本上完全失去控制,既是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却并不意味着拥有铁矿石的定价权。

下面我们借此来分析一下铁矿石大量进口却毫无发言权的原因。

中国在原材料供应链中处于劣势地位,从根本上来说,与中国的钢铁业本身的市场结构有本质的关系。

这种市场结构导致的结果是中国钢铁企业对上游和对下游都没有控制力。

尽管今天我国钢铁企业逐步找到了和上游企业谈判的技巧,但是实际上中国仍然处于被动,其很大原因是我们没有进入真正的定价机制的环节中间去,要打破此前形成的定价规则并重新建立一套规则,对中国来说非常困难。

在下游,我国钢铁企业在钢材的价格上却陷入了恶性竞争的怪圈,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也早已曾为不争的事实。

这是全球钢企最新十强,从图上的标志来看,中国企业占了些许的比例。

是的,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有5家来自中国可谓占据了半壁江山。

可想而知,在同时受到上下游挤压的情况下,我国钢铁行业的困境。

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骆铁军日前透露,2010年各行业平均利润为6%,而钢铁行业才3.5%,是所有行业中最低的。

二、产业集中度低,行业并购重组重新洗牌目前我国处于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虽然钢铁行业竞争比较充分,但我国的钢铁行业集中度并不高,从全球来看,美国4家钢铁厂的产量占全国的61%,日本4家钢铁厂的产量占全国的75%:而在2009年,我国6家200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仅占全国产量的32.8%。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产业集中度。

首先是产业集中度的定义。

产业集中度也叫市场集中度,是指市场上的某种行业内少数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等方面对某一行业的支配程度,它一般是用这几家企业的某一指标(大多数情况下用销售额指标)占该行业总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一个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如何,表明它在市场上的地位高低和对市场支配能力的强弱,是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志。

影响产业集中度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产业竞争、技术水平和政策环境四个方面。

就经济发展来说,国内需求的放量增长,是产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中国巨大的国内需求也吸引了跨国公司开发中国市场,加剧了产业内的竞争。

但中国城乡、东中西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形成了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往往会削弱品牌的集中程度。

在政策环境方面,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对一些产业设的发展进行调整,对产业集中度具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技术要求不高的行业,集中度往往较高。

市场激烈的竞争会淘汰许多落后的企业,可以使产业集中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企业之间的并购也可以促使产业集中度的提高,与此同时,已经形成规模的企业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相关企业可建立某种形式的联盟,同样可以为提高产业集中度创造条件。

低产业集中度的企业的突围途径有:一、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是一个企业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价值的内涵不仅仅是创造利润,还包括为客户、员工、合作伙伴、股东提供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企业竞争力与持续发展力。

二、供应链重组:供应链是一种在上游供应商、制造商、渠道商、终端、顾客之间创造价值与重组价值的方法与工具。

供应链越长越扩散,就越要求供应链上的不同类型的企业采取同样的标准,好让每个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能一环扣一环地毫无摩擦、毫无损耗地循环往复地进行下去。

水平式地互创价值是供应链的核心内容。

三、通过渠道变革:品牌与渠道是相辅相成的,品牌的提升依靠渠道的拓展,而且渠道的拓展又会促进与推动品牌的突围。

品牌是渠道的纲、是渠道的魂,在品牌思想的统帅下,渠道的拓展会变得更加顺利和有效。

现代的竞争就是利益集团和合作团队的竞争,只有跟合作伙伴一起合作逐步在统一品牌的指导下,进行渠道的变革和资源的有效组合,才能真正促进和推进品牌的升级和提升。

四、通过终端创新:终端是品牌的载体,一个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许多环节,仅从市场角度讲,就涉及到品牌战略、产品研发、销售模式、价格体系、传播策略等等。

但是消费者能够接触到和看到的只有终端,终端形象是由产品的静销力与摆放、导购员的销售能力与服务、店子的知名度与综合实力以及店面的装修、布置与生动化等反映出来给顾客的综合印象。

一般低集中度行业的企业在高空的、线上的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终端的创新来实现品牌突围。

五、通过长尾理论:“长尾理论”是将原先不怎么被重视的那80%非关键的市场和低收益客户等用新技术串起来进行个性化定制来满足他们的需求,“积少成多,涓涓细流,汇聚成河”。

许许多多的小众市场聚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

而对于钢铁产业区域性的兼并和产业链的兼并或许是解救之道。

一、区域性的兼并:中国钢铁现在内部使用是很大的一块,其中大量的是用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用在钢铁业的粗加工上,这种情况下市场半径就不能太大,否则运输成本太高,利润非常低,所以从兼并的角度来看,更倾向于地区性的兼并。

二、产业链的兼并:产业链的兼并可能比横向兼并更重要。

同质的横向的兼并非常多,这样形成一种产能自身的扩张和产能的简单复制,本质上来说并没有实现技术上的进步。

而如果高端企业去兼并那些低端企业,使其真正实现技术上的提升。

最后,我们对包钢股份及包钢集团企业进行一下简单介绍。

一、包钢股份简介:包钢股份(6000010),全称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为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于1999年6月29日由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要发起人。

它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钢铁类上市公司,其产品在国内商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是包钢股份的十大股东截至2011-09-30的十大股东,从中可以看出包钢集团企业的持股比例最高为61.20%。

二、包钢集团企业简介:宝钢集团,全称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1954年建厂的包头钢铁公司,1959年投产。

1998年,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制为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包钢集团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设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

包钢拥有“包钢股份”和“包钢稀土”两个上市公司,是我国主要钢轨生产基地之一、品种规格较齐全的无缝钢管生产基地之一,除此之外,还拥有矿业、非钢两大产业。

“十二五”期间,将建设“大包钢”,成为世界最大的稀土钢生产基地和最具竞争力的稀土生产、科研基地,年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以上。

这是包钢集团股权结构图。

三、包钢股份整体上市简介:2007年9月20日,包钢股份公告称,公司以2.3元每股向包钢集团发行30.32亿A股,筹集资金将用于收购包钢集团钢铁主业资产,实现集团钢铁主业整体上市。

整体上市前,包钢股份的主要资产只有轧钢厂组成的轧钢体系。

整体上市后,包钢股份拥有了从焦化、烧结、炼钢、轧钢等核心生产工序在内的港台生产工艺流程及与之配套的能源辅助系统,形成“一体化”的完整钢铁业务链。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包钢整体上市的动因。

在介绍包钢股份整体上市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个概念:整体上市。

整体上市是与分拆上市相对应,指对已分拆的母公司通过各种运作手段,实现集团整体资产上市。

整体上市能够克服分拆上市的一些弊端,一方面有利于消除上市公司与母公司间的关联交易、违规担保和资金挪用等市场瘤疾,另一方面有利于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做好,以进一步发挥企业集团的产业优势、产品优势与管理优势,降低企业与市场的交易费用与交易成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