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滑板车企业标准

滑板车企业标准

两轮电动滑板车通用技术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动平衡车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蓄电池为动力源的电动两轮电动滑板车(除特殊用途外)。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本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文件。

GB/T 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示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检验方法测验A:低温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检验方法测验B:高温GB/T 2423.3-2016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 2423.17-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GB/T 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 4943.1-2011 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17799.1 1999 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试验GB 17799.3-2012 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发射GB/T 34668-2017 电动平衡车安全要求及测试方法SJ/T 11685-2017 平衡车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规范GB/T 5169.16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6部分:试验火焰 50w水平与垂直火焰测试方法GB 24155-2009 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安全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两轮电动滑板车一种具有车轮、脚踏板和操纵杆,可能还会带有鞍座,以蓄电池为动力能源,由直流电机驱动,用与娱乐、休闲、短途代步的低速车辆。

3.2 续行里程 covered distance after charging电动两轮滑板车的蓄电池经充满电后,能达到的纯电动行驶距离。

3.3 制动 brake使用者通过控制电子刹车指拨或机械刹车把等结构,使其车轮停止或减速的动作。

3.4 远程控制软件 remote control software一种安装在智能移动终端上的应用软件,通过无线连接可以对电动滑板车进行设置、控制或监测。

3.5 外壳 enclosure具有3.6、3.7、3.8或3.9所规定的一种或多种功能的设备的一个部件。

注:一种类型的外壳可以在另一种类型的外壳里面(例如,电气防护外壳在防火防护外壳里面,或防火防护外壳在电气防护外壳里面)。

另外,一种外壳可以提供多种类型外壳的功能(例如,兼有电气防护外壳和防火防护外壳的功能)。

注:改写GB 4943.1-2011 定义1.2.6.13.6 防火防护外壳 fire enclosure用来使设备内发生的着火或火焰的蔓延减小到最低限度的设备部件。

[GB 4943.1-2011 定义1.2.6.2]3.7 机械防护外壳 mechanical enclosure用来减小有机械危险和其他物理危险造成伤害的危险的设备部件。

[GB 4943.1-2011 定义1.2.6.3]3.8 电气防护外壳 electrical enclosure用来限制接触可能带危险电压或危险能量水平的零部件的设备部件。

注:改写GB 4943.1-2011 定义1.2.6.43.9 环境防护外壳 environmental enclosure用来限制设备外部环境物质进入设备而损坏内部零件或产生危险的设备部件。

3.10 装饰件 decorative part位于外壳外部不起安全防护作用的设备零部件。

[GB4943.1-2011 定义1.2.6.5]3.11 漏液 electrolyte leakage可见的液体电解质的漏出。

[GB/T 28164-2011 定义1.3.9]3.12 充电上限电压 upper limited charging voltage制造商规定的电池或者电池组能承受的最高安全充电电压。

[GB 31241-2014 定义3.9]3.13 放电截止电压 discharge cut-off voltage制造商规定的放电终止时电池或电池组的负载电压。

[GB 31241-2014 定义3.11]3.14 主动保护元件 active protective device需要电源来驱动的保护元器件,比如电池管理系统,控制集成电路等。

3.15 被动保护元件 passive protective device不需要借助电源来驱动的保护元器件,比如熔断器等。

4.整车技术要求4.1 整车主要技术性能要求4.1.1 综述电动滑板车主要技术性能的设计应首先满足其可安全行驶,电动滑板车安全行驶的必要条件可参考附录A进行分析和评估,当附录A中的必要条件不满足且需要仲裁时,应以实际路试结果为准。

4.1.2续航里程电动滑板车需要按照XX.XX规定进行实验测试,续航里程不得低于产品设计标称里程。

4.1.3 最高车速电动滑板车需要按照XX.XX规定进行实验测试,最高设计车速应不大于25km/h(20km/h平衡车国标)。

4.1.4 制动性能电动滑板车需要按照规定进行实验测试,以最高车速行驶时,其干态制动距离应不大于4m。

4.1.5 爬坡能力骑行者从静止状态启动进行爬坡,斜坡坡度为14°,标准载重下行驶距离不少于5米,应无断电、电机失速、自动停止等异常情况。

4.1.6 过沟坎能力电动滑板车需要按照规定进行实验测试,应无断电、电机失速、自动停止等异常情况。

4.1.7 涉水能力电动滑板车需要按照规定进行实验测试,应能正常行驶,发声发光等信号功能正常,各功能正常运行,绝缘电阻值应大于1MΩ。

4.1.8 阻燃能力电池组盒以及其他非金属材料部件应能承受GB/T5169.11规定550℃的温度下的灼热丝试验,电源线插接件的绝缘材料部件,应能承受GB/T5169.11规定750℃的温度下的灼热丝试验。

4.2 功能及组件要求4.2.1 开关电动滑板车应配有明显易于接触且不易操作出错的主控装置来接通和关断驱动电源,切该装置应由用户自主行为来触发。

4.2.2 自动关机功能具备自动关机功能的电动滑板车在开机状态下静置不长于20min,整机应自动关机。

4.2.3 无线连接具有采用遥控器或远程控制软件无线遥控车辆开机、关机、限速、锁车等功能的电动滑板车,其控制有效距离均不得低于2m。

4.2.4 可折叠机构电动滑板车的可折叠机构(若有)应设计为可以通过简单、稳定、安全的方式锁紧来使用。

在行驶过程中,锁紧装置不应触碰到车轮等运动部件,并且在行驶时可折叠机构不应发生意外松开、轻易误操作情况下松开或是有明显的脱扣风险。

电动滑板车的可折叠机构(若有)应符合的规定。

4.2.5 电池和电池组电动滑板车的电池和电池组的性能应能保证电动滑板车可在其预期使用条件下正常运行。

滑板车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的性能应符合SJ/T 11685-2017的要求。

4.2.6 电机电动滑板车的电机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电动滑板车的电机功率应进行制造商标称参数的一致性检查。

通过在测功机上保持电机带标称最大负载时的转速来进行试验,如无特殊说明,电机的控制应使用制造商规定的原配控制器。

电机的实际输出情况应与标称额定输出功率的偏差不大于±10%。

4.2.7 充电器电动滑板车的充电器或电源应符合GB 4943.1一2011的规定。

对于户外使用的充电器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关于户外使用的规定。

4.3 安全性4.3.1 综述电动滑板车应具有足够的安全性以保证电动平衡车可在其预期使用条件下正常运行。

电动滑板车的安全性应符合GB/T 34668一2017。

4.3.2 导线布局所有电气导线应捆扎成束、布局整齐,导线夹紧装置应选用绝缘材料,若拆用金属材料,则必须有绝缘外衬;插接件应插接可靠,无松脱;电气系统所有接线均不应裸露;与充电电源连接的系统中可能存在带电部件,在任何操作情况下均应有适当的防护装置,防止人体与其直接接触。

4.3.3 电线要求电动滑板车的各电路导线最小横截面积应符合GB4706.1的25.8条表11要求。

4.3.4 绝缘电阻电动滑板车按照规定进行实验测试,绝缘电阻值应大于20MΩ。

涉水实验后,绝缘电阻应大于1MΩ。

4.3.5 耐压测试电动滑板车按照规定进行实验测试,电路元件应不被击穿,滑板车能正常使用。

4.3.6 电池组短路保护电动滑板车的充电电路和电池输出端应有相应的短路保护装置,规格参数需要符合标称值。

4.3.7 电池组过充电保护电动滑板车按照规定进行实验测试,电池保护电路应发挥作用,电池组盒应无外壳破损、着火、爆炸等异常现象。

4.3.8 电池组过放电保护电动滑板车按照规定进行实验测试,电池保护电路应发挥作用,电池组盒应无外壳破损、着火、爆炸等异常现象。

4.44.4 机械安全性要求4.4.1 震动电动滑板车按照规定进行测试,滑板车应不发生短路,连接处不出现松动;测试后车辆能正常安全骑行。

4.4.2 冲击、撞击电动滑板车按照规定进行测试,滑板车五金不出现断裂,电路不发生短路,试后车辆能正常安全骑行。

4.2.3 踏板静态负荷电动滑板车按照规定进行测试,滑板车五金部分不出现明显变形,车体不能出现机械性断裂或可见性裂纹。

4.5 环境适应性要求4.5.1 盐水浸泡电动滑板车按照规定进行测试,电池组应不起火、不爆炸、补漏夜。

4.5.2 热循环电动滑板车按照规定进行测试,电池组应不起火、不爆炸、补漏夜。

4.5.3阻燃4.5.4 标识耐久性电动滑板车按照规定进行测试,标识应清晰易懂,标识牌、表示贴纸应不易撕下,并不发生卷曲。

5 检验方法5.1.1 环境条件除有特别规定条件外,试验应在温度为25℃±5℃,相对湿度为不大于75%,大气压力为86KPa~106KPa的环境中进行。

本标准中试验路面为水平沥青路面或水平混凝土路面,坡度误差应小于1°。

5.1.2 检测仪器数据误差要求Ⅰ、电压测量装置准确度:不低于 0.5 级;Ⅱ、电流测量装置准确度:不低于 0.5 级;Ⅲ、温度测量装置准确度:±0.5℃;Ⅳ、时间测量装置准确度:±0.1%。

5.1.3 骑行者质量本标准的测验中,骑行者质量为75Kg,为标称额定载重,不足75Kg 骑行者应当增加配重至75Kg。

骑行者在进行实验是,应当佩戴头盔、护膝等安全防护装备。

5.2 整车性能试验5.2.1 续航里程骑行者以最高车速在试验路面上骑行,直至低电量报警或无法加速为止,测试三次,记录平均里程。

实际测试数据应当符合标称里程。

5.2.2 整车质量(重量)将整车(含电池组)放在磅秤上称其重量;电动平衡车重量应当符合标称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