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6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解读——暖通

06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解读——暖通

工业建筑能耗范围
1 用于照明、供暖、通风、空调、净化、制 冷(包括风机、水泵、空气压缩机、制冷机、 电动阀门、各类电机及设备、控制装置、锅炉、 热交换机组等)系统的全年能耗量; 2 用于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预防设施的 全年能耗量; 3 用于1~2款所没有涉及的各种设备和系统的 电、煤、汽、水、气、油等各种能源的全年能 耗量。 4 工艺设备回收的能量,当用于生活、改善 室内外环境时,为回收该部分能量所消耗和回 收的能量。
根据能耗范围进行计算或模拟
计算 方法
由年综合能耗减去工艺能耗
根据实际运行记录数据进行统计
判定方法

行业清洁生产标 准或国家、行业 和地方规定的综 合能耗指标 根据行业指标 直接进行对比 选择同类型行业 进行指标对比

二、暖通空调部分条文解读
能源利用指标:
5.1.2 设备的能效值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1、空调、供暖系统的冷热源机组的能效值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 效率等级》GB 19577规定的2级及以上能效等级; 2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组的能效值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 效率等级》GB19576规定的2级及以上能效等级; 3 、多联式空调机组的能效值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
源效率等级》GB 21454规定的2级及以上能效等级; 4 、风机、水泵等动力设备(消防设备除外)效率值达到现行国家标准《通风机能效限定值
及能效等级》GB 19761和《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9762规定的2级及 以上能效等级;
5 、锅炉效率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锅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4500规定的2级及 以上工业锅炉能效等级; 6 、电力变压器效率达到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4790规 定的2级及以上能效等级; 7 、配电变压器的能效限定值达到现行国家标准《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 值》GB 20052的规定。
节能措施:
5.2.17 公用和电气设备(系统)设置有效的节能调节系统。
采用信息化技术,根据 冷热源、空压机、风机、
水泵、电气等设备的功
能特点,对其实时运行 工况数据进行检测,并
进行控制调节。推动企
业运营节能工作顺利开 展。
二、暖通空调部分条文解读
节能措施:
5.2.18 常。 施工完毕后,对制冷、空调、供暖、通风和除尘等系统进行节能调试,调节功能正
长X宽X高=44X15X9.4
1、 室内温度升不上来,车间工作区温度达不到设计 温度要求; 2、 旋流风口附近温度却非常高; 3、 在室外气温不是太低,室内没有热负荷的情况下,
空调系统中的电辅助加热器一直开启;
4、 空调机组控制室显示送、回风温度过高,和设计 参数严重不符。
二、暖通空调部分条文解读
暖通条文比重
得分 4 1.5 0.8 0.6 1.1 0.8 0.8 0.8 0.8 1.1 1.1 0.8 0.8 0.8 0.8 0.8 0.6 1.1 1.1 0.8 1.1 0.8 0.6 0.5 1 1 1 1.2
合计
28.2
二、暖通空调部分条文解读
能源利用指标:
5.1.1 单位产品(或单位建筑面积)工业 建筑能耗指标应达到下列国内同行业水平。 1 基本水平; 2 先进水平; 3 领先水平。
本条款涉及的节能调试不同于根据《通风与空调工程施
气品质。蒸发冷却技术广泛运用于干燥
地区的空调系统中。
二、暖通空调部分条文解读
节能措施:
5.2.15 设计时正确选用冷冻水的供回水温度,运行时合理设定冷冻水的供回水温度。
适应于对湿度要求不敏感的车间
二、暖通空调部分条文解读
节能措施:
5.2.16 在满足生产工艺条件下,空调系统的划分、送回风方式(气流组织)合理并证实节 能有效。
效使用空间的工业建筑。
消减成本,增加利润
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消耗
开发市场,持续发展
适应绿色经济大潮,进入新市场
改善管理,推动创新
推动技术及产品创新,增强竞争能力
减少污染,提升品牌价值
积极倡导绿色建筑理念
一、标准编制情况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 (GB50878-2013) :
一、标准编制情况
星级等级划分:
二、暖通空调部分条文解读
节能措施:
5.2.10 在满足生产和人员健康前提下,洁净或空调厂房的室内空气参数、系统风量等的调 整有明显节能效果。
按需设计车间温湿度和新
风量。 根据室内工艺和人员的要 求进行适当调节。
二、暖通空调部分条文解读
节能措施:
5.2.11 采用有效措施,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二、暖通空调部分条文解读
节能措施:
5.2.1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参数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参考文献: 国家标准 《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统一标准》
二、暖通空调部分条文解读
节能措施:
5.2.2 有温湿度要求的厂房,其外门、外窗的气密性等级和开启方式符合要求。
门窗气密性差或者开启方式不当会增加室内外 的热湿交换,改变室内的热湿负荷,需要严格控制 室内外空气的热湿交换,建筑外门、外窗的气密性 等级和开启方式应符合要求。
控制灵活。
二、暖通空调部分条文解读
节能措施:
5.2.13 设有空调的车间采用有效的节能空调系统。
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适用于各类恒温恒湿或低湿度(含湿量不低
于2g/kg干空气,相对湿度不低于20%)要求的工业厂房。
蒸发冷却技术:蒸发冷却过程以水作为
制冷剂,对大气环境无污染,而且可直 接采用全新风,可极大地改善室内的空
1、分布式热电冷联供技术,实现能
源的梯级利用,综合能源利用效率达
到80%以上。 2、空调冷冻水的梯级利用
二、暖通空调部分条文解读
节能措施:
5.2.12 高大厂房合理采用辐射供暖系统。
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优点: 节能(计算温度低或0.8~0.9 修正系数、无高度附加)。 加热快。 温度梯度低。
二、暖通空调部分条文解读
节能措施:
5.2.8 风机、水泵等输送流体的公用设备合理采用流量调节措施。
调节方式:台数控制、电机调速(变极数、变频等)以及风机入口 导叶调节技术等。
调节原则:台数控制往往是首选的基础性的调节措施,投入少、效
果明显。若需要,在此基础上,再采用电机调速(变极数、变频等) 或其他调节措施。 注意事项:需注意变频器本身也是用电设备。当风机、水泵长期处 于满负荷或接近满负荷使用时,采用变频器可能会增加电耗。此外,
二、暖通空调部分条文解读
序号
1
2
3
4
5 6
类型 条文 能源利用 5.1.1 单位产品(或单位建筑面积)工业建筑能耗指标应达到下列国内同行业水平。 指标 5.1.2 冷热源、风机水泵、锅炉、变压器能效值 5.2.1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参数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5.2.2 有温湿度要求的厂房,其外门、外窗的气密性等级和开启方式符合要求。 5.2.3 合理利用自然通风。 5.2.6 合理利用自然采光。 5.2.14 根据工艺生产需要及室内、外气象条件,空调制冷系统合理地利用天然冷源。 5.2.8 风机、水泵等输送流体的公用设备合理采用流量调节措施。 5.2.9 按区域、建筑和用途分别设置各种用能的计量设备或装置,进行用能的分区、分类和分项计量。 节能措施 5.2.10 在满足生产和人员健康前提下,洁净或空调厂房的室内空气参数、系统风量等的调整有明显节能效果。 5.2.11 采用有效措施,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5.2.12 高大厂房合理采用辐射供暖系统。 5.2.13 设有空调的车间采用有效的节能空调系统。 5.2.15 设计时正确选用冷冻水的供回水温度,运行时合理设定冷冻水的供回水温度。 5.2.16 在满足生产工艺条件下,空调系统的划分、送回风方式(气流组织)合理并证实节能有效。 5.2.17 公用和电气设备(系统)设置有效的节能调节系统。 5.2.18 施工完毕后,对制冷、空调、供暖、通风和除尘等系统进行节能调试,调节功能正常。 5.3.1 设置热回收系统,有效利用工艺过程和设备产生的余(废)热。 能量回收 5.3.2 在有热回收条件的空调、通风系统中合理设置热回收系统。 5.3.3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作能源的物质采取回收和再利用措施。 5.4.1 工业建筑的供暖和空调合理采用地源热泵及其他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 5.4.2 利用可再生能源供应的生活热水量不低于生活热水总量的10%。 能源利用 5.4.3 合理利用空气的低品位热能。 4.4.7 建设场地有利于可再生能源持续利用。 9.1.1 厂房内的空气温度、湿度、风速符合国家现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规定。 室内环境 9.1.2 辅助生产建筑的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9.1.4 室内最小新风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卫生标准的规定。 运行管理 10.3.2 能源管理系统符合生产工艺和工业建筑的特点,系统功能完善,系统运行稳定。
二、暖通空调部分条文解读
节能措施:
5.2.3 合理利用自然通风。 1、设计性计算主要根据已确定的工艺条件 和要求的工作区温度,计算必须的全面换气 量,确定进、排风窗孔中心位置和所需开启 窗孔面积。步骤: 1、计算全面换气量及排风温度; 2、确定窗孔的位置,分配各窗孔的进、排 风量; 3、确定各窗孔内外压差和窗孔面积。 注意事项: 热压计算时中和面选择,中和面较低, 所需排风窗孔面积较小,一般情况下,因天窗构 造复杂,造价也高,天窗的大小对建筑结构影响 较大,除采光要求外,应尽量减少排风天窗的面 积。所以在自然通风计算中,中和面位置不宜选 择过高。 参考文献:《机械工业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手
评价内容不同,绿色工业建筑服务对象是“机器” 和“人”,四节二保一加强。 完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