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学生版)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学生版)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回眸中考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船队经过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再走七、八公里,就到了风景如画的凤凰岛。

B. 专家们正在研究这座千年古塔将怎么修,周围近百株古树将怎么办?C.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挑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D. 诗人刘禹锡看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奇景,不禁发出“道是无晴还有睛” 的感慨。

答案:B展望高考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旅游景点大都承担着对广大群众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责任,景区门票价格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都需要充分论证。

B. 李老教导他的学生说:“一定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C. 实践,要靠认识来指导;认识,要靠实践去检验:实践和认识是密切相关的。

D. 上海文艺出版社最近推出了《当代文坛大家文库》:《巴金七十年文选》、《冰心七十年文选》、《夏衍七十年文选》、《施蛰存七十年文选》、《柯灵七十年文选》,这些书都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

答案:C解析:A 项中“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应该修改为“由谁定,如何定, 定多少,”,这是因为这几个词组是谓语性质的,而它与“景区门票”合在一起作了“都需要充分论证”的主语,实际上总的句子在这里是陈述性质的。

B 项应该将句末的句号放在引号之内,因为这是完全引用。

D 项应该有两个地方要修改,一是《当代文坛大家文库》,这里的书名号应该修改为引号,我们说书名号一般用在具体的书名和文章篇名上;二是“这些书”前面的这个逗号应该修改为句号,因为前面的冒号只能管到这里为止。

对比总结: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以附录的形式列举了 16种常见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就高中阶段而言,标点符号依然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内容。

初中课文相对浅易,故出现标点符号的样式也相对少,高中课文较之初中课文篇幅较长而且表意复杂含蓄,故出现标点符号的样式也相对较多。

在新高考形势下,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的考查也必然成为回归的趋势。

随着高中阶段阅读材料的增多,各式文体中辅助文字表意的标点符号也大大增多。

紧扣具体语境认识标点符号的作用,这是识别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重要前提。

问号问号是表示一个问句说完之后的停顿符号,多表示疑问语气。

1、没有疑问意义的反问句和明知故问的设问句的句末用问号。

如:①世间还能有比这更居心险恶的事情吗?②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2、选择关系的问句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要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

(是从不同角度发问的, 并不是选择关系的,则每句都用问号如:①明天是你去监考,还是我去监考呢?②但是每一个过程的开始阶段,是否也有矛盾存在呢?是否每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都具有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呢?3、句子中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陈述语气,因而用用问号。

如:谁都不知道他昨晚去了哪儿。

4、问话中含有称呼的,不论称呼在前在后,问号一律用在句尾。

如:①小刘, 你到过上海吗?②你到过上海吗,小刘?5、叹词“啊”“咦”等单用带有疑问语气时,也是疑问句,后面要用问号。

如:①咦?我的钢笔怎么不见了?②啊?怎么会是他?6、局部引用的语言单位,其所引用的内容一般不用标点,但如果是问号则可保留。

如:我一进门,就看见一条“今天你浪费时间了吗?”的标语。

7、有些表示婉商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以用问号。

如:请你进来一下好吗? 逗号逗号把句子切分为意群 , 表示小于分号大于顿号的停顿。

1、单句的一般成分之间——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宾语、补语之间,定语、状语和中心语之间,一般不要不用点号,在下列几种情况下,这些成分之间要用逗号。

(1主语、谓语的情况特殊①主语(复杂的短语作主语和谓语比较长,主语和谓语中间通常要用逗号。

②有的主语虽然短,但需要强调,主语后面要用逗号。

如:中国选手苏炳添, 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美国尤金站比赛中以 9秒 99的成绩获得男子 100米第三名 , 成为真正意义第一个跑进 10秒大关的黄种人。

③主语后面带有语气助词,语气助词后面要用逗号。

如:你呀,还是改不了那个牛脾气。

④谓语是主谓短语,主语后有时要停顿,要用逗号。

如:你的包裹,申通快递已经送到了。

(2变式句中间要用逗号①谓语前置的句子。

如:出来吧,你们!②定语后置的句子。

如:荷塘四面, 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③状语提到主语前头的句子。

如:转眼间,岗尖岗尖的四大堆柴禾已经准备好了。

(3宾语较长,特别是当主谓短语或者动宾短语作宾语时,前面往往要用逗号。

如:我知道,你是为他的不争气而痛心……2、某些复指短语后头或组成成分之间要用逗号。

如:张梅,我们的班长,昨天转学走了。

3、较长的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一般要用逗号。

如:政治的黑暗,阶级的矛盾, 人民的疾苦,在他的作品里都充分反映出来了。

4、反复的词语之间要用逗号。

如:水,水,我要喝水。

5、顿号表示词语间的停顿,但当词语用作句子谓语和补语的并列时,用逗号不要顿号。

如: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6、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如: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7、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呀”“啦”等语气助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 不用顿号。

如:八月的大街上摆满了水果, 甜瓜啊,西瓜啊,苹果啊, 葡萄啊 ......顿号表示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顿号在汉语中主要有两个用途,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通常是单字、词语或短句 ,当中的停顿较逗号短。

1、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及”、“与”、“或”、“或者”等,不必要再用顿号。

“和”类连词一般用在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之间。

如:我国科学、文化、文艺、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等事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2、不类属同一范围的词语不应用短号。

如:他擅长篮球、足球、乒乓球、吉他。

“篮球”、“足球”、“乒乓球”三者类属体育运动,而“吉他”属于乐器, 所以最后一个顿号使用不当。

3、句中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如:①你的年龄大概是十六七岁。

(不能写成“十六、七岁” ②离村三四里外有一条小河。

4、句中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确数,中间要用顿号。

如:三年级四、五班的学生。

5、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共带一个宾语,并列词间用顿号。

如:今年我公司研制、推出了两款新车。

分号分号是一种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并列、转折、承接、因果等,通常以并列关系居多的两句分句——分句可以属于单重复句,也可以是多重复句的第一层分句,或者是大句中的并列部分。

复句内部各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

如:①一根普通电话线,只能通三路电话;一条微波线路,可通十万路电话;而一条光缆线路,可以通一亿路电话。

②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分号使用常见误区1. 单句内并列词语之间用了分号。

如:①报名者请携带户口簿;身份证;高中毕业证书;体检证明;两张二寸近期免冠照片。

(四个分号都应改作逗号②主食和肉食量高;水果,蔬菜量低;室外活动量少,是形成肥胖的一种生活模式。

(“水果”后面的逗号应改作顿号,两个分号应改作逗号2. 不是并列关系就不能用分号。

如:这些展品不仅代表了两千多年前我国养蚕、纺织、印染、刺绣和缝纫工艺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而且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

(“而且”前面的分号应改作逗号3. 多重复句中,并列的分句不是处在第一层上,之间却用了分号。

如:①只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才能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才能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经济”后面的分号应改作逗号②从文化程度上看,高学历者;从职业上看,技术人员、个体工商人员和学生;从年龄上看, 35岁至 44岁的人,更加认为有必要进行夫妻财产公证。

(中间两个分号都应改作逗号冒号冒号通常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或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

1、用在称呼语的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如:“同志们:现在我们开会了。

”在书信、公文中常常出现。

有人时常忽略称呼语后边的这个冒号,容易将它写为逗号。

2、用在“说”、“想” 、“是”、“证明”、“宣布”、“例如”、“如下” 等词语的后边,表示提示下文。

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但是,当某某人说的前后都有他的原话时,那么某某人说的后面就不能用冒号, 而应该用逗号。

3、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如:“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 但是也有例外,如果句中没有较长的停顿,就不要用冒号。

如:全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有人会在“ 三位女杰” 后面加冒号,这是错误的。

4、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例如:“ 话题:诚信。

”“ 座右铭:不求最好,但求最亲” 。

5、用在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例1:“ 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

”例 2:有工作,说干就干;有问题,说亮就亮;有缺点,说改就改:他这个钢铁性子,指导员摸得很熟。

引号1、标明文章引用的部分。

在文章中直接引用别人说的话、书上的话或写人物对话等,要用引号标出来,以便把引用的话和写文章人的话区别开来。

引用可以引局部的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也可以引全部。

如:①邓小平同志有一次在讲实事求是及实践的重要性时,曾风趣地说:“我各自很矮,所以总得从下面看问题。

”一语中的,既幽默又深刻。

②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关系》一文中,王康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感情、态度、行为产生什么影响的学科。

”2、对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重要的,特定的词语要用引号。

如:①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

“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②股市有它的行话:如股票价格上涨,叫“牛市”,因牛的眼睛总朝上看;反之,叫“熊市”,因熊的眼睛总朝下看。

3、把表示否定、反义、借用或讽刺的词语用引号引起来。

如:在外国的地摊上卖的书,到了国内摇身一变被摔成了“传世经典”,读者一再受愚弄。

这种现象的蔓延是发人深思的。

4、文章中的简称要用引号。

如:市场经济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本没有姓“资”姓“社” 的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在方法上基本和资本主义相似。

”5、表示节日、纪念日的数字部分和重大历史事件用数字标示的部分要用引号。

如:①“五四”至今已有二十年,今年才在全国定为青年节,这件事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意义。

②“一二·一”是昆明的光荣,是云南人民的光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