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8高考文言文阅读分析归纳题
2018高考文言文阅读分析归纳题
真题再现(09年课标卷)
D.朱昭方面有人暗中与敌人串通,透露了朱 昭准备突围的消息。敌人害死守兵,得到城池。 朱昭不幸坠入沟堑,他怒目提剑,无人敢前, 最后中箭而死。
原文: ‚ 部落子有阴与贼通者,告之曰: ‘朱昭与其徒将出战,人虽少,皆死士也。’ 贼大惧,以利啖守兵,得登城。 ‛
【解析】‚啖‛,吃,诱使;不是‚害死‛的 意思。
练兵场
岑文本……性沉敏,有姿仪,博考经 史,多所贯综,美谈论,善属文。贞 观元年,除秘书郎,兼直中书省。遇 太宗行藉田之礼,文本上《藉田颂》。 及元日临轩宴百僚,文本复上《三元 颂》,其辞甚美。文本才名既著,李 靖复称荐之,于是以文本为中书侍郎, 专典机密。 A. 岑文本上《籍田颂》《三元颂》 是在担任秘书郎之后
“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战死‛错。朱 文逊死于城池被攻破之前。时序错位。
五、时序错位
六、颠倒事实
命题人故意颠倒事实,造成选项错误。
• 真题再现:(13年课标卷) • D.马文升文武全才,名声远扬。朝廷大事往 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 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 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 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 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 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真题再现(14年课标卷)
A.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他自幼 好学,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离京到地方任 职;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肃宗 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 原文: ‚尝谓休烈日:‚君举必书,良史也。 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日:‚禹、汤罪己, 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 庆。‛
解题方法
1、该题的错误项设置往往正误相杂,以真扰 假,即在大体正确的情况下夹杂一两处不 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因此解答时一定要 注意采用‚题文对照‛的策略,即将每个 选项还原到文中找到对应区域,每一个内 容都应该找到信息源,尤其要重视细节之 处的仔细对照,看有无曲解。 2、解答该题最忌的就是‚题文分离‛,只凭 阅读的模糊感觉确定答案,这样会增加错 误率。
练兵场
文本自以出自书生,每怀谦挹。平生故人,虽微 贱必与之抗礼。居处卑陋,室无茵褥帷帐之饰。 事母以孝闻,抚弟侄恩义甚笃。太宗每言其‚弘 厚忠谨,吾亲之信之‛。 •文本认为自己出身书生,因此总是 D 文本廉洁朴素,不看重财富。 很谦逊。平时对旧友,即使出身微贱, 文本也一定与他行对等的礼。文本的 虽居高官,他却住在低矮简 住所低矮简陋,室内连褥垫、帐幔之 类的装饰也没有。侍奉老母以孝顺闻 名,扶养弟侄们情深义重。太宗常常 陋的地方,屋里连被褥垫、 说他‚宽宏仁厚,忠诚严谨,我把他 当作亲信‛。
2.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 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参 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 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 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 郡国吏木诎於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 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 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 A.曹参起初势微的时候,跟萧何交好; 等到后来一个做了将军,一个做了相国, 有了深交。萧何在临终时,向皇上推荐 的贤臣只有曹参。 B.曹参代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完全 遵循萧何制定的法令,办事无所变更, 日夜痛饮醇厚的美酒。
二、张冠李戴 命题人故意把发生在甲身上的情况说成发生 在乙身上。
真题再现(12年课标卷) A.萧燧天分很高,为官不畏权贵。他自幼能文,进 士及第后进入仕途;其时秦桧当权,与其亲党密告 萧,要他主持秋试录用其子秦熺,遭到萧的拒绝。
原文:‚ 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擢进 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 告燧,秋试必主文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 就举,欲以属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
原文:不听。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蚑伤伐甚 多,非仁圣本意‛。帝诏外详议。中书令崔湜、侍中岑 羲曰:‚公敢是耶? ‛凑曰:‚食厚禄,死不敢顾, 况圣世必无死乎?‛朝廷为减费万计
‚他又会同其他官员一同谏诤‛一句在原文中 没有依据。原文中写的是在韦凑的一再坚持下,皇 帝下诏在外朝详议,并最终‚朝廷为减费万计‛。
休烈并没有直言不讳地回答肃宗关于史官职 责的问题,而是举禹、汤之例,委婉含蓄地 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关注事件,理清思路 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大多为‚一人多事‛型, 结构一般可以概括为:人物简历—性格特点— 事件①、②、③—作者的议论。阅读时我们边 读边用序号标出文中记叙的事件,以‚事件‛ 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先阅读 后两题
阅读小贴士3
三、结合语境,关注细节 不懂的词句不可忽视,可以用?标出来, 先读下文,联系上下文和学过的有关知识进 行推导。 高考文言文多是传记文章,人物多是清官 廉吏、民族英雄。阅读时要注意分清人中人 物的议论和作者的议论。
重细节 辨议论
对事件的叙述详略,作者对人物的评价、 态度,命题人常常故意做出错误表述。
命题人故意把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颠倒, 造成事情先后顺序错位。 • 真题再现:(10年课标卷) • A.花云与贼寇奋力抗争,至死不屈。花云驻守 太平时,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 战死,他被俘;花云临危不惧,在被杀的当口, 仍高声痛骂贼寇。
‚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贼 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 城陷,贼缚云‛。
练兵场
俄拜中书令,归家有忧色,其母怪而问之, 文本曰:‚非勋非旧,滥荷宠荣,责重位 高,所以忧惧。‛亲宾有来庆贺,辄曰: ‚今受吊,不受贺也。‛
• 不久被封为中书令,回家后面带 忧色,他的母亲很奇怪,问他这 B 是为什么,文书说:‚我既非元 对升任中书令也不喜反忧, 勋又非先王旧臣,承受了朝廷过 多的庞信和荣耀,责任重、官职 因为他担心责重位高,不能 高,因此忧惧。‛亲威朋友来庆 贺的,文本就说:‚现在只接受 哀悼,不接受庆贺。‛
练兵场
帐幔之类的装饰都没有;
是时,新立晋王为皇太子,名士多兼领宫官, 太宗欲令文本兼摄。文本再拜曰:‚臣以庸才, 久逾涯分,守此一职,犹惧满盈,岂宜更忝春 坊⑤,以速时谤?臣请一心以侍陛下,不愿更 希东宫. •此时,新立晋王为皇太子,名士多 B 岑文本谦虚谨慎,不贪慕权势。 兼任太子的属官,太宗想让文本也兼 任太子的属官,文本再拜,说道: ‚我凭借平庸的才能,所居官职早就 太子是储君,兼任太子的属官, 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只担任这一个官 职,还担心错误多得数不清,怎么能 可以巩固自己的权势,但他不愿 再辱列太子的属官,来招致舆论的非 议呢?请您充许我一心侍奉您,不再 希求太子的恩泽。‛ 这样做;
五、表述错误
• 真题再现:(06福建卷) • A.作者赞扬了许由、务光的高尚 气节,赞美了叔齐、伯夷互让王 位的行为,并含蓄地批评了吴太 伯、伯夷这类人的消极避世行为 • 【解析】 ‚含蓄地批判吴太伯、 伯夷这类人的消极避世行为‛错 误。作者对他们是赞扬的态度。
1.岑文本字景仁,南阳棘阳人。性沉敏,有姿仪, 博考经史,多所贯综,美谈论,善属文。贞观元年, 除秘书郎,兼直中书省。遇太宗行藉田之礼,文本 上《藉田颂》。及元日临轩宴百僚,文本复上《三 元颂》,其辞甚美。文本才名既著,李靖复称荐之, 于是以文本为中书侍郎,专典机密。 岑文本,字景仁,南阳棘阳人。性格沉 A 岑文本学识渊博,能够融会 稳文静,容貌气质好,学识广博,能融 会贯通,谈吐文雅,善于写文章。贞观 贯通,又善于写文章。他所作的 元年,被任命为秘书郎,同时在中书省 兼职。正遇上太宗行藉田之礼,岑文本 《藉田颂》、《三元颂》深受人 献上《藉田颂》。等到新年太宗亲临宴 们的称赏,因此唐太宗很器重他, 请百官的时候,文本又献上《三元颂》, 文章的语言很美。文本的文才已经很有 让他担任秘书郎,掌管国家的机 名气,再加上李靖推荐,于是太宗任命 他为中书侍郎,专门掌管朝中的机密文 密戴 强加因果 评析失当 无中生有
错项 设计
时序错位 颠倒事实
夸大其辞
“分析概括题‛解答步骤:
细读选项表述 快速圈定解答区域和具体出处 比照选项与原文相应语句的异同
读 找 比
关键:能够比较准确地译出原文 注意选项的转述是否等值
一、曲解词义 命题人对某些文言词语的含义故意曲解, 以转述中误释词义来设置错点,导致错误。
课堂小结
判断正误 比对原文,找出异同 细读选项,确定解答区域 用?标出不懂之处,用序号标出事件 阅读筛选信息和分析归纳题,把握主要内容
阅读小贴士1
巧用已知,把握中心 读文前阅读信息筛选题和分析归纳题(要求 ‚选择正确的一项‛除外)。筛选信息的试题, 在题干中都规定了筛选信息所围绕的中心,这 ‚中心‛往往是阅读材料的中心,或人物性格 的主要特征;分析和概括题四个选项的排列顺 序与阅读材料的行文顺序大体一致。这样的题 目一般一错三对。利用这些‚已知条件‛再去 读文章,就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文章的主要内 容。
秦桧当权,他的亲党密告萧,而不是秦桧与其亲党 密告萧。
三、强加因果 命题人故意把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事情联系 起来,强加因果关系。
10年浙江卷《胡叟传》 D.胡叟聪明过人,少年成名,但因恃才傲 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韦祖思,以致仕 途受阻,一生坎坷。
原文‚叟孤飘坎壈(lǎn),未有仕路‛,
孤独飘泊 不平,喻不顺利
命题特点
1、这类选择题多数为‚选非‛型。 2、四个选项的内容设置一般遵照原文中的先 后顺序,而拼合起来往往成为很好的全文 梗概。 3、‚概括‛侧重对内容的提炼,‚分析‛侧 重对内容的理解,往往要涉及整篇文章。 4、有时对原文局部细节有不解之处,通过阅 读此题能豁然开朗,因此利用好该题选项 可用来印证、补充、丰富阅读时的理解。 5、文言文解题时宜采用‚倒卷珠帘‛的方式, 即整体阅读后马上聚焦这最末一题,往往 有助于迅速把握文段。
胜任。
又有劝其营产业者,文本叹曰:‚南方一布衣, 徒步入关,畴昔之望,不过秘书郎、一县令耳。 而无汗马之劳,徒以文墨致位中书令,斯亦极矣。 荷俸禄之重,为惧已多,何得更言产业乎?‛言 者叹息而退。(《旧唐书》列传第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