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代码及名称:10466- 河南农业大学专业代码及名称: 070503-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说明:1)教学计划近4年共2个版本,即:2013-2016级适用的版本1和2017级以后适用的版本2。
2013级适用的版本是在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之上做的修订,由于专业定位基本没变,因此教学计划的变动较少。
2)2017级的教学计划在2013版的基础之上主要做了以下修改:●根据2016年《河南农业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按照学识学分、课程体系等要求进行了修改,比如将原毕业学分172压缩到170。
●根据专业自身定位的微调进行了修改。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为“利用地理学思想、方法和技术开展资源调查、评价和空间体系规划”,尤其注重城乡资源调查评价和宏观中观层面的空间规划,具体的详细规划手绘设计在毕业生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少,因此删除了部分详细设计手绘的课程,比如美术基础、初步设计和初步制图。
同时,补充了资源配置规划的基础理论和前导课,比如环境科学概论、运筹学、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环境质量评价等,同时增加了资源环境法律法规课。
●充实了地理学课程。
补充了“计量地理学”、“地理科学研究进展”,进一步加大学生地理分析、前沿的学习。
●补充了专项规划课程。
增加了“旅游规划”,把“景观生态规划”改为必修课”。
●拓宽自主选修课程,保留主干方向。
在选修课中,保留了具有师资学科优势的土地资源管理课程,另外增加了土地经济学、地籍管理,涵盖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全部核心课程,为学生就业考研增加一种选择。
●将与某专业课相关的、内容精炼、实践时间分散、实践时间短的课程实践与课堂理论教学结合,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而将专业课的课程综合设计、方案设计等大型实践活动集中,如在大二集中设置大地理实习课、在大三设置综合规划实践环节。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计划(2013级-2016级)一、培养目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属于地理科学中应用层次的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地理学、城乡规划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具有扎实的3S和计算机制图操作技能,掌握人-地关联规律、资源合理配置、城乡规划建设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在经济、计划、资源、国土、城建、市政、规划与设计等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城乡规划设计、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和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本专业强调以理为主,理、管理、文、工等的交叉,技术、管理等多学科的渗透,使学生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与综合分析能力训练;了解和掌握地理学、城乡规划学和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掌握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制图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够运用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知识进行资源环境的开发与管理;掌握中小城市建设的城乡设计、土地利用规划、区域规划和资源合理配置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三、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 掌握城市总体规划、城镇设计、居住区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资源配置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管理技能;3. 具有地理学应用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计算机辅助制图、遥感应用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技术;4. 熟悉城乡资源管理、城乡规划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 了解本专业领域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规范及手册使用的基本方法,能够快速获取信息并进行处理。
7. 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思维和实践工作能力。
四、主干学科地理科学、管理科学、城乡规划。
五、核心课程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城乡规划设计、区域分析与规划、居住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计算机辅助制图设计、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基础与应用技术。
六、主要实践环节及主要专业实验主要实践环节有课程实习和实验、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
安排课程实习的有美术基础、初步设计、初步制图、测量学、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土地利用规划学、遥感基础与应用技术、计算机辅助制图设计、城乡规划设计、区域分析与规划、资源环境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居住区规划等课程。
专业实验主要包括美术基础、设计初步、设计制图、测量学、地图地理信息技术、经济地理学、遥感基础与应用技术、计算机辅助制图设计、城市规划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城乡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资源环境规划等。
七、学制4年,可放宽到3-6年。
八、全学程时间安排全学程共196周,理论教学110周,实践教学25周,入学教育1周,毕业教育1周,军事训练2周,考试7周,寒暑假48周,机动2周,劳动技能训练4周,社会实践2周。
劳动技能训练和社会实践可分散安排,也可集中安排在暑期进行。
总学时2454,其中:必修课1948,占79.4%,选修课256,占10.3%;实践教学250学时,占10.0%.九、毕业最低学分要求必修课120学分,实践环节(含课外多环节教学)31学分,毕业论文5学分,选修课16学分,合计172学分。
选修课学分中要求必须从公共选修课中选修4学分,从人文综合素质类课程中选修4学分,从本专业创业类课程或专业拓展模块中选取8学分的课程,参加过社会实践和科研训练的记2学分,可充抵部分选修课学分。
十、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必修课程进程表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课内学时课外多环节各学期学时分配辅修专业双学位总学时讲课实验1 2 3 4 5 6 7 8公共课占26.5 % 090020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 54 32 22 320900200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 108 64 44 32 320900200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36 24 12 240900200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 54 32 22 3215062043 英语16 256 224 32 56 56 56 56 11002001 体育9 144基础课占25.1 % 10001010 计算机技术基础 2 32 16 16 3210001007 经济类高等数学 5 80 80 8010001003 线性代数 2 32 32 3210001004 概率论 2 32 32 3202062501 美术基础 4 64 40 24 646032107 管理学原理 3 48 48 48 * 06032024 西方经济学 3 48 48 48 * 02011118 测量学 3 48 28 20 48 * 17051007 生态学 3 48 48 48 * * 02011325 建筑学概论 4 64 50 146417051005 经济地理学 3.5 56 28 28 56 * 17051004 自然地理学 4 64 64 64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占28.3 02021706 设计初步 3.5 56 26 30 5602021702 设计制图 3.5 56 26 30 56 * 17051012计算机辅助制图设计3.5 56 28 28 56* 17051027 人文地理学 3.5 56 56 56 * 17051013 城市规划学 3 48 30 18 48 * 17041009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5 80 56 24 8017041007遥感基础与应用技术3 48 32 16 48* * 17051014 城乡规划设计 3.5 56 24 32 56* *% 17051017 资源环境规划 3.5 56 40 16 56* 17051018 居住区规划 3.5 56 24 32 56 * * 17041016 土地利用规划学 3.5 56 32 24 56 * * 17051015 区域分析与规划 3.5 56 40 16 56 * * 合计120 1948 1304 368 132 312 304 312 304 272 168周学时20 18 23 24 17 11实践环节占10.4%美术基础实习0.5 0.5周0.5设计初步实习0.5 0.5周0.5* * 计算机辅助制图设计实习0.5 0.5周0.5* 设计制图实习0.5 0.5周0.5测量学实习 1 1周 1自然地理学实习0.5 0.5周0.5 *经济地理学实习0.5 0.5周0.5 *城市规划学实习0.5 0.5周0.5 * 遥感基础与应用技术实习0.5 0.5周0.5 **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实习 1 1周 1资源环境规划实习0.5 0.5周0.5 *居住区规划 1 1周1* * 土地利用规划学实习0.5 0.5周0.5 * * 城乡规划设计实习0.5 0.5周0.5 * * 区域分析与规划实习0.5 0.5周0.5 * * 毕业实习16 16周 4 12毕业论文设计 5合计30 25周0.5周1周0.5周 2.5周3周 1.5周4周12周说明:辅修专业和双学位用“*”表示。
选修课程进程表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课内学时开课时间备注总学时讲课实验选修课创业教育课17011020 环境质量评价 2 32 32 417041024 景观生态规划 3.5 56 40 16 517042013 房地产经营管理 3 48 32 16 617051035 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实践 2 32 12 20 7 创新课程,指定选修17051036 城市地理学 2 32 32 6专业拓展模块17041017 土地管理学 3.5 56 40 16 317041001 土地资源学 3.5 56 40 16 417041012 资源环境法律法规 2 32 20 12 517041020 农田水利学 3 48 30 18 517041017 不动产估价 3.5 56 40 16 6公共选修课综合素质模块17041030 经济地理学 2 32 32 春季17041031 土地管理概论 2 32 32 春季主撰人:陈伟强、张亚丽审核人:王文亮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计划(2017级以后适用)一、名称与代码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070503二、培养目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属于地理科学中应用层次的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地理学、资源学和城乡规划学的理论基础,具有扎实的3S、计算机制图操作和测绘技能,掌握人-地关联规律、资源合理配置管理、城乡空间体系规划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在经济、计划、资源、国土、城建、市政、规划与设计等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城乡空间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和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三、培养标准本专业强调以理为主,理、管理、文、工等的交叉,技术、管理等多学科的渗透,使学生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与综合分析能力训练;了解和掌握地理科学、城乡规划学和资源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测绘、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制图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够运用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知识进行资源环境开发与管理;掌握资源环境调查与评价、国土(区域)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资源环境规划、景观生态规划、旅游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管理技能;熟悉资源开发管理、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专业领域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规范及手册使用的基本方法,能够快速获取信息并进行处理;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思维和实践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