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建筑施工二次结构中质量问题探索研究

基于建筑施工二次结构中质量问题探索研究

基于建筑施工二次结构中质量问题探索研究
本文归纳总结了二次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不仅叙述了二次结构工程质量通病和其产生的原因,而且还提出了一些施工注意事项和质量保证措施。

为相关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标签二次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工程质量;
前言
二次结构的施工质量是影响主体结构的重要因素。

只有针对主体二次结构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对症下药,加强施工过程控制,才能有效的提高二次结构的施工质量。

二次机构包括砌体工程、内墙抹灰工程、地坪工程、外墙保温工程、外墙抹灰工程、外面转工程、卷材防水工程等,本文我们以砌体工程、内墙抹灰工程为例来探讨二次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

一、砌体工程分析
砌体工程是指由块体材料和砂浆砌筑而成的施工。

砌体工程所用的材料主要有普通粘土砖、空心砖、硅酸盐类砖、石块等及砌筑砂浆。

这里主要谈一下砖砌体砌筑施工。

砖砌体工程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它取材方便、施工简单、成本低廉,目前在建筑工程中仍被广泛采用。

砖砌筑工程是一个综合施工过程,它包括砂浆制备、材料运输、搭设脚手架及砌块砌筑等施工过程。

砖砌体砌筑施工工艺流程:砂浆搅拌机作业准备:一是砖浇水:粘土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cm为宜,含水率为10%一15%,常温施工不得用干砖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和状态的砖砌墙;冬期浇水有困难,必须适当增大砂浆稠度。

三是砂浆搅拌: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为±2%,砂、灰膏控制在±5%以内。

宜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三是砌砖墙。

①组砌方法:砌体一般采用一顺一丁(满丁、满条)、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砌法。

砖柱不得采用先砌四周后填心的包心砖法。

②排砖撂底(干摆砖):一般外墙第一层砖撂底时,两山墙排丁砖,前后檐纵墙排条砖。

根据弹好的门窗洞位置线,认真核对窗间墙、垛尺寸,其长度是否符合排砖模数,如不符合模数时,可将门窗的位置左右移动。

若有破活,七分头或丁砖应排在窗中间,附墙垛或其它不明显的部位。

移动门窗位置时,应注意暖卫立管安装及门窗开启时不受影响。

另外,在排砖时还要考虑在门窗上边的砖墙合拢时也不出现破活。

所以排砖时必须做全盘考虑,前后檐墙排第一皮砖时,要考虑甩窗后砌条砖,窗角上必须是七分头才是好活。

③选砖:砖清水墙应选择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颜色均匀,规格基本一致的砖。

二、抹灰工程分析
在建筑工程中,抹灰工程是其基础,抹灰看似简单,但是在实际的抹灰工程中,抹灰工程的施工要考虑到很多因素,并且在施工时还要兼顾其他施工,使得抹灰施工与其他因素达到很好的有机融合,共同为整体的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发挥其功能。

下面我们以基层为混凝土外墙板为例来讨论,同时对抹灰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其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基层处理:若混凝土表面很光滑,应对其表面进行“毛化”处理,其方法有两种:一种有将其光滑的表面用尖钻剔毛,剔去光面,使其表面粗糙不平,用水湿润基层。

另一种方法是将光滑的表面清扫干净,用10%火碱水除去混凝土表面的油污后,将碱液冲洗干净后晾干,采用机械喷涂或用笤帚甩上一层1﹕1稀粥状水泥细砂浆(内掺20%107胶水拌
制),使其凝固在光滑的基层表面,用手掰不动为好。

吊垂直、套方找规矩:分别在门窗口角、垛、墙面等处吊垂直,套方抹灰饼,并按灰饼充筋后,在墙面上弹出抹灰灰层控制线。

抹底层砂浆:刷掺水量10%的107胶水泥浆一道,(水灰比为0.4~0.5)紧跟抹1﹕3水泥砂浆,每遍厚度为5~7mm,应分层与所充筋抹平,并用大杠刮平、找直,木抹子搓毛。

抹面层砂浆:底层砂浆抹好后,第二天即可抹面层砂浆,首先将墙面洇湿,按图纸尺寸弹线分格,粘分格条、滴水槽,抹面层砂浆。

面层砂浆配合比为1﹕2.5水泥砂浆或1﹕0.5﹕3.5水泥混合砂浆,厚度为5~8mm。

先用水湿润,抹时先薄薄地刮一层素水泥膏,使其与底灰粘牢,紧跟着抹罩面灰与分格条抹平,并用杠横竖刮平,木抹子搓毛,铁抹子溜光、压实。

待其表面无明水时,用软毛刷蘸水垂直于地面的同一方向,轻刷一遍,以保证面层灰的颜色一致,避免和减少收缩裂缝。

随后,将分格条起出,待灰层干后,用素水泥膏将缝子勾好。

对于难起的分格条,则不应硬起,防止棱角损坏,应待灰层干透后补起。

并补勾缝。

抹灰的施工程序:从上往下打底,底层砂浆抹完后,将架子升上去,再从上往下抹面层砂浆。

应注意在抹面层灰以前,应先检查底层砂浆有无空、裂现象,如有空裂,应剔凿返修后再抹面层灰;另外应注意底层砂浆上的尘土、污垢等应先清净,浇水湿润后,方可进行面层抹灰。

滴水线(槽):在檐口、窗台、窗楣、雨篷、阳台、压顶和突出墙面等部位,上面应做出流水坡度,下面应做滴水线(槽)。

流水坡度及滴水线(槽)距外表面不应小于40mm,滴水线(又称鹰嘴)应保证其坡向正确。

养护:水泥砂浆抹灰层应喷水养护。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一是粘结不牢、空鼓、裂缝:加气混凝土墙面抹灰,最常见通病之一就是次层与基体之间粘结不牢、空鼓、裂缝。

主要原因是基层清扫不干净,用水冲刷,湿润不够,不刮素水泥浆。

由于砂浆在强度增长、硬化过程,自身产生不均匀的收缩应力,形成干缩裂缝。

改进措施,可采用喷洒防裂剂或涂刷掺107胶的素水泥浆,增加粘结作用,减少砂浆的收缩应力,提高砂浆早期抗拉强度,改进抹灰基层处理及砂浆配合比是解决加气混凝土墙面抹面空鼓、裂缝的关键。

同时砂浆表面抗拉强度的提高,足以抗拒砂浆表面的收缩应力,待砂浆强度增长以后,就足以承受收缩应力的影响,从而阻止空鼓、干缩、裂缝的出现。

二是抹灰层过厚:抹灰层的厚度大大超过规定,尤其是一次成活,将抹灰层坠裂。

抹灰层的厚度应通过冲筋进行控制,保持15~20mm为宜。

操作时应分层、间歇抹灰,每遍厚度宜为7~8mm,应在第一遍灰终凝后再抹第二遍,切忌一遍成活。

三是门窗框边缝不塞灰或塞灰不实,预埋木砖间距大,木砖松动,反复开关振动,在窗框两侧产生空鼓、裂缝:应把门窗塞缝当作一个工序由专人负责,木砖必须预埋在混凝土砌块内,随着墙体砌筑按规定间距摆放。

加气混凝土墙体的门框周边宜做成钢筋混凝土小柱,小柱内预埋木砖最为妥当。

总之,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抹灰过程中裂缝和空鼓的控制问题,尽可能地从源头上严防内墙抹灰工程中裂缝和空鼓的产生,因此,我们应不断创新施工方法,加强施工管理,以确保抹灰工程的质量。

三、结语
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要提高对二次结构工程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高度重视二次结构的安全使用功能,同时要作为控制工程通病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根据受监工程的具体情况在各个阶段的质监交底工作中,向工程建设参建各方责任主体宣传贯彻国家工程建设的相关标准规范,切实做好工程质量事前预控工作,在日常抽查中加强二次结构的质量监督,及时查处,督促相关责任方落实整改,使二次结构的施工质量向主体结构看齐,切实的提升工程整体质量,综上所
述,我们了解到在施工项目中,尤其是二次结构阶段中的砌体和抹灰工程的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性,所以通过研究和探析总结出了几点建议和措施,并且这些措施还是需要我们坚持实施下去的,从而最终达到发展建筑行业的目的,更加推動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淑荣;王淑荣浅谈砌体工程施工和施工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新疆有色金属》2007
[2]莫力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拆除爆破应用软件系统的研究《昆明理工大学》20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