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师伴你行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8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含

名师伴你行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8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含

课时作业(八)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作业时间:月日1.1786年,美国国会建议,它将有权控制国内外贸易、自行规定并征收税款、惩罚欠款不缴的州,各州必须向国会选派议员,对公然反抗国会管辖权的州可以使用武力以外的所有强制手段。

这表明美国( )A.意识到了邦联制的弊端B.不断完善联邦制政体C.改变了中央软弱无力的局面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邦联制的弊端。

美国独立后实行松散的邦联制,邦联政府没有什么权力,国会建议采取措施限制各州的权力,说明其意识到邦联制的弊端,故A项正确;联邦制是在1787年宪法颁布后确立的,故B项错误;改变了中央软弱无力的局面是在1787年宪法颁布后,故C项错误;确立三权分立原则的也是1787年宪法,故D项错误。

2.1787年5月,在美国费城会议通过了“同意新的法案需要获得13个州中的9个州的批准才能生效”,进而从事实上改变了独立战争后“只有所有州一致同意才能修改《邦联条例》”的规定。

这一变化( )A.直接确立了共和政体B.利于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C.促进了地方权力的加强D.推动了美国法制的建立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1787年美国改变修宪条件的意义。

材料反映的是通过新法案所需要的标准,没有直接涉及确立共和政体,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13个州中9个批准就能通过新法案可知,这在一定程度上分化了各州之间的关系,便利了中央法律的颁布,有利于中央权力的加强,故B项正确;从材料中原来各州一致才能修改《邦联条例》,变为有9个州批准就可以修改可知,这一变化方便了中央法律的确立,削弱了地方权力,故C项错误;D项结论由材料不能得出。

3.在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上,关于立法机关的设置存在州权平等和比例代表两种方案。

经过讨论最终通过了设立由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的两院制方案。

这表明美国的两院制( )A.分割立法权保障了民主制度B.消除了大小州的矛盾与分歧C.实现了南北各州之间的妥协D.有助于联邦制的建立与巩固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两院制。

两院制不是进行立法权的分割,故A项错误;“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大州小州之间的妥协,南北妥协是指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故C项错误;两院制的设置实现了大州与小州之间的妥协,有利于联邦制的建立与巩固,故D项正确。

4.1789年,美国设立国务卿之职。

根据美国联邦宪法规定:一、国务卿是政府排名第一的部长,即首席部长。

二、执掌国玺,总统辞职要向国务卿提交辞呈。

三、一些联邦事务公告文件由总统和国务卿联署。

这一职务体现的宪法原则是( )A.共和制B.联邦制C.三权分立D.权力制衡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联邦宪法原则。

结合所学知识,共和制体现的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联邦制更多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三权分立指的是行政、立法、司法的分立,题目中并未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总统与国务卿之间权力的制衡,故D项正确。

5.美国1787年宪法曾规定,在总统选举中得票第二多的人任副总统。

但其结果可能造成来自对立党的两个人担任国家的两个最高选举职位,让人感到很不合理,于是1804年通过的宪法第十二条修正案对该选举制度进行改革,避免了这种局面的出现。

由此可见,这一改革( )A.否定了联邦宪法的权威性B.践行了人民主权思想C.协调了国家行政权力分配D.体现了三权分立体制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的修订。

材料没有表明这一改革否定了联邦宪法的权威性,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人民主权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不断修正的过程,这一改革协调了美国副总统与总统的选举问题,体现了对行政权的协调,故C项正确;材料是对副总统与总统的选举改革,不涉及三权分立,故D项错误。

6.托克维尔(1805—1859)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

”关于该宪法说法正确的是( )A.总统不能影响国会的立法B.联邦法官人选由总统决定C.存在某些违背民主的内容D.成为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

总统与国会形成制衡关系,因此能影响美国立法,故A项错误;联邦法官人选由总统提名而非决定,故B项错误;1787年宪法存在某些违背民主的内容,如种族歧视等,故C项正确;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故D项错误。

7.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对国会两院通过的任何法案,“除非因国会休会而使该项法案不能退回,在此情况下,该项法案不能成为法律”,因而总统常借国会休会而搁置国会议案,被人称为“口袋否决”。

这表明“口袋否决”()A.明确了总统立法否决权B.导致了总统权力扩张C.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异化D.削弱了国会的立法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关于美国联邦宪法的权力制衡原则。

A项与题意不符,故A 项错误;材料表明总统行使权力时并未超出宪法规定范围,故B项错误;总统借助国会休会而搁置国会议案,显然是利用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的漏洞进行拖延,说明分权制衡在实践中与其宗旨发生了异化,故C项正确;总统无法撼动国会的立法权,故D项错误。

8.据美国1787年宪法,联邦政府“除非按照本宪法所规定的人口调查或统计之比例,不得征收任何人口税或其他直接税。

对各州输出之货物,不得课税”。

上述规定( ) A.维护了地方治理的自主性B.实现了各州地位平等C.消弭了南北方的贸易争端D.削弱了中央政府权威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关于联邦政府征税的相关规定。

材料中联邦政府只能按照宪法征税,这有利于维护地方自主性,故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关系,非各州之间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南北方贸易争端问题,故C项错误;1787年宪法的核心目的就是改邦联为联邦,加强中央权威,故D项错误。

9.托克维尔指出:“假如美国总统犯了叛国大罪。

这时,先由众议院弹劾总统,接着由参议院宣布罢免他的职务。

然后他才到陪审团出庭受审,只有陪审团可以剥夺他的自由或生命。

”据此,托克维尔强调美国( )A.总统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制约B.三权分立体制已发展完善C.政治审判的程序较为严格D.最高司法权集中于陪审团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政治审判程序的特点。

材料强调的是对总统犯罪的审判程序,没有突出国会和最高法院对总统的制约,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对总统犯罪的审判程序,未突出三权分立,故B项错误;根据“先由……接着……然后……只有陪审团可以剥夺他的自由或生命”可知,托克维尔强调美国政治审判的程序较为严格,故C项正确;最高法院掌握最高司法权,故D项错误。

10.下表是1787年5月美国制宪会议的参会者情况,经过几个月的激烈争论,通过了被美国人民奉为“《圣经》”的1787年宪法。

由此可知,这部宪法( )A.B.宣扬了人人平等观念C.是各利益集团相互妥协的产物D.体现了天赋人权学说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不同利益集团对1787年宪法的影响。

材料中制宪会议的参会者不能代表美国社会各个阶层,故A项错误;人人平等观念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 项错误;材料中制宪会议的参会者都是在社会发展中获利较大的人群的代表人物,经过几个月的激烈争论,他们相互妥协,最终通过了1787年宪法,故C项正确;天赋人权学说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11.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在阐述政府的目的时,使用了“树立正义”“促进公共福利”“得享自由”等“中性”的原则,这些原则被后来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甚至没有合法公民地位)的美国人在争取权利时采用。

由此可见,美国联邦宪法( ) A.超越了最初的阶级属性B.具有一定的伸缩性C.调和了不同群体的利益D.缺乏应有的权威性答案:B12.据新华社电:“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接近全票通过一项针对俄罗斯、伊朗和朝鲜三国的制裁法案,断绝了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使用总统否决权的选项。

”这里“断绝了”是因为( )A.总统没有权力否决参众两院接近全票通过的法案B.最高法院有权通过特别立法禁止总统使用否决权C.总统只能通过全民公决的方式决定法案是否生效D.参众两院能够再以2/3以上票数否决总统的否决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国会与总统之间的权力制衡关系。

美国联邦宪法实行分权制衡原则,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的法案,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最高法院的作用,同时,最高法院也不是立法机关,故B项错误;美国联邦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否定国会法案,故C 项错误;美国联邦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否定国会法案,但国会再以2/3以上票数通过该法案后,总统的否决无效,材料中参众两院接近全票通过法案,断绝了总统否决权,故D项正确。

13.民主和法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为幕后磋商场所,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

有学者将此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我看是恰如其分的。

我们看到,辛亥革命政权转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题,都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摘编自袁刚《国会和辛亥革命》材料二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

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

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

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

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摘编自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材料三美国1787年宪法没有建立起司法审查制度。

在初期美国政府中,既无财权、军权又无民意基础的最高法院的地位明显低于总统和国会。

1803年,最高法院对“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作出判决:法院不能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权力,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

该判例确立了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从而使最高法院足以与国会或总统相制衡。

——摘编自[美]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中国版“光荣革命”的特点和美国共和政体创造性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对美国民主制度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