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脏病护理常规
按产科一般护理常规及内科心脏病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的孕产史、健康史及家族史。
2.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血压、心率和脉搏。
评估胎心及胎动情况。
3.了解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超声检查、胎心监护等检查结果。
4.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护理措施】
1.患者卧床休息,减少心脏耗氧,加强营养,产后摄入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观察胎心、产兆,防止发生心力衰竭。
3.给予低盐或无盐的清淡、无刺激性饮食,如有水肿应限制入水量,每日不超过1500ml,并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4.如有产兆应迅速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氧气、监护仪等临产后给予持续吸氧,密切注意宫缩和胎心变化,安慰患者,做好健康指导;第二产程行阴道助产,如吸引器助产、产钳、会阴侧切,尽量缩短第二产程,以减轻心脏负荷。
预防产后出血,密切观察产后出血量,勤按摩子宫,慎用宫缩剂。
5.胎儿娩出后迅速放置沙袋压迫宫底,防止因腹压骤减诱发心衰。
沙袋放置12~24小时后根据病情撤离。
6.产后1~2周绝对卧床休息,心功能I~Ⅱ级者可以母乳喂养,有心力衰竭及心功能Ⅱ至Ⅱ级者不予母乳喂养,应指导其退乳,避孕或劝其绝育。
7.用洋地黄者,应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及中毒征象。
如出现脉搏<60次/分钟、恶心、呕吐、视力模糊、黄绿视、心律失常等及时报告医师。
8.给予心理护理及心理支持。
【健康指导】
1.保持会阴清洁,使用无菌会阴垫,勤换内裤,预防感染。
2.指导患者退乳和进行人工喂养,严格避孕,必要时进行输卵管结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