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药如何辨治心肌缺血

中医药如何辨治心肌缺血

中医药如何辨治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病,可引起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病症。

本病属祖国医学的胸痹、心悸范畴,其病位在心,累及肺脾肝肾诸脏。

由于脏腑功能失调,使气血津液生化及运行障碍,引起气滞、血瘀、痰积(聚)等病理变化,从而影响心主血脉运行全身的功能,使心脉痹阻、心失所养,故而发病。

心血瘀阻型症见心胸憋闷疼痛,痛引肩背,肢麻,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脉涩或结代。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通脉。

方用血府逐瘀汤合丹参饮化裁: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各12克,丹参30克,檀香、砂仁、枳壳、柴胡、郁金、元胡各10克。

心痛剧甚者加乳香、没药各12克;偏热盛,苔黄者加黄芩、苦参各10克。

痰浊壅盛型症见胸闷气短,肢体沉重,痰多恶心,纳差,舌质淡胖,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通阳宣痹、化痰降浊。

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全瓜蒌20克,薤白、法半夏各12克,薏苡仁15克,陈皮、枳壳、茯苓各10克,砂仁、生姜各6克。

瘀重疼痛甚者加丹参20克,川芎、红花各10克;热痰偏盛者加石菖蒲、黄连各10克。

心阴两虚型症见胸闷,心悸气短,头晕乏力,失眠多梦,舌质淡红,苔薄或少津,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通脉。

方用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加减:党参、麦冬、生地、五味子、炙甘草、黄芪各30克,阿胶(烊化)、炒枣仁各
10克,丹参、当归各20克。

气虚乏力明显者加人参10克;肝肾阴虚者加女贞子、首乌各10克。

心肾阳虚型症见心悸气短,胸闷,乏力,汗出,畏寒肢冷,舌质淡或胖,苔薄,脉沉细或结代。

治法:益气温阳、强心复脉。

方用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人参、熟附子、桂枝、干姜各10克,熟地、麦冬、五味子各15克。

伴阳虚浮肿者加黄芪30克,防己15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