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塑料注塑模具结构

塑料注塑模具结构

塑料注塑模具结构的基本分类
一、一幅完整的模具通常由两大部分组成。

成型部分,关系着塑料产品形状和尺寸的零件。

二是模架部分,也称模胚,是用来安装和固定成型部分的
二、塑料注塑模具分为2大类型:
1):两板式模具。

两板式模具不适用于带有前模滑块的模具和点浇口的模具,除了这两种结构外,其他所有结构和进胶方式都可使用。

2)三板是式模具。

又称细水口模具,按类型又分:细水口、简化型细水口和假三板三种形式(简化型细水口模架后模侧板内没有导柱,拉杆上没有限位垫圈,不能设计推板结构,通常用在500mm一下的中小型模具上,产品批量较大时也不适宜使用。

假三板模架是专门为前模滑块机构的模具而设计的,没有卸料板,不适用于点浇口的模具。

三、6大系统组成一幅完整的塑料注塑模具
1):浇注系统。

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4部分组成
2):成型机构。

成型结构是与塑料产品直接接触的部分,包括前后模仁、镶件、滑块、斜顶等机构。

3):顶出机构。

包括顶针、顶块、司筒、顶针固定板、顶针垫板、复位杆结构等。

4):导向结构。

导向机构包括导柱、导套、顶板复位杆、顶板导套等机构。

对于要求较高的模具,有时还应另外增加辅助导向机构,如锥面、直面、圆锥精定位等。

5):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主要是循环水路,有油冷、水冷、空气冷等。

有些模具需要加热,可利用冷却水路来进行加热。

6):排气系统。

主要有排气槽、排气针、排气镶块,排气阀等部分机构。

塑料模具热流道系统介绍
一:热流道系统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塑料成型浇注系统,主要借助于加热装置和电子温控系统使浇注系统中的熔融塑料不会发生凝固,从而平稳有序地将塑料填充到模具型腔中。

在没有注塑压力的情况下,熔融塑料不会自动流动,也不会随着塑料制品的脱模产生拉丝、溢流等现象,所以热流道模具又称无流道或少流道模具。

二:热流道模的塑料熔融温度范围较宽。

低温时,流动性好:高温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对压力敏感,不加压不流动,加压后立即流动;导热性好,加热快,冷却快。

缺点是机构占用空间大,成本高,热量损耗严重,难以控制,加热后会产生严重的热膨胀。

三:设计热流道模具需要注意热流道系统和模具之间,必须留有足够的空间一攻膨胀,尽量避免其大面积接触,模具和注塑机间应增加隔热垫板,以减少热量流失。

隔热垫板必须为绝缘材料,常用的有电木板,各种塑料板材或玻璃纤维等。

四:热流道系统主要由主温控器、交口套、分流板、热嘴四大部分组成。

按进胶口的形式来分,可分为单点式和多点式两种。

滑块机构与斜顶机构介绍
一:1)滑块机构也陈伟侧向分型抽芯机构,是一种处理塑料产品的倒钩在模具中无法顺利脱模的方式。

当塑料产品侧面有侧凹如圆孔、放孔、凸台、凹槽、筋条等而无法按照模具的开模方向顺利脱模时,必须采用侧向分型抽芯机构,滑块机构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

2)设计滑块时,为使斜导柱能够安全顺利地驱动滑块运动,而不至于在开合模过程中斜导柱和滑块会产生自锁或咬死,因此斜导柱的角度必须大于滑块锁紧块角度1-3度。

3)滑块角度不宜大于25度。

当受产品形状必须大于25度时,应谨慎使用。

二:1)斜顶的作用与滑块基本相同。

其运动原理同样是将模具开闭的垂直运动转换成水平运动,从而完成侧向抽芯。

斜顶主要靠顶针板的运动而运动。

属于侧向抽芯机构,也是顶出系统的延伸。

斜顶在运动过程中,不仅可以抽出倒钩,同时更能帮助顶出机构从模具中顶出塑料制品,所以在斜顶的周围10-20mm以内都不需要在另外布置顶针。

2)顶出行程。

在设计斜顶时,顶出行程必须保证能安全的顶出塑料制品脱离模具。

在保证安全脱模的同时,还应尽量缩短顶出行程,顶出行程越大,斜顶越容易疲劳,寿命越短。

3)斜顶角度不宜大于12度。

大于的应谨慎使用。

斜顶角度越大,强度越差,越容易折断。

后模滑块、斜顶机构是塑料模具中最为常用也是最基本的结构之一。

前模滑块结构
一:和后模滑块一样,同属于塑料模具中重要的系统组成。

当产品有以下几种情况时候需要前模滑块机构
1)外表要求较高的壳类产品,当侧壁有孔或凹槽时,使用后模滑块会影响外观。

2)高度很高的产品,倒扣位置远离后模仁时,后模滑块做起来比较困难,需考虑使用
3)有些壳类产品,倒扣位置在前模一侧的内部,根本无法做后模滑块
4)一些产品,因受外观限制,产品外表的脱模斜度较小,容易粘前模
5)对于一些圆形、近似圆形或矩形的深腔类产品,当整个外表均有倒扣时,尽量考虑使用哈夫式滑块。

前模滑块的种类很多,加工成本也高得多,加工难度也大得多,因此,模具设计中,尽量不用前模滑块。

二:前模滑块与后模滑块相比:
1)带有前模滑块的机构的模具前模部分需多一次分型(前模斜弹式滑块除外),整副模具至少需要两次或三次分型。

如果为点浇口进胶的模具,需三次分型;非点浇口的进胶的模具,需两次分型。

2)无论是两次还是三次分型,主分型面必须在最后一次打开
3)主分型面多了锁模机构
4)模架的导柱一般在前模
5)个别前模滑块机构的模具,无法实现后模推板的结构
三:设计前模滑块机构的模具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设计前模滑块机构的模具,如果进胶方式是点浇口进胶,必须使用细水口模架或简化型细水口模架;若进胶方式是非点浇口进胶,必须使用假三板模架,因为假三板模架是专为前模滑块机构的模具设计的。

2)主分型面必须有非常安全可靠的锁模机构。

常用的有尼龙开闭器、弹簧扣机、机械式扣机等
3)上码模板和一些板间必须有非常安全的限位机构。

常用的有带肩螺钉(限位螺钉)
4)前模滑块机构模具的浇口套与前模仁长期处于剧烈摩擦状态。

因此浇口套前端必须采用斜面配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