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导学案(学生版)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安徒生及其童话作品,扎实掌握重点生字词,能够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复述课文。
2、掌握文章的主题,结合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二、课前预习1、本课重点字词:滑稽.()陛.下()头衔.()骇.人听闻()炫.耀()勋.章()称.职()随声附和.()御聘..()()赏cì()钦.差大臣()2、解释重点词语:不惜:称职:愚蠢:不可救药:妥当:骇人听闻:随声附和:3、知识链接安徒生(1805-1875)全名: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
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
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白雪皇后》等。
4、预习检查(2分钟)三、课堂探究(一)初读感知(3+5+7)问题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B回答)问题2: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展开记叙?(C回答)问题3:复述课文。
(A回答)1、自主学习(3分钟)①快速默读全文,理清文章线索,抓住故事主要情节。
②自主学习完毕后规范举手示意同伴,小组长把握节奏。
2、组内展示(5分钟)①小组长主持,按C、B、A的顺序逐一发言,讨论每一个问题,达成共识。
1、2题做好笔记。
②全体完成后,所有组员举手示意。
3、班内展示(7分钟)①首先完成的两个组展示,其他小组评价、补充,由发言的第一个同学客串主持人。
展示完毕后请出第二个展示的小组。
②第二个展示的小组第一个发言的同学,客串主持人,主持本组展示环节,依此类推。
③学生展示,力求声音洪亮,用普通话,表述规范:a、我的发音完毕,请同学回答第二个问题请坐下,请同学回答第三个问题请坐下,请第组同学展示b、我代表本组回答第一个问题,我认为……(同上)请第组评价、补充。
c、我们认为……小组展示得更好一些,我们做如下补充或是更正……回答完毕,请值日生总结评分④值日生依据展示情况给表现优异小组加分。
(二)人物分析(5+5+5)问题1:结合文章中描写皇帝的相关词语和句子,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刻画皇帝这一人物形象的?问题2:请说一说皇帝是什么样的人?1、自主学习(5分钟)①跳读全文,画出描写皇帝的词语、句子,做好旁批。
②用“这是一个的皇帝,因为”的句式评价文中的皇帝。
2、组内展示(5分钟)①B展示自己画的句子,并说说从中读出了什么?其余同学补充并做好笔记。
(5分钟)②小组长分配展示任务,各成员各自做好发言准备。
3、班内展示①首先完成的两个小组展示,其它小组评价、补充。
②教师做好评价与总结。
(三)总结提升1、什么只有孩子捅破了蒙在真相上的一层纸?这天真的声音给我们什么启示?(自由作答)(3分钟)2、课堂小结(2分钟)①总结强调学习内容。
②总结目标达成率。
③点评课堂表现最佳小组和最佳个人。
(四)当堂检测(5分钟)1、下边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头衔(xián)钦差(qīn)陛下(bì)B.称职(chânɡ)爵位(juã)温和(hã)C.附和(hâ)炫耀(xuàn)称赞(chēnɡ)D.阿谀(yú)愚蠢(chǔn)呈报(chãnɡ)2、本文作者19世纪(国别)文学巨匠。
世界著名的作家。
著名的童话有、、、等。
本文按照顺序,以为线索,本文通过一个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的丑行。
课文中的这些人物围绕课文中的“”这句话展开活动。
(五)课后完成第二学时导学案中课前预习内容。
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分析老大臣,官员骗子的这些人物形象,了解作者的描写手法。
2、了解童话这一文学体裁的特点。
3、把握文章中心。
二、课前预习1、查找有关童话的资料。
2、收集有关诚实的名言2条。
①②3、作者让一个小孩子第一个说出真话,表明这个孩子()A、太笨太傻太愚蠢B、观察力强,具有分析能力C、不懂事,破坏了游行大典的气氛D、天真烂漫,无忧无虑,无私无畏4、预习检查。
(2分钟)三、课堂探究(一)其它人物形象分析(5+5+5)问题:结合文章描写老大臣、官员们、老百姓的词语和句子,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不说真话?1、自主学习(5分钟)①画出相关语句。
②写好批注。
2、组内交流,展示(5分钟)①C、B等同学各自谈想法,A等同学总结。
②小组长分配展示任务,组员做展示准备。
3、班内展示(5分钟)①首先完成的三个小组分别分析老大臣,官员们的形象。
②值日生做总评价并打分。
(二)把握文章主旨(3分钟)《皇帝的新装》这篇的童话的中心是什么?(自由回答)(三)总结提升(5+5+7)续写《皇帝的新装》1、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思考,写大致提纲。
(5分钟)2、组内展示:①学生口头表达;②组长总结,选出展示者;③在组内展示。
(5分钟)3、班内展示(7分钟)①各小组派一人参与展示;②下一组评价上一组,依此类推;③教师小结并打分。
四、当堂检测(5分钟)(1)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常通过丰富的、和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2)《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的中心意思是()A.指责了两个骗子的卑劣行径,他们利用人们的信任骗取他人财物。
B.讽刺了皇帝图漂亮,求虚荣,反而被骗得赤裸裸地大出其丑。
C.揭露了封建皇帝、大臣们的贪婪、愚蠢、昏庸、腐朽的本质,歌颂了儿童的天真无邪。
D.指明了只有无私欲、无邪念的人才能说真话,讽刺了那些自欺欺人的人们,剥下了他们虚伪的面纱。
《皇帝的新装》导学案(教师版)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安徒生及其童话作品,扎实掌握重点生字词,能够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复述课文。
2、掌握文章的主题,结合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二、课前预习1、本课重点字词:滑稽.()陛.下()头衔.()骇.人听闻()炫.耀()勋.章()称.职()随声附和.()御聘..()()赏cì()钦.差大臣()2、解释重点词语:不惜:不顾惜;不吝惜。
称职:品德和才能与所担任的职位要求相称。
愚蠢:形容人笨,愚昧无知,贬义词。
不可救药: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
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妥当:稳妥适当。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某事后感到很惊讶,恐惧。
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随声附和:和:声音相应。
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
3、知识链接:安徒生(1805-1875)全名: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
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
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白雪皇后》等。
4、预习检查(2分钟)三、课堂探究(一)初读感知(3+5+7)问题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B回答)(本文一位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一件根本不存在的的新装,赤身裸体参加游行大典的故事。
)问题2: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展开记叙?(C回答)(皇帝的新装)问题3:复述课文。
(A回答)很久以前有位皇帝很爱穿新衣服,其它的事他都不管。
有一天,来了两个骗子。
说自己能做一种美丽的衣服。
但愚蠢不称职的人是看不见的,爱穿新衣服的皇帝当然上当了,虽然那两个骗子从早到晚都在织布机前可那上面什么也没有。
并且,他们还向皇帝要了许多金子。
过了些日子,皇帝让一个城市最有头脑的人去看看布怎样了,那人去了以后因为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什么也没看见,所以回来以后,对皇帝说那布非常好看。
又过了几天,皇帝又叫了一个人去看,那个人和第一个人一样。
后来皇帝决定亲自去看。
但皇帝什么也没看到,他不想让别人认为他是个愚蠢的人。
于是他说很漂亮。
所有的人都随声附和着,其中有人叫皇帝换上新衣服去游街,皇帝高兴地答应了。
到了街上,人们都说好看,只有一个小孩说出了实话,后来,大家都这样说。
皇帝也有点发抖,但他还是继续向前走着。
1、自主学习(3分钟)①快速默读全文,理清文章线索,抓住故事主要情节。
②自主学习完毕后规范举手示意同伴,小组长把握节奏。
2、组内展示(5分钟)①小组长主持,按C、B、A的顺序逐一发言,讨论每一个问题,达成共识。
1、2题做好笔记。
②全体完成后,所有组员举手示意。
3、班内展示(7分钟)①首先完成的两个组展示,其他小组评价、补充,由发言的第一个同学客串主持人。
展示完毕后请出第二个展示的小组。
②第二个展示的小组第一个发言的同学,客串主持人,主持本组展示环节,依此类推。
③学生展示,力求声音洪亮,用普通话,表述规范:④值日生依据展示情况给表现优异小组加分。
(二)人物分析(5+5+5)问题1:结合文章中描写皇帝的相关词语和句子,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刻画皇帝这一人物形象的?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内容的语句,揣摩人物的心理变化;与其他人物对比等等。
问题2:请说一说皇帝是什么样的人?(色厉内荏、自以为是、虚荣、愚昧、没主见、昏庸无能昏庸无能、穷奢极欲)⑴“一个愚蠢的皇帝”。
因为课文中那两个自称是织工的骗子,根本没织衣服,也没给皇帝穿衣服,只是作作样子而已。
而皇帝为了炫耀自己,还穿着这件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衣服去参加隆重的游行大典。
这一切,作为常人都能分辨出来,他却上当受骗,所以我认为他是个愚蠢的皇帝。
⑵“一个爱美的皇帝”。
因为文中的皇帝一天到晚考虑的总是如何穿换新衣服。
⑶“一个虚伪的皇帝”。
因为他天天换衣服,每时每刻都换衣服,换得太勤了。
⑷“一个不可救药的皇帝”。
因为他整天想的是穿新衣,从来也不关心国家大事,这样统治国家,国家必将走向灭亡。
所以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皇帝。
⑸“一个昏庸的皇帝”。
他身为皇帝,不去管理国家大事,不去关心臣民百姓,而是整天呆在更衣室里,可见他是个昏君。
他听信骗子的谎话,他还听信内臣们的话,赤身裸体去游行,都说明他一点儿头脑都没有。
他是个十分昏庸的皇帝。
⑹“一个无能的皇帝”。
他认为最诚实的、很有理智的、最称职的老大臣,却向他说假话,作假汇报,可见这个老大臣是不诚实的,没有理智的,不称职的。
他连自己身边的最信任的大臣都没有认清,这说明他是十分无能的。
⑺“一个无知的皇帝”。
我认为那两个骗子并不高明。
他们的谎话,只要有点头脑的人便可识破。
可是这个皇帝呢,当他在织布机前看不到布料时,竟然没有丝毫的怀疑,而是在想自己是否不够资格当皇帝。
他真是连起码的知识也没有,他是一个无知的皇帝。
⑻“一个不称职的皇帝”。
我说他不称职并不是因为他看不见布料,而是因为他不务正业,不明是非,不辨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