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音乐_《印度印尼音乐赏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音乐_《印度印尼音乐赏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亚洲两个国家的音乐文化,首先请大家观看视频片段,思考:视频表现了哪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学生答:印度)那么今天首先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神秘的印度音乐。

我们来看一下地图,印度属于哪个音乐文化区?(学生答:南亚),印度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古文明之一,所以说印度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国家。

那么提到印度大家能想到些什么呢?(学生答:瑜伽、牛、纱丽…)这个国家虽然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但文化相当繁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比如印度是世界佛教的发源地、有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泰姬陵、印度素来出美女、印度电影等等。

二、讲授新课印度(一)请同学们聆听三个音乐片段,判断它们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哪一个是印度音乐的片段?第一段:二胡柔美、深沉第二段:小提琴优美、含蓄第三段:?它的音色有点接近什么啊?(学生回答:小提琴)对了,它是印度这个弦乐之国,最精巧的一种弓弦乐器——萨朗吉演奏的(出示图片),它被称为印度的“小提琴”,是由硬木雕出来的,长方形,有4根弦,演奏时可坐可站。

印度人形容它具有能抚慰人心般的音色。

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萨朗吉的演奏,大家再感受一下它独特的音色。

(二)我们来听印度乐曲《晚上的拉格》1、解释拉格:拉格是印度音乐中最重要的一个元素,它是一种旋律的框架。

拉格有很多种,每一种都有它特定的音、音程以及旋律片段。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即兴性。

2、这首作品运用了印度北方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弹拨乐器(出示图片),大家看这个乐器与什么西方乐器长的相似呢?(学生答:吉他)没错,在印度有一种奇特的现象,西方传入的乐器如小提琴、吉他等都彻底地印度化了,灵魂完全属于印度,这件乐器音色和吉他非常接近,被称为“西塔尔”,这些都说明印度传统音乐强大的生命力。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晚上的拉格》片段,大家感受一下西塔尔的音色,并思考用怎样的线条来表示这首曲子的旋律线?有的同学已经会用手臂和手指大胆地划出旋律的音乐进行,有波浪线和螺旋线。

这是因为印度乐曲中有大量装饰音,包括一些滑音和颤音,并且印度的乐器也特别善于表现这些装饰音,这也是印度音乐具有神秘特点的原因。

(三)、印度电影音乐1、印度音乐根深叶茂,除了刚才欣赏的民间音乐以外呢,印度的电影音乐也是很有特色的,几乎每一部印度影片中都有歌舞表演,这与他们传统的艺术保护政策有关,印度政府、工商企业乃至于全社会都对传统音乐和舞蹈进行保护。

接下来,我们就来观看一段印度影片中的歌舞表演,注意其节奏和舞蹈动作,他们善于运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表现情感?学生回答印度歌曲特点:节奏明快热烈,善于用头、眼、腰跨和手夸张地舞动。

2、看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印度歌舞中身体的各个部分是怎样表现的。

面部:微笑,表达了喜悦平和的心境。

眼睛:眼睛随之转动是印度舞的精髓所在,眼神妩媚动人。

腰胯:摆动、扭动——让身体婀娜多姿。

手姿:变幻莫测,不是单纯处于美感的需要,每一个手姿都有特定的意义。

3、印度舞手姿教学互动(四)在优美的乐曲中,结束印度音乐的学习,请大家在下面的选项中选出印度音乐的特点。

印度尼西亚一、导入首先请大家观看视频片段,思考:视频表现了哪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学生答:印度尼西亚)我们也来看一下地图,印尼属于哪个音乐文化区?(学生答:东南亚)1、印尼被称为“千岛之国”,它有一万多个岛屿2、印尼被称为“赤道上的翡翠”,其青山绿水,四季皆夏,民族文化包罗万象。

印尼的音乐文化由两部分构成,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二、新课(一)船歌《星星索》1、聆听印尼广为流传的船歌《星星索》,大家感受一下乐曲表现了怎样的情感?乐曲的速度怎样?伴唱有什么特别之处?分析歌词,这是一首爱情歌曲,表达了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

乐曲速度:徐缓伴唱:以固定音型“星星索”伴唱。

是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语气词,是人们为了配合船桨的起落所做的节奏伴衬声。

2、乐曲节奏有什么特点呢?出示曲谱,分析旋律。

乐曲节奏前紧后松。

乐曲以徐缓的速度,优美的旋律和特别的节奏把我们带入迷人的南洋风光里面,这就是东南亚地区的船歌。

3.总结特点,给出克隆宗的定义。

克隆宗——印尼的传统民族音乐和葡萄牙的民歌相融合而形成的广泛流传的歌曲。

(二)佳美兰1、下面我们来了解印尼的另一种音乐文化形式。

请大家观看视频片段,思考这段音乐的特点:音色?情绪?使用什么乐器?演奏方法?旋律有无层次?学生回答:音色多样、欢快的情绪、使用打击乐器、用敲打的方法演奏、旋律有很多条层次丰富师总结:具有以上特点的印尼音乐形式就叫做佳美兰。

佳美兰其实就是金属打击乐的合奏形式,是印尼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音乐形式。

2、体验佳美兰节奏三、课堂总结印度:印度小提琴——萨朗吉、印度吉他——西塔尔、印度的旋律框架——拉格、印度歌舞节奏明快强烈、身体语言丰富。

印尼:印尼歌曲统称为克隆宗。

印尼金属打击乐合奏形式名为佳美兰。

学情分析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判断、创造能力,有自己的审美追求,如对流行、融合现代音乐元素的作品有着极大的兴趣。

由于受当今传媒的影响,一般学生虽然喜欢音乐,但欣赏音乐有局限。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东亚,如中国、日本、朝鲜的音乐,还比较熟悉,聆听音乐时还能分辨出来各自的风格特点。

但对于东南亚、南亚的音乐就不是很了解了。

如果老师诱导得当,巧妙设计,一定能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使学生更好的主动的体验音乐并在音乐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了解多元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世界优秀音乐作品的热情。

因此本课我将从印度和印尼的歌曲、舞蹈、器乐等方面,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探究印度和印尼特有的异域音乐文化,并通过以课堂实践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多元审美心理与需求。

效果分析好的课堂的效果,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最大的效益,即让每一位学生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有最大的收获。

我认为《印度语印尼音乐鉴赏》这节课我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本课有三个课堂效果的提升点。

首先在印度和印尼的导入部分,我都运用了能反应这两个国家文化风俗的旅游推荐片,学生在欣赏时就开启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要主动探究知识的兴趣。

课堂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接下来第二个提升点在印度电影音乐鉴赏部分,我给学生截取了多个电影中的舞蹈片段,让学生自主探究歌舞音乐的特点,接下来又进行了印度舞手姿的教学,这部分内容是课堂气氛的一大提升,全班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充分融入进课堂之中。

最后,在讲印尼佳美兰音乐时,我又增加了佳美兰节奏的互动环节,带领全班同学一起体验了合奏的快乐,师生配合轻松默契,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通过这三部分的设计,紧紧的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了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课堂的能力,通过轻松自然的互动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所学的知识,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家的民族音乐文化,可以说收到了最佳的课堂效果。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湖南文艺出版社《音乐鉴赏》模块中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中的内容。

在本单元第一课向学生介绍中国民间音乐(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和汉族民歌)的基础上,本课以亚洲音乐为切入点,重点介绍了南亚和东南亚音乐文化区内的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两个国家风格各异的音乐类型。

亚洲分布着四十八个国家,拥有世界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同时又是人种类型(种族)最多的洲,全洲囊括了世界三大人种。

世界四大古国文明,除北非尼罗河文明外,其余三大文明都发祥于亚洲,它们是两河文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文明和黄河文明。

这片土地培育创造的灿烂音乐文化,不仅对本地区。

而且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尽量结合特色乐器、文化历史、舞蹈,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和多种参与形式,贯彻思考,体验,探究,实践的原则,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以点代面激发学生对亚洲民间音乐文化的兴趣。

试图通过这些形式,使学生对这两个区域内的民间音乐风格以及社会环境、生活习俗、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家的民族音乐文化,珍视人类文化遗产。

评测练习选择题:(1)被称为印度的小提琴的乐器是?A、坦普拉琴B、萨朗吉琴C、维纳琴D、西塔尔琴(2)印度北方有一种最具代表性的弹拨乐器,其外形与吉他相似,这件乐器名为?A、萨朗吉琴B、多塔琴C、西塔尔琴D、维纳琴(3)印度音乐富有神秘色彩的原因是?A、装饰音众多B、音量大C、乐器音色饱满D、文化丰富(4)印度舞蹈热烈奔放,善于运用身体的哪些部位表现情感?(多选)A、眼睛B、面部C、腰胯D、手姿(5)印尼的音乐文化由两部分构成,它们的名称分别是?(多选)A、班顿B、克隆宗C、拉格D、佳美兰简答题:(1)什么是拉格?(2)请画出可以表示印度音乐的旋律线条。

(3)印尼克隆宗有什么特点?课后实践练习:请三个学习小组的同学自由创编一条佳美兰节奏的练习,进一步体验团结协作的合奏乐趣,下节课请每个学习小组进行表演。

研究性学习:你还知道哪些与我国毗邻的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请搜集相关图片、音响及文字资料。

课后反思印度和印尼的音乐一向是学生比较陌生但却很感兴趣的知识。

比如印度具有世界上最早的古文明之一,即具有悠久的历史又具有古老的文化,所以不仅是学生,教师对着两个国家的音乐也只是了解到了皮毛。

那么要怎么去上好这节课,怎么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它们的音乐文化中去呢?首先我不断地研究课本、教参,立足于课本的知识,同时我阅读了大量关于世界民族音乐的书籍,总体把握着两个国家的文化、历史、音乐等知识,找到突破口。

再者,了解学生。

问了学生他们所接触到的印度和印尼的文化,以及他们感兴趣的知识,比如大部分学生都喜欢看印度的电影,于是我就看了多部经典的印度歌舞电影,从而巧妙的设计了课上手姿实践学习的部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这节课中,我通过视听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到有目的的学习,出了设觉上、听觉上的感受外,还设计了两部分的课堂互动内容,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中体验不同的音乐情感,加深了学生对音乐本身的理解,最终得出问题准确的结论。

但在这节课中,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比如我明显感觉到,在教学内容上有些环节讲的还不够透彻,比如讲印度乐器西塔尔时就是简单的进行了介绍,我应增加音色对比听赏的内容,加深学生的认识。

还有就是与之前所学知识的联系不够,比如在讲印尼船歌的时候,可以与中国、日本船歌对比讲解,从而更好地比较出东南亚地区船歌的特点。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当中,我会注意这些方面的问题,以获得更好地教学效果。

课标分析: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性质的定位为依据。

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相关主题